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原细菌可以通过叶片的气孔和枝条的伤口、叶痕等处,侵入树体引起发病(《蚕业科学》1963年1卷3期第148—151页)。但是病菌在树体内部组织中的侵染情况,过去研究的还不清楚,探明病菌在树体组织内的侵染范围,可能对春(夏)伐条后,病菌的初次来源,找到一些线索,为今后防治病害提供依据。因此,对感病枝条内病菌的情况,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通过春伐桑树不同伐条部位对产叶量影响的初步试验表明,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采取距离一年生枝条基部4~6 cm处(留芽2~3芽)伐条的剪伐方式,可显著提高芽条生长量和春叶产量,极显著提高秋叶产量,同时影响桑树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据《果树学报》2006年第6期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不同时期人工接种苹果轮纹病菌菌丝,观察其对苹果当年生新梢和多年生枝条的侵染。由于侵染果实的病源主要来自于苹果树病枝干,同时枝干发病也明显削弱树势甚至导致死树。因此,了解轮纹病病菌在苹果枝条上的侵染,是进一步寻找有效途径控制树体发病,减少田间菌源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据《中国农业科学》2021年第11期《影响苹果树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流行因子》(作者林晓等)报道,为明确低温等环境因子和枝条龄期等寄主因子对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影响,分析腐烂病流行成灾的原因,为腐烂病的流行预测和防控提供依据,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的接种试验,检测腐烂病菌在苹果枝干各部位的定殖率,观测腐烂病菌在伤口内的定殖部位,测试低温冷冻、枝条浸水后冰冻、枝条失水、枝条龄期等因子对接种腐烂病菌侵染致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桑树冬季不同剪伐程度与来年春季的新芽萌发时期、开叶时期桑叶展开片数及桑叶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剪伐程度过重,即Ⅰ或Ⅱ处理区的桑树,春季是利用潜伏芽或深度休眠芽重新萌芽抽枝,其萌芽开叶的时间比CK明显推迟了3-6天,Ⅰ区无三眼叶、Ⅱ区三眼叶量少,因而春叶产量低。而剪伐程度稍偏轻的Ⅲ、Ⅳ、Ⅴ处理区和CK区春季均由枝条上显露定芽萌发抽枝、开叶时期基本一致。虽然三眼叶量与重剪时枝条存留的长度呈正相关。但Ⅲ、Ⅳ、Ⅴ三个处理区的综合产叶量无显著差异。因此认为:冬季重剪时,枝条存留的长度应以10为基础,确保所存留的这段枝条上端有显露的定芽。这才是科学合理的剪伐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据《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第1期《柑桔黄龙病菌侵染对甜橙叶片糖代谢的影响》(作者吴越等)报道,以甜橙为供试材料,采用腹接接种病原的方法,试验组植株用感染黄龙病菌的芽条进行嫁接,对照组植株用健康芽条进行接种,每个植株均嫁接3个芽条。在检测到感病的植  相似文献   

7.
桑象虫(Baris deplanata roeloffs)在浙江、四川、广东、江苏、安徽、山东等蚕区均有危害,一般以越冬成虫在半截枝桩的化蛹穴内越冬,次年春季从化蛹穴钻出,在枝条上活动.一年中对桑树危害有三个时期:①春天冬芽萌动时啃食冬芽;②桑树夏伐后,成虫食害伐条截口以下定芽及潜伏芽;③桑芽开口后,成虫食害嫩梢或叶柄,导致新梢枯萎或折断.桑象虫在桑树上活动,不仅危害桑树生长,而且其感染的病原菌(特别是微孢子虫)亦有可能交叉传染给家蚕,使家蚕感染发病.因此,了解桑象虫微孢子虫对蚕的传染性,对于防治家蚕微粒子病,防止交叉感染意义重大.我们从桑象虫体内分离到一种微孢子虫,对其与家蚕病原性、传染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桑树夏伐是桑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春蚕用叶结束后,于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对桑树枝条进行剪伐,促使休眠芽或潜伏芽萌发,长出新枝叶,有维持树形、促进营养生长、增加桑叶产量的作用。但在剪伐之后,从伤口溢出大量伤流,损失大量营养物质,对桑树生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早为人们所注意。  相似文献   

9.
(一)条桑收获技术与要求 1.剪伐时间:秋蚕条桑收获时间应掌握伐条后枝条上的冬芽不秋发,就江苏省盐城地区而言,宜在9月25日后剪伐。因而收蚁时间不宜过早,掌握在9月7日以后,同时计划好5龄大批用叶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一)条桑收获技术与要求 1.剪伐时间:秋蚕条桑收获时间应掌握伐条后枝条上的冬芽不秋发,就江苏省盐城地区而言,宜在9月25日后剪伐.因而收蚁时间不宜过早,掌握在9月7日以后,同时计划好5龄大批用叶时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泰兴市张桥乡西桥村发现一种新的桑树病害,该病主要发生于春季,为害桑芽及一年生枝条,被侵染部桑芽周围的皮层腐烂,影响桑芽的正常生长,当病斑绕枝一周,切断了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则病斑上部的芽叶迅速凋萎,枝条干枯死亡。据调查发病严重田块的株发病率达77%,条发病率为30.34-37.08%,严重影响春叶产量,经初步鉴定,该病为桑枝枯菌核病,由子囊菌亚门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ert)deBary]侵染所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症状本病主要发生于桑…  相似文献   

12.
秋季桑园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锡潮  程嘉翎 《中国蚕业》2009,30(3):106-107
1 秋季桑树的生长发育 在春蚕壮蚕期伐条收获后生长的新梢,至晚秋期再进行收获的桑园,称为春秋兼用桑园。我国农村大多数桑园是多次养蚕,都应属春秋兼用桑园。春期桑树生长发育后,在壮蚕期进行夏伐收获,树干失去了枝叶。在伐条后10d左右,桑树的潜伏芽利用贮藏的激素和营养物质开始发芽生长。从叶片展开到最大叶面积约需15~20d。7月下旬至8月下旬,  相似文献   

13.
桑树冬春管理的几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庆裕 《北方蚕业》2001,22(3):31-32
冬、春季节,要重视桑树肥培管理.桑树是多年生叶用植物,经过一年的剪伐和多次采叶养蚕,耗损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若不抓住冬、春间隙时间进行管理, 桑叶必然减产,叶质也会低劣.因此,要夺取来年桑叶增产,就应该在冬、春季节肥培管理上狠下功夫,合理运用修剪整型、防除病虫、松土施肥、嫁接更新、合理间种、改造无型桑等科学管理技术.笔者根据近年来四川各地的管桑情况,就冬、春管桑的科技措施,分述于后. 1 修剪整型 桑树具有耐伐性和再生机能强的特点.如对桑树适时适当修剪,就可达到培养树型,增强树势,桑叶优质高产的目的.修剪时间一般在冬季落叶以后在春季发芽以前.一般采取以下两种剪伐形式: 一种是,凡土质瘦薄、桑树长势欠佳的可采取冬、春季重剪,又叫做冬(春)伐.具体操作是:入冬后先把桑树的干桩、枯桩、干疤和死拳锯光,再用平口凿将锯口打削光滑,然后将枯枝、病虫枝、细弱枝、下垂枝修去,保留壮条.在"小寒”至"大寒”期间修剪留条时, 要在当年生枝条基部留长10~17cm处剪伐,剪口应与最上一个芽约0.5~0.7cm处相背而呈45 °的斜面,枝条高矮,应采取"水平修剪法”,培养成"伞”头树型.以后各蚕季要分段采叶,留尖保柄,采养结合,当年生长期不再伐条.并掌握幼树以养型为主适当调整树型;老树衰老复壮,以提高单株和单位面积桑产叶量的原则. 另一种是,凡土质较肥、树势强旺的桑树应采取冬(春)季保条短尖,夏季伐条的形式,又叫做夏伐.入冬以后仍然把干桩、干疤、死拳锯光,后用平口凿把锯口打削光滑,再将病虫枝、细弱枝、下垂枝修去,保留壮条.在"小寒”至"大寒”季节,进行保条短尖,根据桑树长势情况,掌握"条弱留短、条壮留长”的原则,即剪壮条梢尖的空虚部分的1/3或2/5或 1/2.促使集中养分供给枝叶生长.在春蚕四龄盛食期开始夏伐,即从枝条基部留长2~3cm 处下剪,剪口要平滑,以促使潜伏芽萌发,并重施夏肥,以后间芽时去弱留强的枝叶可饲养夏蚕.这种修剪方法有利于提早发种,增养春蚕,提高蚕茧产、质量.  相似文献   

14.
秋蚕条桑育是省力化养蚕的技术措施之一,具有节省时间、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特点。该项技术于1997年秋季在我镇爱国村二组王其明家进行秋蚕条桑收获、条桑养蚕的试验,并获得成功,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有200多户开始使用,并在全镇逐步推开。1条桑收获技术与要求1.1剪伐时间 秋蚕条桑收获时间应掌握伐条后枝条上的冬芽不秋发,宜在9月25日后剪伐。因而收蚁时间不宜过早,掌握在9月7日以后,5龄大批用叶时间要计划好。1.2留叶数量 如东台只养一期秋蚕,收获时枝条上叶子多,剪伐时可只剪条,暂不去下部叶片,上…  相似文献   

15.
<正> 1.桑树秋季徒长有什么危害?桑树秋季徒长后,当年生枝条生长不充实,木质化程度低,冬季易受冻害,致使枝条脱水、皱缩、干枯,即春季的抽干现象。其次是易感染病害,各种病菌易寄生在不充实的嫩梢部位,引起桑树次年病害增多,影响产叶量。徒长严重时还可发生“二次发芽”,即当年生枝条上的新生芽当年萌发,造成次年桑叶严重减产或无收。2.如何防止桑树秋季徒长?  相似文献   

16.
成龄低干桑园截枝留芽是一项提高桑叶产、质量 ,实行全年条桑育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具体方法及管理措施如下。1将各户的桑园等分为二。开春前把准备截枝留芽的那一半留条60~80cm进行平顶剪梢 ,并剪去所有细弱枝和无效条 ,另一半则按常规剪梢留条100~130cm。2春季5龄期 ,截枝留芽的每根枝条选留1~2个生长芽 ,下部叶片采去喂蚕 ,上部保留4~5片叶让其继续生长 ,多余的生长芽剪去喂蚕 ,一般每株保留12~18个生长芽 ;未实行截枝留芽的一半进行正常夏伐。这样可减少一半的夏伐工作量。3夏伐后立即治虫、施肥、除…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冬接良桑十大技术要点(一)枝新鲜、芽饱满选用新鲜、充实饱满、颜色正常的穗芽,做到六芽(干芽、虫芽、烂芽、黑心芽、损伤芽、病芽)不用,良桑枝条最好随伐随接,需要从外地调进品种的“良枝”,事先要联系好,随伐快运,及时嫁接,运贮期最好不超过一星期,否则影响成活率。据试验:如穗条重量减轻3%,成活率96%;减轻5%,成活率90%;减轻15%,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1.紫纹羽病菌在树枝上的着生程度以桑和刺槐的枝条为优良的,以栗和梨较差,苹果枝条则介于两者之间。本病菌在各种树枝上的伸长情况与着生程度基本一致。 2.用桑枝进行本病菌的检出,以生活枝比枯死枝、生活枝中又以春伐枝比新梢或夏伐枝显著优良。 3.土壤中菌量多则树枝的埋入时间可短,菌量少即使埋入时间长亦往往  相似文献   

19.
浦江桃形李从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推广发展 ,目前已形成面积超 1333hm2 ,果品超万 t的我国桃形李主产地。从 1995年开始 ,由于布朗 (李 )品种的大量引进 ,细菌性穿孔病开始蔓延 ,导致 90 %以上的桃形李果园发生细菌性穿孔病 ,严重影响桃形李的产量和品质。1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该病是由一种黄胞属细菌侵染引起。病原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枝条上春季溃疡病斑内的细菌是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翌春随气温回升 ,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 ,病菌从病斑中溢出 ,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叶片一般于 4月中旬至 5月中旬发病 ,该病严重发生时 ,易引起枝梢枯死 ,早期…  相似文献   

20.
太湖地区桑赤锈病侵染循环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桑赤锈病(Aecidium mori B.)是我国广大蚕区为害相当严重的桑树病害之一。在太湖地区一年再侵染5~7次。病原菌以菌丝束态在枝条和冬芽上越冬,第一次在四月上、中旬桑树开始脱苞、开叶时,在桑芽、叶和花椹上形成锈子器、锈孢子发病为害。成熟的锈孢子飞散再次侵染幼叶和嫩梢,至第五、六次遇到高温时,病原菌停止发育,秋季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可再次发生。侵入桑枝条和腋芽的各次病菌,均可在枝条、桑芽内越夏、越冬,成为次年病害的初次侵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