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着重探讨了甘肃武威市新农村建设的范例,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武威市作为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直接面对广大农村,深化对这一课题的认识,探究其职能的转变与定位,对于顺利推进武威市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进行了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已经起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从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规划指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规划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前景、规划保障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性和规划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环环相扣,体现特色等方面阐明了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从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层面上论述了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南。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这是因为农民成为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也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同时农民成为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就必须做到:第一、在政治上尊重和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第二、在经济上必须保障和增进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三、鼓励和激发农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主体;第四、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要想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确立三个保证条件,这就是确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政治保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合作经济的经济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文化保证。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优势农产品集群区域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山西省优势农产品集群区域化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的实质内涵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也是山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思路。最后提出了加快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易清传  陈德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53-465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技术是关键,人才技术的严重不足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压力,造成了学校办学的新问题;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技术需求出发,寻求构建地方高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赢平台是地方高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8.
李静 《河南农业》2012,(16):15-16
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成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成因,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指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对垦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目标充分说明,垦区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燃烧理论”这一理论工具并借鉴中国华西村和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经验得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从农民主体入手,充分利用中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改变农民精神贫困、依赖懒惰的思想状态,激发、点燃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合作意识。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两大目标和要求。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开发庭院经济带来了契机。农村应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在建设新农村的各个关键环节中,人是最为根本的,农民是最为根本的。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好、培育好农民,全面提升农民自身素质,使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7,(23)
<正>当前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这就需要在新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加大关注力度,切实注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推动新农村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1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经被我们所认知,但是在具体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是因为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农业的主体。我国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农民必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基本定义。农民主体不仅要体现认识上的主体,更要体现实践上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也就是决策者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也就是执行者的主体,承担策划、组织、实施、纠正、完善、目标实现的各阶段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相应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科学有序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础。扎实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现结合我市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对做好农村档案工作谈几点建议。一、协调发展,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体系与机制档案工作是各项涉农工作的基础重要组成部分。档案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经济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如果农村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就远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文章重点从发展农村经济角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四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五是扎实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以经济繁荣、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立足点。党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笔者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学习型农村。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作为我国最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身处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是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这一主体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具有执行性、直接性和不完整性等特点。1当前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背景当前我国农业税费的全面免除与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使得农村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乡镇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