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棉花叶枝发生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发育追踪法,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叶枝发生发育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只有主茎上第4节及其以上节位的叶才能发育成有效叶枝,且叶民铃数与其着生节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枝经打顶后,地枝铃主要以伏桃为主。在1-4个叶枝范围内,叶枝数与全株成铃烽呈显著间接正相关关系,当达到3个叶枝时,单株成铃数达到本试验条件下增产显著所要求的铃数。但叶枝数超过一定限度后,全株成铃数会减少。随着果枝始节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棉花叶枝结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种植密度为 375 0 0株 /h 左右的棉花群体 :(a)保留植株下部的叶枝 ,具有增加单株现蕾数量的作用 ,单株保留叶枝数与单株现蕾总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r =0 970 6 ) ;(b)单株留叶枝数与单株蕾铃脱落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 (r=0 96 0 4)。可见 ,保留棉花叶枝带来促进现蕾数量增加的作用能被脱落率的增加抵消。不同留叶枝数的研究结果证明 ,棉花单株留叶枝数在 1~ 2条时 ,适当控制水肥措施 ,有利于抓住叶枝上的早期花蕾 ,促进单株现蕾数增加 ,也可避免过多叶枝引起的蕾铃脱落。  相似文献   

3.
棉花叶枝通常叫油条,其生长势强,消耗养分多,能加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在棉花整枝时,常把它掰掉,然而去掉叶枝后,又加速了叶腋间赘芽的生长,因此,一般在棉田管理中,每五天就需抹一次赘芽,费工、费时。为了改进棉花整枝技术,于1992~1994年,对麦套春棉和麦套夏棉进行了整枝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留叶枝棉花的成铃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试验设置留叶枝 (简化栽培 )处理 ,以去叶枝 (常规栽培 )为对照 ,研究留叶枝棉花的成铃规律。结果表明 :棉花留叶枝有利于早发、早结铃 ,8月 5日前成铃率比去叶枝处理高 8 38个百分点 ;留叶枝棉果枝成铃与去叶枝棉果枝成铃相比 ,单铃籽棉重、单铃铃壳重、铃壳比、单铃种子数和衣分均无明显差异 ;留叶枝棉花的叶枝成铃期后延 ,成铃大多集中在光照富照期内 (7月 2 1日~ 8月 2 0日 ) ;留叶枝处理中叶枝铃重明显低于果枝铃 ,叶枝铃全生育期平均铃重为 3 5 7g ,比果枝铃 4 5 6g低 2 7 73%。  相似文献   

5.
棉花叶枝变果枝技术是棉花种植实现增产增收的简便而又有效途径;也是解决棉田中后期荫蔽、通透性及光合作用差、蕾铃脱落严重、贪青晚熟的有效措施;利用棉花再生性强的特性,在生产中抵御自然灾害的有效补救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棉花叶枝发生规律及其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棉花留叶枝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棉花高产高效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探讨了棉花留叶枝的增产机理,提出了棉花留叶枝高产简化栽培的技术指标体系,经大面积示范,皮棉产量达1650kg/hm2,比常规栽培棉增产8.8%,经济效益提高20%。  相似文献   

8.
棉花留叶枝栽培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年来关于留叶枝棉花的生长发育以及留叶枝栽培后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已有的研究结果证明,留叶枝对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较好的补偿作用,可调节棉花的开花成铃期,使棉花的成铃高峰与温光高能期吻合,优质桃成铃数和比例增加,棉花的产量和品级提高。叶枝的合理利用必将成为现代棉花高效优质低耗栽培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棉花留叶枝高产简化培养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棉花高产效筒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探讨了棉花留叶枝的增产机理,提出了棉花留叶枝高产简化栽培的技术指标体系,经大面积示范,波棉产量达1650kg/hm^2,比常规栽培棉增产8.8%,经济效益提高20%。  相似文献   

10.
棉花留叶枝不同品种与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棉花留叶枝如何建立高产高效群体进行了试验研究,选择具有性的两个品种,一个是植株较小,较早熟的杂交棉徐杂2号,另一个是植株高大,中熟的常规棉徐203,留2个叶枝,设5个密度水平,试验表明两个品种都是在1500株/667m^2的密度水平下,产量最高,成棉单产均超过100kg,单株结铃数和叶枝成铃数也都居首位,产量结果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密度对棉花叶枝利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实行棉花留叶枝简化栽培,应选择棉花营养生长较旺盛的品种类型,根据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平,适当降低密度,利用叶权,结合适度化控可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留叶枝简化栽培的适宜密度应比常规栽培的密度降低5% ̄10%。  相似文献   

12.
留叶枝棉花的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留叶枝显著提高了棉花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扩大了光合面积,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和积累,叶要枝对棉花群体生物量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偿,可有效提高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试验结果显示,留叶枝处理的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1996年、1997年分别比对照(去叶枝)提高19.63%和16.32%,表明,在一定的肥水条件下,棉花叶村以不仅是一个消耗营养的器官,也是一个制造营养的器官,合理利用叶枝,是棉花高产高效简化栽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西瓜与棉花间套田块,棉花种植密度较低,适当选留叶枝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选留叶枝虽然对棉花正常生长有一定影响,但能显著增加二级果枝数及果节量,对提高单株成铃数及产量有促进作用。在中上等肥力、棉花种植工为2200株/亩~2500株/亩的田块,每株以选留1台~2台叶枝为宜。采用该技术时,一定要加强技术措施配套。一是叶枝定量定位,每株棉花留1台~2台叶枝,留大去小,留壮去弱,留高位去低位,留伸向行间的,去除伸向株间的;二是苗蕾期不使用生长调节剂调节,让叶枝正常生长;三是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及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满足叶枝对光…  相似文献   

14.
采用3因子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纯N施用量、K2O施用量对留叶枝棉花籽棉产量与霜前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K2O施用量对籽棉产量影响很小,纯N施用量与籽棉产量呈直线回归关系;种植密度和纯N施用量存在反向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籽棉产量,在纯N施用量较少时增加种植密度能增产,当纯N施用量较多时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对增产有利。K2O施用量增加可提高霜前籽棉产量,但过量施用会降低霜前籽棉产量;种植密度与纯N施用量也存在反向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霜前籽棉产量,在纯N施用量较少时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霜前籽棉产量,当增加纯N施用量较多时适当降低种植密度能提高霜前籽棉产量。根据模拟仿真试验,本试验在籽棉产量3 750~4 125 kg/hm2与霜前籽棉产量3 000~3 300 kg/hm2、籽棉产量4 125~4 500 kg/hm2与霜前籽棉产量3 300~3 600 kg/hm2、籽棉产量>4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5.
以天杂26号棉花品种为试材,在裸根苗移栽和穴盘苗移栽2种栽培方式下,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第1~9节位叶枝长度、叶枝籽棉重量和叶枝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盘苗移栽棉和裸根苗移栽棉的单株叶枝籽棉重及有效叶枝数量均随栽培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其中穴盘苗移栽棉的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留叶枝棉花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留叶枝显著提高了棉花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 ,扩大了光合面积 ,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叶枝对棉花群体生物量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偿 ,可有效提高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试验结果显示 ,留叶枝处理的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 ,1996年、1997年分别比对照 (去叶枝 )提高 19 63%和 16 32 % ,表明 ,在一定的肥水条件下 ,棉花叶枝不仅是一个消耗营养的器官 ,也是一个制造营养的器官。合理利用叶枝 ,是棉花高产高效简化栽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棉花化感自毒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棉花组织水提取物对自身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的模拟试验,对棉花化感自毒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提取物的固液比(g/ml)大于1:200,对棉花种子的发芽率有抑制作用,而水提取物对苗长则表现出低促高抑,随着浓度降低抑制作用减弱,当固液比(g/ml)降至为1:150时,开始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棉花落铃在栽培棉花的过程中,是最难掌握的一件事。它涉及到的因子很多,举如施肥、浇水、整枝、防病除虫以及气聚条件等,对落铃都有直接间接的影响,说明了落铃问题的相关性、复杂性;所以必须在栽培棉花的各个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正确的栽培管理方法,去掌握棉花的发育规律,来控制与减少棉花的落铃。兹将我场关于棉花落铃的一些调查与研究,结合群众经验,整理如下,供作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棉花叶枝利用机理及其配套高产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下棉花果枝、叶枝特征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棉花果枝和叶枝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成铃特征以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田间密度试验小区,进行田间调查,并对样品进行室内测定.[结果]密度能明显影响植株形态,低密度A1处理的叶枝数为4台左右,明显高于高密度处理;果枝成铃数也相对较多,与最少的A5处理相差4个棉铃.单株干物质积累差异显著,尤其是叶枝,A1与A5处理相差多达70 g/株.氮、磷、钾养分含量上,趋势基本一致,但果枝叶钾素含量高于叶枝叶.棉铃空间分布,内围铃占主导,其他成分所占比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上、中、下各部分比例随密度变化各异,产量按密度顺序先增大后减小.[结论]低密度处理的叶枝干物质积累高,是产量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分积累各密度差异不大,产量形成主要依靠内围铃,皮棉产量最高为A3处理3 247.4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