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影响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材料的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以及胚状体发生及植株再生等的研究情况做了综合性论述。  相似文献   

2.
以喀什芜菁为材料,利用显微镜技术,研究小孢子胚胎发生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没有进行热激处理的小孢子主要是沿配子体途径发育,即从四分体,经由单核靠边期、双核期,发育成为成熟的花粉粒过程;33℃热激处理1~3 d后,小孢子改变发育途径,沿孢子体途径发育。部分小孢子出现细胞膨大,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分裂,形成2—细胞,2个子细胞之一发生垂直于子细胞壁方向的分裂,形成"T"型3—细胞原胚然后沿多细胞原胚、胚柄球形胚、鱼雷形胚、心形胚最终发育成子叶型胚。但随培养天数增加,大多数膨大的细胞不能分裂或分裂后停止发育。  相似文献   

3.
以8个新疆芜菁(Brassica rapa L.)品种为试材,对影响小孢子培养中胚胎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差异很大,在接种的8个基因型中,有4个诱导出胚,诱导成功率50%,其中W4出胚率最高,达到73胚/30蕾。NLN-13培养基中添加激素能明显促进胚状体的发生;低温预处理也能提高小孢子产胚率,最适宜的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影响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胚状体植株再生以及胚胎发生机理三方面综述了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以6个结球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限制小孢子胚发生的主要因素,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基因型之间出胚率有显著差异.适当的低温预处理有利于胚状体诱导率的提高,以处理24~48 h效果最好;热激诱导时间对胚发生也有明显影响,当热激时间为24 ~48 h时出胚率有较大提高;NLN培养15 ~22 d转胚成活率高;MS培养基比B5培养基更适合胚状体的转胚成苗.  相似文献   

6.
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星、德高跃华青梗菜、宝大申宝青二号、华冠、早生华京、夏时等6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花蕾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只有宝大申青二号诱导出胚胎;2.0~3.0 mm长的花蕾适合进行诱导培养;基因型和培养方式是影响小孢子胚胎发生率的关键性因素.子叶型胚通过子叶柄再生出植株,并对小孢子再生植株倍性进行了鉴定,初步建立了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白菜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成胚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菜型油菜为供试材料进行小孢子培养研究。通过对影响其成胚和成苗等因素的研究发现,产胚率受不同基因型的影响,差异较大;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花蕾大小为2.0~3.0 mm,80%以上小孢子处于单核晚期-双核早期,并且处在该时期的小孢子最易诱导成胚;换液培养和起始高温热激培养可明显提高产胚率;B5固体培养基中最佳琼脂质量浓度为12 g/L,琼脂质量浓度过低或过高很难诱导成苗。  相似文献   

8.
黄心乌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黄心乌类型白菜的游离小孢子胚诱导率,选用7个淮南黄心乌品种,研究不同品种、取蕾月份和预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再生植株的倍性变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小孢子出胚率存在明显差异,只有3个品种09-96、09-97和09-98诱导出了胚状体,平均出胚率分别为1.13胚/蕾,2.93胚/蕾和4.63胚/蕾;33℃热激处理对小孢子的胚发生至关重要;与对照相比,0.2%正丁醇预处理5 h显著提高了09-97和09-98的出胚率;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获得的再生植株中,单倍体、双单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都存在,但以双单倍体为主,09-97和09-98的双单倍体率分别达到70%和80%。  相似文献   

9.
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影响不结球白菜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的几个因素及再生植株的倍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胚诱导率的最重要因子,正反交材料的胚诱导率无显著差异;供体植株开花后6~10 d培养可获得高的胚诱导率;琼脂在8~12 g·L-1范围内,随着质量浓度的提高可显著提高小孢子胚再生率.结合流式细胞仪和植株形态鉴定,不结球白菜小孢子再生植株自然加倍率总体水平较高,有的高达90%,但不同基因型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白菜离体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及发育途径.[方法]以大白菜F1代杂交种为试材,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和发育途径.[结果]细胞热激后膨大是胚状体诱导的关键因素.大白菜小孢子诱导成胚有3种途径,小孢子均等分裂途径、小孢子不均等分裂途径和小孢子直接萌发出胚途径.均等分裂途径是在连续的均等分裂以后形成原胚,原胚继续分裂形成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不均等分裂途径形成的两个细胞中较大的细胞继续分裂最终形成有极性的胚状体.[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大白菜小孢子的高频率诱导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早熟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优化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了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试验的10个基因型中有7个基因型诱导出了胚,其中以早熟大白菜‘陕秋白’产胚量最高,达到每蕾54.8个胚,耐抽薹的‘05BRF1-20’、‘05BRF1-22’和晚熟的‘秦白3号’没有诱导出胚.研究发现植株的生理状态与小孢子的发育关系密切,盛花期取样的小孢子出胚率最高,分别是初花期和末花期的4.65和15.4倍.在NLN-13培养基中附加0.2 mg.L-16-BA能促进胚状体的发生.B5培养基中附加0.1 mg.L-1GA3是小孢子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1/2MS培养基中附加0.1 mg.L-1NAA为小孢子植株的最适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若干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因素主要有遗传基因、环境条件、培养温度和培养基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基因对小孢子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供体植株的营养水平对小孢子胚胎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气温稳定在12℃~28℃时,所取的花蕾小孢子胚胎发生正常;33℃±2℃高温预培养能促进胚状体诱导;80次/min低频振荡极大提高出胚数;培养基中13%蔗糖处理、ph值在5.5~6.3对胚状体诱导和发育有促进作用,加入谷氨酰胺,L-丝氨酸,谷胱甘肽对不同基因型胚状体诱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结球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到与不结球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采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SA法)和SSR标记进行了与抗病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通过对亲本、F1、BC1和F2群体进行病毒接种,研究了试验材料对TuMV的抗性遗传模型,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对TuMV的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通过SSR引物筛选,得到在双亲间稳定表现多态性的引物54对。用这些引物筛选抗感池,得到1个与芜菁花叶病毒抗病基因连锁的SSR标记Ra3E05,连锁距离为8.7 cM。将该标记测序,得到1条184 bp的序列,根据该序列重新设计引物,将SSR标记转化为序列特异扩展区城(SCAR)标记SCRa2,用F2群体对其验证,带型与原SSR标记表现一致,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4.
温度预处理对不结球白菜杂种F1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结球白菜杂种一代‘99H秋-25’ב99H秋-23’和‘苏州青’בSI’为试材,研究了低温预处理和高温预培养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4℃的低温预处理花药1d,花粉可以完成其进行雄核发育所需要的诱导过程,而且绝大部分花粉(93.6%)仍然保持存活,花药分化率达到1.33%;而未经预处理的花药在诱导过程完成时,大多数退化死亡。高温(33℃,24h)处理可明显提高花药再生植株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甘蓝小孢子供体植株的株龄、栽培环境以及环境温度对胚产量的影响,为提高甘蓝小孢子胚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12个甘蓝品种为试材,从露地栽培的成株与半成株,栽培于温室与露地的同一品种成株及温室栽培采用24,28,32℃处理的甘蓝成株上采摘花蕾,分析其游离小孢子的胚产量,比较3种因素对甘蓝小孢子诱导出胚的影响。【结果】甘蓝半成株花蕾品质优于成株,其花蕾小孢子胚产量为16.8~30.3胚/蕾,高出成株9.6~18.7胚/蕾;温室栽培有利于甘蓝植株生长,其胚产量为3.27~33.84胚/蕾,比露地栽培高0.69~15.16胚/蕾;温室最高气温28℃处理有利于甘蓝小孢子诱导出胚,胚产量最高,为31.1胚/蕾。【结论】甘蓝半成株于温室28℃下生长时,其花蕾小孢子能够获得较高的胚产量。  相似文献   

16.
耐寒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及其发育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份耐寒结球甘蓝杂交F1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胚胎发生过程及胚胎发生的诱导条件,为耐寒甘蓝材料的小孢子培养,以及其他芸薹属小孢子胚胎体系的建立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方法对小孢子体内和体外的发育及胚胎发生过程、特征进行观察;NLN-13培养基中添加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和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rabinogalactan-protein,AGP)对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率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小孢子体内正常发育方向是单核小孢子经历2次不对称核分裂后发育成三核成熟花粉,小孢子单核晚期对应的花蕾长度主要集中在3.5~4.5mm;体外培养中,热激胁迫(32.5℃)诱导小孢子从配子体发育途径向胚胎发生途径转换,只有少数胚性细胞最终发育成为胚状体;供试材料中有5份材料获得胚状体,材料间出胚量差异较大,其中‘寒玉37’出胚量最高,为每蕾22.5个;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10mg/L AG或10mg/L AGP,可以促进耐寒甘蓝胚状体发生。32.5℃热激胁迫1d可有效诱导耐寒甘蓝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10mg/L AG或10mg/L AGP促进胚胎诱导。  相似文献   

17.
以结球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99-A及其保持系99-B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结球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雄性不育保持系99-B相比,不育系99-A的减数分裂行为基本正常,大多能发育至四分体时期,少数能发育到小孢子阶段;但在减数分裂前期,不育系99-A绒毡层细胞便开始肥大生长和液泡化,到小孢子时期绒毡层细胞肥大和液泡化达到最大程度,药室内的小孢子相互粘连、集聚,随后小孢子便退化解体,药室干缩,彻底败育。  相似文献   

18.
以市售栽培品种城青2号、高脚白大白菜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为材料,分别就激素、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培养方式、多胺类物质对细胞分裂频率以及后期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还探讨了在原生质体培养10天后加入提高了pH值的培养液来控制细胞褐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蓝小孢子胚状体诱导不定芽的适宜生根转接高度及添加烯效唑对再生植株生长的影响,寻找胚状体芽生根和再生植株生长发育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绿球66"甘蓝游离小孢子为材料,诱导分化出不定芽,根据芽高度不同分为≥1.0~<2.0cm(小芽)和≥2.0~<3.5cm(大芽)2组,分别转接到MS+NAA 0.2mg/L+烯效唑(0(对照),0.01,0.05,0.1mg/L)+Suc30g/L+Agar 7g/L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培养再生植株,观测再生植株的生长情况,筛选不定芽适宜转接高度和烯效唑最佳质量浓度。【结果】甘蓝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生成不定芽高度≥1.0~<3.5cm时转接生根,不仅能促进胚状体丛生芽中小芽继续生长,而且有利于增加当代小孢子再生植株数量。对照甘蓝小孢子再生植株根系根瘦弱细长、数量少、韧性较差;添加0.01和0.05mg/L烯效唑后,再生植株根短粗、数量多、韧性强、健壮,且以0.05mg/L烯效唑处理的再生植株生长最好。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01和0.05mg/L烯效唑后,小芽再生植株移栽到营养钵和定植到田间的成活率分别为90.7%,98.8%和89.7%,97.6%,大芽再生植株则分别为91.0%,100.0%和94.4%,97.7%。【结论】甘蓝小孢子在MS+NAA 0.2mg/L+烯效唑0.05mg/L+Suc 30g/L+Agar 7g/L培养基中生根再生的植株,其移栽到营养钵和田间的成活率均超过了97.6%。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品种间小孢子培养胚诱导率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春白菜、秋白菜和夏白菜的胚诱导率依次增高;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胚诱导率逐渐降低;包头型比直筒型大白菜的胚诱导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