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不同培养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川芋56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的试管薯诱导率显著高于“固体 液体”培养基。弱光和黑暗条件下,川芋56试管薯诱导率和平均薯重差异不显著,弱光条件培养的试管薯发芽率极显著地高于黑暗培养,黑暗条件下诱导的试管薯适于贮藏。通过调查7种培养基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再次证明BA不是诱导试管薯的必备条件,虽然7种培养基成分含量各不相同,PS6诱薯率显著地高于PS4的诱薯率,其它几种培养基之间诱薯率均差异不显著。大规模生产宜选择PS5(MS大量元素100mL/L MS微量元素10mL/L EDTA-Fe10mL/ B10.4mg/L B60.5mg/L 烟酸0.5mg/L 食用庶糖80g/L),组成最最简单,不合BA,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微型薯诱导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马铃薯的茎段和茎尖作为外植体,在含1mg/LBA和0.1mg/LNAA的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试管苗。培养基中加入0.15%的活性炭与不加活性炭的对照相比,腋芽萌发早、苗壮,腋芽萌发率提高16.7%—66.7%,平均每节根系增加0.72—1.21条。在24土2℃温度条件和全黑暗处理进行微型薯诱导,40天收薯,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中添加0.15%活性炭,平均每株试管苗多诱导微型薯1.06粒,适于工厂快速繁育。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对无土栽培马铃薯微型种薯生长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6个浓度的烯效唑对马铃薯无土栽培生产微型种薯的植株进行3次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80mg/L的S-3307就对马铃薯无土栽培植株起到好的抑制作用,100mg/L时对薯块产量的提高才有作用:以140mg/L浓度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刘玲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7,14(16):132-132,142
以"克新4号"、"早大白"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在19℃±1℃、全黑暗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微型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生长调节剂CCC有促进结薯和提高结薯数量及产量的作用,而细胞分裂素6-BA对微型薯的诱导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前期初步研究发现,磷营养影响马铃薯试管薯发生,且观察到磷营养与1个腋芽着生2个以上的试管薯(连生试管薯)性状有关.为进一步探讨磷营养对马铃薯试管薯及连生试管薯发生的影响,比较了在不同磷浓度下试管薯的产量、形态、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磷营养对试管薯及连生试管薯发生产生有规律性的影响;适当降低磷浓度,有利于增加试管薯粒数、重量及连生试管薯比率,但试管薯直径及大薯率下降;连生试管薯含水量低于非连生试管薯;低磷浓度下,试管薯淀粉含量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连生试管薯淀粉含量低于非连生试管薯,而可溶性糖含量则连生试管薯高于非连生试管薯.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诱导条件对试管薯休眠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一步法进行试管薯的诱导,不更换培养基,不添加任何外源激素,研究试管苗培养阶段光照周期、光照强度、温度以及诱导阶段光照长度对“Favorita”、“Atlantic”和“克新1号”3个马铃薯品种试管薯休眠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苗培养阶段光照强度对试管薯的休眠期无显著影响,而随着培养阶段光照长度的增加,试管薯的休眠期逐渐延长;试管苗培养阶段温度越高试管薯的休眠期则明显缩短;试管薯诱导阶段,黑暗诱导时间越长,试管薯的休眠期则越长。  相似文献   

7.
用MS培养基+80 g/L白沙糖+15 g/L活性碳,在无外源激素条件下诱导马铃薯试管苗结薯,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品种试管苗诱导形成试管薯的能力有一定差异,培养60 d后,诱导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中薯3号、费乌瑞它、大西洋、陇薯3号、夏波蒂;不同品种试管薯平均单薯重从大到小为陇薯3号、费乌瑞它、中薯3号、夏波蒂、大西洋。  相似文献   

8.
食用白糖和活性炭互作诱导马铃薯试管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甘农1号、陇薯3号、Atlantic、Favorita和Shepody的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固-液双层培养体系,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食用白糖和活性炭组合对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固体培养基为壮苗培养基,补加MS+食用白糖+活性炭液体培养基,可得到高结薯率、高大薯率的马铃薯试管薯.  相似文献   

9.
利用5种培养基和3种培养方法对马铃薯的大西洋、陇薯3号和甘农2号品种进行了试管薯的诱导。结果表明:8%的蔗糖浓度是大西洋和陇薯3号试管薯诱导的最佳糖浓度;5mg/L6-BA的添加可有效提高结薯率和增加块茎直径;在含8%蔗糖的培养基上,琼脂的添加与否对试管薯的诱导率没有影响;在不含蔗糖的MS培养基中,300μmol/L山梨醇 20mmol/LNH4NO3 20mmol/LKNO3的添加对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不利;3种培养方法中,液体培养法的试管薯诱导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马铃薯青薯9号脱毒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周期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上,10 h/d的光照周期试管薯结薯效果最好,产量为1 019.1 mg/瓶,平均结薯1个/株,单瓶结薯率为92%,其中大薯率26%,中薯率54%。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生产概况及贵州脱毒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茄科(Solanaceac)茄属(Solanum)植物,起源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和波列维亚的安弟斯山脉,是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16世纪西班牙征服美洲后,于1570年引入欧洲[1]。经历百余年才开始实现安第斯亚种向普通栽培种的进化[2],随后逐步扩展至整个欧洲大陆及世界各地。   马铃薯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又是高寒冷凉山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由于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食用价值高,既是世界10大营养保健食品之一,同时还是农产品深加工的原料和发展畜牧业的饲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工、造纸、纺织、铸造、橡胶、石油、建材等行业,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病毒引起的种性退化严重影响了其产量和质量,世界各国利用脱毒种薯生产马铃薯,大大提高了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为了对这一作物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认识,有必要对它的生产历史和现状有所了解,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品种及栽培措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27(313)正交设计,研究了3因素:晶种、施肥量、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产量最高的马铃薯品种及栽培措施组合为东农303,密度4 500穴/667 m2,复合肥12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茎段再生及成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植物组织再生技术相关的培养条件和外植体的研究结果,通过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马铃薯茎段培养的技术要点及相关参数,其中包括外植体处理、培养基、外源激素、光照及温度条件、试管苗移栽的各个步骤。研究结果不仅可应用于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同时可应用于马铃薯试管苗扩大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寻适宜草麻黄愈伤组织麻黄碱生成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采用乙醚抽提法提取麻黄碱,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麻黄碱含量,分别试验水解酪蛋白浓度、基本培养基、取材时间、摇床转速对麻黄碱含量的影响。[结果]适宜草麻黄愈伤组织麻黄碱生成的条件为以MS为基本培养基,以继代培养25 d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添加300.0 mg/L的水解酪蛋白,在转速110 r/min的摇床上悬浮培养。[结论]该研究为麻黄碱的植物细胞体外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中薯3号在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为国家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对中薯3号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的产量为30.506 t/hm2,比东农303增产16.21%,且商品率高,抗病性强,可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花青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综述了植物产生花青素的概况及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碳源、氮源、激素、光、温度及前体添加剂等因素对植物细胞生产花青素的影响,并对植物细胞培养生产花青素及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对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至终花期增加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加工型马铃薯大西洋增产显著;在花期充分供水的基础上,终花至成熟期适度增加灌水,有利于提高马铃薯大西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加工型马铃薯大西洋最适宜的水分管理模式为:现蕾至终花期灌水定额2 400 m3/hm2,灌水16次;终花至成熟期灌水定额900 m3/hm2,灌水6次,每次灌水量均为150 m3/hm2。在该水分管理模式下,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和块茎重也明显增加,较其余处理增产2.02%~16.91%,薯块商品性相对优化。  相似文献   

18.
以MS,B5,N6,NN,6,7-V,WP为基本培养基,分析了不同类型培养基对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并考察了培养基中添加的激素种类和浓度以及培养基酸碱度的作用。结果表明:在6种基本培养基中,以B5培养基最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异甘草素含量最高WP培养基最利于甘草素的合成,其次是6,7-V培养基,以N6培养基最差;当培养基中添加0.1mg/L NAA时,甘草素含量最高,达57.24μg/g,当培养基中添加1.0mg/L NAA时,异甘草素含量最高,达36.45μg/g;pH值为6时,甘草愈伤组织生物量积累最高,同时对黄酮类化合物甘草苷和甘草素的生物合成也最为有利,尤其是甘草苷,积累量最高,达46.88μg/g,比其它pH值处理高152.8%~245.5%。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红太后草莓品种最高的栽培效益和最适宜的栽培方式,讨论了通过地膜覆盖、拱棚和日光温室三种方式栽培该品种草莓,就该品种草莓的座果花序形成、果实产量、产值等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红太后草莓品种在上述3种条件下栽培,产量以地膜覆盖方式栽培为最高,但因上市时间最晚(4至5月上市,最高售价5元/kg),栽培效益最差;日光温室方式栽培,尽管产量不高(1 680kg,仅相当于其他两种方式栽培产量的64.6%),但产值却最高(高达14 800元,是地膜覆盖方式栽培效益的1.7倍)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