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街道常年种植水稻1667hm^2,其中双季晚稻792hm^2,单季晚稻875hm^2,是一个双、单季晚稻混栽地区.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力短缺,农田劳力成本大幅度提高,乃至带来插秧劳动力的奇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探索了"秀水09"双季抛栽、单季直播省工节本增产高效技术.  相似文献   

2.
单季杂交晚稻免耕栽培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免耕栽培具有省工节本的优势,是农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内容。为明确免耕栽培对直播单季晚稻和移栽单季晚稻的影响,以及土壤调理剂Agri-SC免深耕的使用效果,2004年在单季杂交晚稻生产中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单季晚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是水稻强化栽培与免耕栽培两项技术在单季晚稻上应用的有机结合,在兰溪市生产中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应用。在总结试验示范及生产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单季晚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的优势及应用效果.并阐述了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作单季晚稻的高产高效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684-3686
为进一步明确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利用台州境内6个县(市、区)7年间222组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高产高效技术途径,即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攻大穗,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5.
浙北地区单季晚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项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集成技术。从育秧技术、大田耕整以及大田管理等方面对单季晚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加快推进浙北地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强化栽培省工、节本、增收的技术优势,探索单季杂交晚稻采崩免耕强化栽培的技术优势及增产效果,笔者在2005年晚稻生产中,开展了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强化栽培对比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追一步明确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途径,本文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单季晚稻免耕直播效益型优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同时减少农业污染危害、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丰收,特进行单季晚粳稻免耕直播、多种栽培模式的研究.旨在构建我市单季晚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体系,提供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系统的技术规程和技术贮备,促进我市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杭州市萧山区开展单季晚稻不同土壤不同水浆管理的模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土、潮土和盐土3大类土壤中,以水稻土种植籼粳杂交稻作单季晚稻产量最高,潮土其次,盐土产量最低;在灌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季晚稻高产栽培中应采用全程浅水或全程湿润的水浆管理模式,特别是在潮土和盐土条件下,不能采取水稻生长中期断水搁田的水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桐乡市单季晚稻自2001年开始出现稻飞虱在灌浆期转移至穗部为害的情况,至今已连年发生。穗部稻虱种群以灰飞虱为主,2004年单季晚稻又有灰飞虱传毒的条纹叶枯病发生。因此,防治穗部灰飞虱,是确保当季水稻丰收。减少下季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重要技术环节,2004年穗期我们进行了穗部灰飞虱的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强化栽培省工、节本、增收的技术优势,探索单季杂交晚稻采用免耕强化栽培的技术优势及增产效果,笔者在2005年晚稻生产中,开展了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强化栽培对比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夏季持续高温和秋旱等不利气象,导致单季晚稻结实粒数和粒重大幅下降而普遍减产。为研究防灾减灾技术,我们以松江区多年的单季晚稻定点考察结果和气象资料为材料,对2003年气象因素与单季晚稻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单季晚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2002年达11856公顷.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65.7%,由于单季晚稻栽培技术研究较迟,单产尚有潜力可挖。据各地试验情况报道,水稻强化栽培(SRI)在省工节本的同时,能显著提高单产。为此,我们在本市黄田畈镇开展SRI试验.以明确SRI的效果及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单季晚稻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并从选种及浸种消毒、种子催芽等方面提出了单季晚稻浸种催芽技术,以期为提高单季晚稻的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单季晚稻单产水平,推广强化栽培配套技术,进一步明确强化栽培的最适有机肥配比,并获得最佳产量及效益,于2005年在农业局指导下进行了单季晚稻不同有机肥配比试验研究,以便为今后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自棋  郭萍萍 《福建农业》2011,(12):41-F0003
2011年10月30日,邵武市下沙镇屯上村农户和邵武市农业局植保站技术人员在测报点进行统防统治单季晚稻,这些单季晚稻因病虫防治及时,全面促使水稻健康生长。看着这些沉甸甸的稻穗荡漾起丰收的碧波,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高兴。  相似文献   

17.
5月份是单季水稻播种时期,浸种催芽是水稻播种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现将单季水稻浸种催芽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主攻大穗,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19.
水稻免耕直播方法省工节本、效益高,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认可和接受。现对缙云县多年的小麦田单季晚稻免耕直播栽培经验进行总结和介绍,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桐乡市太麻镇直播单季晚稻面积达到916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直播单季晚稻高产要走足穗和争大穗、增粒重的高产路子.配以促全苗、除草、防倒和肥水早促控为主的一套完整技术。主要配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