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山楂银耳复合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楂、银耳为原料生产山楂银耳保健饮料,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山楂添加量0.6%,银耳添加量0.8%,复合稳定剂用量0.57%(琼脂0.09%,耐酸CMC0.15%,果胶0.18%,黄原胶0.15%).  相似文献   

2.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乳化剂,采用超声波乳化的方法制备了姜油纳米乳液,并探讨了环境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以乳化性能良好的Purity Gum 2000(PG)和Hi Cap 100(HC)2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进行纳米乳液制备。以PG为乳化剂时,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430 W,姜油质量分数9%,乳化剂质量浓度0.1 g/m L,所得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48±4.23)nm。以HC为乳化剂时,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410 W,姜油质量分数9.2%,乳化剂质量浓度0.125 g/m L,所得纳米乳液平均粒径为(162±3.25)nm。PG和HC姜油纳米乳液均具有良好的p H值、离子强度抵抗性。酸性环境有利于姜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保持。Ca离子浓度变化对姜油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大于Na离子,PG姜油纳米乳液对离子强度的抵抗能力大于HC姜油纳米乳液。在姜油纳米乳液中添加适量的麦芽糊精可以起到抗冻的作用,PG姜油纳米乳液的抗冻性能优于HC姜油纳米乳液。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甘薯花生酸性禽乳饮料,以甘薯、花生仁等为原料,探讨花生仁的烘烤条件及乳化稳定剂的选择与复配.并对饮料糖酸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参数。结果表明: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甘薯酶解液50%、花生乳30%、白砂糖8%、脱脂乳粉3%、柠檬酸0.2%;复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为1:2)及稳定剂(0.2%CMC—Na、0.1%黄原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25%和0.3%。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甘薯花生酸性禽乳饮料,以甘薯、花生仁等为原料,探讨花生仁的烘烤条件及乳化稳定剂的选择与复配.并对饮料糖酸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参数。结果表明: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甘薯酶解液50%、花生乳30%、白砂糖8%、脱脂乳粉3%、柠檬酸0.2%;复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为1:2)及稳定剂(0.2%CMC—Na、0.1%黄原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25%和0.3%。  相似文献   

5.
以山楂、银耳为原料生产山楂银耳保健饮料,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山楂添加量0.6%,银耳添加量0.8%,复合稳定剂用量0.57%(琼脂0.09%,耐酸CMC0.15%,果胶0.18%,黄原胶0.15%)。  相似文献   

6.
乳清分离蛋白—多糖乳状液制备与乳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值7.0时以乳清分离蛋白为乳化剂制备初级乳状液,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通过加入具有不同电性的阴离子型果胶、中性瓜尔豆胶、阳离子型壳聚糖制备具有良好稳定性的乳清分离蛋白-多糖的二级乳状液,并考察pH值、乳清分离蛋白与多糖的比例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瓜尔豆胶与乳清蛋白乳状液粒子间无静电作用;在pH值5.0 ~6.0条件下,壳聚糖能够吸附到乳状液粒子表面,但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较差;在pH值3.0~5.0、果胶质量分数为0.2%~0.5%条件下,乳清分离蛋白-果胶为乳化界面构建的二级乳状液,稳定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3%、5%和7%)菊粉(Inulin,INU)对豌豆分离蛋白(Pea protein isolate,PPI)乳化性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以PPI作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了PPI/INU乳液,通过zeta电位测定、粒径测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酶标法和内源荧光光谱等技术对乳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1%INU后,乳液具有最大zeta电位绝对值(为34.03 m V)和最小平均粒径(d4,3为395.50 nm); CLSM显示,低浓度(质量分数1%和3%)的INU使乳液液滴分布更均匀; INU质量分数为1%时,分别使PPI的乳化活性指数、乳化稳定性指数和乳液界面蛋白吸附率增加了7.8%、22%和11%;荧光光谱显示,随着INU浓度的增加,连续相中PPI-INU复合物的生成量增多,对乳液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由此说明低浓度(质量分数为1%和3%)的INU可改善PPI的乳化性、提高PPI乳液的稳定性,其中添加1%INU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复合酶法改善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配料试验设计解决了多酶复配的比例优化问题.采用米曲霉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建立复合酶配合比例与乳化性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最佳比例为:米曲霉蛋白酶11.79%、胰蛋白酶32.93%、木瓜蛋白酶55.28%.最佳水解条件为:复合酶温度40℃、底物质量分数9%、酶添加量3%、pH值7.5、水解时间3 h,乳化能力比原料提高了50.86%.  相似文献   

9.
王璐  胡国华  盛春 《农业机械》2012,(6):137-140
为了深入研究酪蛋白酸钠的乳化性能,同时扩大酵母β-葡聚糖(YG)这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以粉末状的酪蛋白酸钠(SC)和酵母β-葡聚糖(YG)为原料,研究了溶液状态下SC/YG混合体系的质量分数、SC/YG配比、温度和pH值对溶液乳化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4%、SC/YG配比为3:1、pH值8.5和温度为40℃时,混合体系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而且同样条件下两者复配的乳化性能明显优于单体的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复配乳化剂乳化生物油/柴油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对生物油和柴油混合制备乳化油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乳化油稳定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乳化剂的选择,并考察了HLB值、乳化温度、乳化时间对乳化油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乳化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以2%的司班80和吐温80复配液并辅以0.1%的正辛醇构成的HLB值为8的乳化剂乳化含有5%生物油和柴油的混合液,可以形成油包水(W/O)型乳化油,其稳定时间可达60h;显微镜照片显示,乳化油中粒径为5~15μm的生物油液滴占6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量试验,选择了Span80和OP4/Span80复配的乳化剂作为乙醇-柴油的助溶剂,配制成了均匀稳定的乙醇-柴油微乳液,并对乙醇-柴油微乳液的稳定性、密度、粘度、低热值和十六烷值等和发动机燃烧过程有密切联系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在YZ485D柴油机上和柴油作了排放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和柴油相比,乙醇-柴油微乳液的NOx和碳烟排放有明显的降低,但是CO和THC(总碳氢)排放升高。  相似文献   

12.
乳链菌肽发酵玉米浆—糖蜜培养基的优化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影响乳链菌肽效价的培养基组分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影响乳链菌肽效价的主要因素为糖蜜、玉米浆、K2HPO4、MgSO4.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当玉米浆质量浓度为233 g/L,糖蜜质量浓度为27 g/L,K2HPO4质量浓度为5.0 g/L ,MgSO4质量浓度为0.1 g/L时,乳链菌肽效价为2 491.8 IU/mL,与预测值2 511.1 IU/mL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施肥浓度对喷灌施肥均匀性的影响规律,选用摇臂式喷头10PY2H,测量其喷灌施肥时肥液体积、施肥浓度、施肥量3种参数的径向分布.试验中,氯化钾溶液质量浓度(即母液浓度)分别为0,20,35,50,65,80 g/L.采用叠加法计算组合喷洒时3种施肥参数的均匀度CU、分布均匀度DU和统计均匀度Us.分析表明施肥浓度对摇臂式喷头的灌水施肥影响呈现非线性特点.增加母液浓度对肥液体积分布和施肥浓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施肥量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十分显著.组合喷灌加剧了不同测点的数值差异.随着母液浓度增大,施肥量径向分布变化增大,当母液质量浓度增大到80 g/L时,施肥量主要集中在20%~60%射程处,导致施肥均匀性急剧下降;当母液质量浓度小于等于35 g/L时,远端90%~100%射程处的施肥浓度相对更高,与前人得出的滴灌施肥系统施肥浓度沿管道方向递减的规律相反.3个评价指标中,均匀度CU数值最高,分布均匀度DU总体数值最低、变化最大,且以DU变化最为明显,这说明了DU能反映低值区的施肥情况.喷灌施肥等值线图表明肥液与施肥量的分布规律相似,但施肥浓度的分布情况则相反,这可能与射程远端施肥浓度更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纤维素酶法提取香蕉皮果胶的最佳工艺。以香蕉皮果胶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在pH值为4.5时,加酶量、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法提取香蕉皮果胶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0.2%、液料比4 Ml/g、提取时间3 h和温度40 ℃,在此条件下,香蕉皮中果胶提取率为9.33 mg/g鲜香蕉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两步超滤法分离鸡蛋清中卵白蛋白与溶菌酶的可行性。基于超滤机理分析了超滤过程中初始料液体积分数、pH值和跨膜压力等参数对膜通量、透过液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影响。在考察膜通量变化确定超滤时间的基础上,通过超滤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初始料液体积分数6.0%,pH值2.5,跨膜压力0.12 MPa。超滤产物纯度、回收率较高,卵白蛋白、溶菌酶的纯度分别为85.72%、87.21%,回收率分别为51.36%、62.58%。试验结果表明,两步超滤法可用于鸡蛋清卵白蛋白与溶菌酶的规模化、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16.
张城  陈宏伟 《农业工程》2012,2(6):28-33
以蛹虫草为原料,经过深层发酵得到发酵液,搭配红枣、枸杞、金银花浸提液,通过L9(34)正交设计获得最佳搭配:100 mL虫草发酵液,50 mL红枣浸提汁,15 mL枸杞浸提液,5 mL金银花萃取液。再经过正交处理软件ⅡV3.1优化甜味剂、酸味剂和稳定剂的添加量,结果为每100 mL饮料辅助添加蔗糖5 g、柠檬酸0.25 g、蜂蜜2.5 mL,CMC-Na 0.3 g,黄原胶0.02 g,果胶0.1 g时饮料酸甜可口、营养丰富、香气协调。经HPLC检测,饮料中虫草素含量为138.4 μgmL,腺苷含量为52.2 μgmL,多糖、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79、13.13 mgmL。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以红小豆为主要原料,白砂糖、柠檬酸等为辅料,加工成红小豆饮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每100mL饮料中添加红小豆汁40mL、白砂糖6.0g、柠檬酸0.1g、蜂蜜2.0mL水57.5mL,此时红小豆饮料的口味最佳。  相似文献   

18.
刘林  李扬  杨坤  苑进  郝明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10):124-133
为提高大田施肥精度和水肥利用效率,进一步促进灌溉施肥技术在大田中的应用,设计了大田移动式精量配肥灌溉施肥一体机并进行样机试验。首先,对一体机的移动式行走架、精量配肥装置和首部枢纽装置进行机械设计。其次,基于作物不同生长期所需水肥量,结合实时测定土壤墒情信息,设计3段式全自动灌溉施肥时间分配模型和母液浓度动态计算方法;建立母液浓度动态调控数学模型,针对不同类型颗粒肥溶解时间差异问题,设计一种含Smith预估器的PID切换控制方法快速稳定母液浓度,并通过Simulink对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一体机的中央控制系统,集成灌溉施肥时间分配模型和母液浓度动态调控方法,实现全自动灌溉施肥功能和母液浓度精准调控;最后,在大田环境中对试制样机开展灌溉施肥试验,测定注肥口电导率(EC)响应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C响应曲线呈3段式变化,表明一体机能够按设计的时间分配模型对大田作物进行全自动作业;施肥阶段EC值平稳,误差波动幅度小,过渡时间短、坡度陡、超调量小,表明针对不同类型的颗粒肥,提出的切换控制方法可以快速稳定母液浓度。  相似文献   

19.
以草莓汁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制作草莓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经正交组合,确定草莓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草莓汁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6%,接种量4%,以海藻酸钠与芋头粉为稳定剂,发酵温度44℃,发酵时间为3.5h。草莓酸奶成品质地细腻,风味优良,适合大众消费。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益生菌乳饮料的稳定性,以益生菌乳饮料的离心沉淀率和感官品质为评定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最佳添加量的基础上,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研究了海藻酸丙二醇酯(PGA)、高脂果胶和低聚异麦芽糖对益生菌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乳饮料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PGA添加量0.03%,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1.8%,高脂果胶添加量0.012 5%。验证试验得到的产品离心沉淀率为2.38%,感官得分为89,质量指标理想。且在4 ℃条件下贮藏21 d后测定活菌数为7.93×109 cfumL,与无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制得的益生菌乳饮料贮藏21 d后的活菌数3.21×108 cfumL相比,提高了一个对数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