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市场对高档果品的需求促进了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目前国家对果袋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果袋纸市场鱼龙混杂,给生产果袋的厂家和使用果袋的农民在挑选果袋纸和果袋时造成不少困难。很多果农使用了劣质果袋,因果袋透水、透药甚至破碎而生产大量劣质果,造成经济损失。为避免用户的损失,现为使用者提供几种鉴别果袋纸及果袋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鲍文辉  鲍震海 《食用菌》2009,31(6):47-47
对4种规格透气培菌袋进行袋栽香菇效果试验,结果与常规培菌袋相比,透气培菌袋改善了袋内菌丝的生育环境,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分化早而多,增产20%以上;同时省去刺孔通气环节,起到简化栽培工艺、省工省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袋栽常因霉菌污染导致失败,而且又多发生于中后期.因此,改进栽培方法,提高头潮耳产量的比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一)材料与方法黑木耳菌种为Au83004菌株.聚丙烯袋规格17×33cm.每袋装干料300g.1988年4月29日将菌袋移入耳房,设五种开袋处理:①在袋上划8个3cm长的"+"字,上下两行成品字形,共40袋;②在袋上划8个长3cm的"V"形,上下两行成品字形,共40袋;③袋子上下各环割一周,带宽8mm,两周相距6cm,共20袋;④脱去塑料袋,共20袋.分别取划"+"和"V"形的菌袋20袋挂于耳房铁丝上,袋距15cm.另20袋置湿沙上,袋距15cm(在铁丝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市场对高档果品的需求,促进了水果生产中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目前国家对果袋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果袋纸市场鱼龙混杂,使得果农在挑选果袋纸和果袋时困难重重。为避免用户的损失。这里提供几条鉴别果袋纸及果袋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摘袋时间摘袋时间确定,因树种品种不同、树冠内透光条件、纸袋类型和客商对色泽要求不同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红富士苹果采前25~30 d摘袋。摘袋顺序应先冠内,后外围;先摘郁密树,后摘透光树;先摘中低档袋,后摘高档袋。2.摘袋方法摘袋时,双层纸袋应先摘除外袋,5~7  相似文献   

6.
冷剑 《食用菌》1992,14(5):33-34
袋栽平菇收2~3潮菇后的菌袋,料内养分还未耗尽,尚有潜力可挖,我校从1989年4月起,对袋栽平菇脱袋后再高产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苹果套塑膜袋技术在我市已普遍应用,每年套塑膜袋的数量急剧增加。据调查统计,2002年全市套塑膜袋的数量达24亿多个。为掌握全市塑膜袋应用情况,进一步推广苹果套塑膜袋技术,我们于2002年8~9月份对全市苹果套塑膜袋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1果专用塑膜袋的种类目前应用的塑膜袋可分为3类。一是全开口袋:这种袋封口利用面积大,套袋费工费力,并且同样大小的袋,果实生长利用的有效面积小,不宜采用。二是带耳袋(或叫自带封口条袋):这种袋不用封口材料,应用起来较方便,但操作起来也费工费时。同时难以系紧系牢,套好的袋容易松动…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套袋红富士苹果应在苹果采收前25—30天摘袋。摘袋顺序应先冠内、后外围;先摘郁密树、后摘透光树;先摘中低档袋、后摘高档袋。注意摘袋时,双层纸袋应先摘除外袋,5~7天后再摘除内层袋(须经过3个晴天)。如遇阴雨天,时间就应向后略延迟。摘单层袋时,先将纸袋撕成伞形,保持在果实上2~3天,以防太阳曝晒果实产生日灼烧伤。  相似文献   

9.
在野外袋栽香菇过程中,重要的技术关键就是脱袋。现将福建省古田县菇农如何做好脱袋和脱袋后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袋料栽培香菇,一般9月底前接种结束,10—11月间进入脱袋培养出菇阶段。有些栽培者在脱袋时,单凭接种后的天数为  相似文献   

10.
汤惠杰 《食用菌》1993,15(1):31-31
上海地区毛木耳栽培是以袋栽为主,袋栽毛木耳由于受耳房通气、光照条件限制,排袋密度的大小就成为影响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排列过疏影响耳房利用率;排列过密影响出耳的质量和产量。本试验在原有栽培密度基础上,通过对耳房内袋栽毛木耳同一床位不同密度的有关项目测定,确立栽培最佳密度。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果袋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果区销售使用的果袋,品牌繁多,良莠不剂,市场混乱,各果区业务部门和果农经常向我们询问选购哪种代子好,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源,指导果农选购质优、价廉的果袋,1999-2000年我们结合业务工作,进行了果代效果对比试验,从中筛选了一些优质果袋,以期对果农选购果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塑膜袋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越来越多的果农认识到了苹果套塑膜袋的好处.2000年春,苹果专用塑膜袋开始供不应求.2001年春制塑膜袋的厂家由几百家增加到上千家.有的乡镇家庭式制塑膜袋的小作坊就有300多处.这些新上厂家的产品一般都无注册商标,据调查2001年这类杂乱袋的破碎率高达35%~90%.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袋栽香菇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河南省袋栽香菇从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90年代中期跃居全国先进行列,已成为袋栽香菇生产大省之一,泌阳、西峡、桐柏、扶沟等地,袋栽香菇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农村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如何提高菌袋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种菇效益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菌袋制作期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改进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综合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代料栽培平菇,不论是垛袋垒菌墙还是脱袋床架栽,都不如阳畦不脱袋高产,具体做法:先按常规整地做阳畦,把发好的菌袋用小刀竖直每隔scm划15cm长一刀.底端解开绳挽至与料面平,上端把袋口从扎绳处剪去,似开非开即行。然后竖直摆在阳畦上,袋间隔约hm,依次摆完,空隙填营养土,菌袋上胃Zcm厚言养土,这样无论是增加营养,还是提高湿度都比较容易。试验表明,这样种植比全脱袋的产量高。袋栽平菇阳畦不脱袋出菇高产技术@孙启风!山东金乡化雨南马村孙武庄 272204~~  相似文献   

15.
用营养土装袋育苗,带袋上山造林发展果树是近年摸索出提高栽植成活率的最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山区,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营养袋的选用目前应用的营养袋大多为塑料薄膜袋,薄膜的厚度一般为0.003~0.005 mm,依据苗的大小,分为3种规格,一是直播苗袋,7.5 cm×15 cm,适合直播育苗100天后,带袋栽植;二是中等育苗袋,规格为10~15 cm×15~20 cm,适合把高20~30 cm的苗移人袋内育50天以后栽植;三是大型育苗袋,规格为20~30 cm×35~40 cm,适合移栽高50 cm左右的苗人袋,70天以后栽植.育苗袋中下部要打直径0.6 cm的孔6~12个,以利透气、透水,根系外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田袋栽香菇已成为发展香菇生产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这种栽培方式的生产工艺,最难掌握的是脱袋转色,可以说是大田袋栽香菇成败的主要关键。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粗浅的体会与看法,供同行参考。一、脱袋转色的作用香菇菌丝达到一定菌龄,在营养与外界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即从营养生长阶段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此时将菌袋剥离,促使菌柱表面接受空气,温、湿差和光线的刺激,以加速生理成熟的进程。随之,菌柱表面开始出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1987年第1期《食用菌》上发表了“棉籽壳袋栽银耳的技术改进”一文后,一些读者来信询问不先封接种口怎样防止杂菌污染?对此问题我们于3月底进行了试验,现初报如下:试验方法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50公斤,麦麸15公斤,石膏1.5公斤,白糖750克,硫酸镁250克,黄豆粉500克,水67.5公斤.试验分5组,每组100袋(聚丙烯袋,  相似文献   

18.
《山西果树》2005,(2):33-33
液膜果袋是一种新型果袋,它是根据生物细胞膜原理,采用现代仿生技术与控制释放技术,以无毒、无刺激、不伤害果实表面组织的聚乙烯醇等物质,复合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制成的无公害产品。喷施后在果面形成一层网状微膜结构,具有弹性和延展性,可随果实生长而增大。微膜网状结构具有半透性,能柔和光照、防止日灼、保润水分,果实代谢作用正常,可促进果实均匀着色。微膜中的复合剂具有阻隔病菌入侵、农药污染与减少果锈发生等多种功能。液膜果袋可用于多种水果,可在果面喷施、浸果或果面涂刷等。喷施后 50 d(天)后液膜果袋开始自然降解脱落,无需去袋。…  相似文献   

19.
针对香菇菌袋生产中只注重茵袋成功率,而忽视菌袋质量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提升茵袋内在质量的技术措施,为提高香菇产量与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以"新川中岛"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材质果袋、不同脱袋时间对桃单果重、果实着色、可溶性固形物、去皮硬度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纸袋优于塑膜袋,套纸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与无袋果差异不明显,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甚至略高于无袋果,脱袋时间以采前5~7d为宜;套纸袋后带袋采收的桃果较无袋栽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不影响果实的甜度、口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