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被写入《刑法》以来,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定罪处罚的案件逐渐增多,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现行立法对于本罪犯罪主体、劳动者、劳动报酬范围以及主观故意、支付能力、其他严重后果如何界定等内容的规定不甚明晰,导致实务中个案的认定存在差异。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入刑的刑法取向进行法理分析,结合本土国情,建设性地提出本罪司法困境症结的破解对策,为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刑法保障,维护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直到手持判决书,谢虹仍大呼"冤枉":摩托车并不是我偷的,我既没有参与,也没有毁损,只是看见被盗贼丢弃且无人认领而开回家中,充其量就是将车交还给失主,怎么会构成侵占罪并被判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通常所说的"欠薪入刑",法律上指的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其与"醉驾"(危险驾驶罪)一起于2011年被列入刑法,引发社会持续关注。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并于当年5月1日正式施行。"恶意欠薪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入刑,被认为是清欠风暴中的一大利器,是针对恶意欠薪的有效武器和有力手段。2013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次日开始正式施行,对"拒不支付劳动报  相似文献   

4.
侵占罪是修订刑法新增设的罪名之一,本根据刑法的规定,运用刑法理论,具体分析侵占罪的客观成立条件、侵占行为的界定、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并就该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澳门刑法与大陆刑法都受大陆法系影响较大,颇多相似之处,就侵占罪这一个罪的犯罪、刑罚、诉讼方式三方面的立法规定来看,均较为全面、具体,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总体而言,澳门刑法在侵占罪方面的立法规定显得更为细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们在去城里拉货的路上,不慎将一包布匹丢失,后来得知是被公路边居住的刘某拾去.于是我们拿了一些礼品到刘某家索要,可是刘某拒不交出货物,还理直气壮地说:"我既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要想把货物取走,至少也得给我2000元."请问,刘某的这种要求合法吗?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所涉及的术语界定、定罪量刑标准、单位犯罪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  相似文献   

8.
现行刑法未对"爆炸物"的概念进行界定,导致司法不统一现象和学术争鸣的长期存在。因此,应当明确界定刑法中"爆炸物"的概念,将客观上足以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爆炸性物品均认定为"爆炸物"。此外,烟花爆竹应当属于爆炸物。  相似文献   

9.
胡静  程林 《甘肃农业》2005,(11):175-175
物权和所有权是艮法的领域,由于刑法具有补充性,是后盾法,它对物权和所有权的保护是为了保障人们能切实地享有这些权利,所以对财产犯罪的解释应以民法理论为基础。本文在分析盗窃罪和侵占罪常见的区分方法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不足,并根据犯罪构成理论,结合民法理论来提出新的区分方法。该区分方法以犯罪客体为中心.利用犯罪客体的刑法解释机能和民法中的物权理论对犯罪构成其他方面进行阐述,使两者的区分成为以客体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0.
《刑法》第133条对交通肇事的"逃逸"做了规定。但是对于"逃逸"在实践中如何认定,理论界存在争议,是指离开事故现场还是无救助行为,对被害人有无救助义务。本文从司法解释出发阐述"逃逸"的含义,解决一些难以认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四川省将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两个名单"制度,即"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据了解,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其他主体,如存在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等情形,将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农产品生产主体在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后拒不整改、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  相似文献   

12.
<正>人社部近日印发《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用人单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社部门应当自查处违法行为并作出行政处理或处罚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管辖权限将其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一)克扣、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酬,数额达到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的;(二)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引发群体  相似文献   

13.
认定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在刑法实践中却并非易事,"不法侵害行为的结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不法侵害的结束"。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还是已经结束需要结合案发当时的具体环境、情节进行分析考量。  相似文献   

14.
2010年9月,河北省高院出台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引发了新一轮关于"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的大讨论。这种看似对犯罪人有几分益处的实施细则是有违法治的,它加重了现行刑法司法制度在这方面的危害。引进"亲亲相隐"的原则,赋予犯罪人亲属作证的资格,而不是强加给他们作证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4月16日,笔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后,四川省将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两个名单"制度,即"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其中,"黑名单"的处罚措施更多更严,连续3次列入者,将被终身限制农产品领域生产。据了解,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其他主体,如存在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等情形,将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农产品生产主体在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后拒不整改、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刑事处罚和伪造或冒用绿色食品等行为,将  相似文献   

16.
直到手持判决书,谢虹仍大呼“冤枉”:摩托车并不是我偷的,我既没有参与,也没有毁损,只是看见被盗贼丢弃且无人认领而开回家中,充其量就是将车交还给失主,怎么会构成侵占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呢?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斡旋受贿中"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判定,刑法理论界有多种学说,具有代表性的是制约说与非制约说两种。这两种主要学说有其可取的价值,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通过对众多学说可取之处的吸收和对不足部分的分析及完善,笔者认为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与不正当利益相结合构成"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界定标准,并阐述了其中的思路与想法。  相似文献   

18.
刑法第225条中关于非法经营罪有三处模糊性规定:作为构成本罪前提的“违反国家规定”这一空白罪状;描述客观行为的“其它”行为这一兜底条款;限定罪与非罪的“情节严重”这一概括性构成要件,这三个方面都会与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明确性发生冲突。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层面就刑法第225条中的空白罪状、兜底条款和情节犯规定三个方面予以论述,认为刑法对非法经营罪的规定是科学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去年年初,刘某为做水泥生意,从张某手中借款6万元,言明三个月后返还。债务到期后,刘某以亏本为由拒不还债。他家有一幢价值20万元左右的私房,张要求其卖掉房子还债,亦遭拒绝。之后,刘某便与妻子李某离婚,双方约定私房为其妻李某所有,所欠债务由刘某一人承担。这样,  相似文献   

20.
据《羊城晚报》12月7日报道,日前,广东省首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在惠州审结完毕。今年3月,重庆人杨某均与项目承包商林某签订协议,承揽惠州南站附近某路基工程。双方约定: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