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蜡蝉科一新种:同翅目:蜡蝉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从事中国蜡蝉总科区系研究中,发现中国蜡蝉蝌-新种,即海南梵蜡蝉-Aphaenahainanensis Wang新种;该种隶属于蜡蝉总科,蜡蝉科,梵蜡蝉属,附有特征图,蜡蝉总科的成若虫大都是林木,果树及农作物的重在害虫,故对其研究有重要的经济。该种模式标本保存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产于我国海南岛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的瓢蜡蝉科一新种--海南尼瓢蜡蝉。会有全体图及雄外生殖器特征科。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产于我国海南岛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的瓢蜡蝉科一新种——海南尼瓢蜡蝉(Nilalohitahainanan.sp)。附有全体图及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王思政  黄桔 《华北农学报》1990,5(4):120-123
本文记述了中国蜡蝉总科广颖蜡蝉属的二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昆虫标本室.二新种分别为武夷广颖蜡蝉(C.Wuyishanana Wang etHuang n.sp.)和福建广颖蜡蝉(C.fujianensis Wang et Huang n.sp.).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柑桔新害虫——柿广翅蜡蝉研究初报*ANewSpeciesofInsectPestonOrangeTree-RicaniaSublimataJacobi广翅蜡蝉类大多为经济果木的害虫,自90年代以来在湖南等省大规模为害柑桔园的广翅蜡蝉种类,经我们鉴...  相似文献   

7.
王思政  黄桔 《华北农学报》1995,10(3):124-125
记载了中国颖蜡蝉科(Achilidae)马颖蜡蝉属(Magadha)一新种,即杨氏马颖蜡蝉(Magadha Yangia Wang et Huang n.sp)的形态特征,附有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正>果园常见的蜡蝉类害虫主要龙眼蜡蝉、斑衣蜡蝉、八点广翅蜡蝉、白蛾蜡蝉和青蛾蜡蝉。前两个属于同翅目蜡蝉科,后两个属于同翅目蛾蜡蝉科,第三个属于同翅目广翅蜡蝉科昆虫。一、为害对象(见表1)二、为害特点(见表2)三、分布区域(见表3)四、形态识别  相似文献   

9.
白斑广翅蜡蝉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斑广翅蜡蝉(Pochazia albomnaculata Uhler)属同翅目广翅蜡蝉科,近年来对对柑橘、登、桂花、女桢茶等阔叶植危害日趋严重,尤其是管理粗放的柑橘园、行道观赏女桢危害特重。据调查,一颗柑橘上成虫可120产头,若虫1500余头,卵粒2500余粒,为了更好地揭示该种的种群动态,提高测报准确率和防治效果,于1996年至1999上对该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茶蛾蜡蝉又名碧蛾蜡蝉、绿蛾蜡蝉,全国大部分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发生。近几年来,在皖南茶区逐步上升为茶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危害十分严重。为了做好该虫的防治工作,现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危害性茶蛾蜡蝉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被害枝梢上覆盖有一层棉絮状物。并易招致煤病发生,致使芽叶生长受阻,树势衰弱,甚至芽梢枯死,引起茶叶减产和品质下降。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桃、柿、葡萄、乌桕等多种树木。2 害虫识别成虫体长6~8mm,翅展18~21mm,体和前翅粉绿色,顶角钝,臀角呈直角,翅脉、后缘、外缘及前缘一…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贵州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杜鹃属植物一新种小白杜鹃Rhododendron maculatum Xiang Chen Jiayong Huang和马缨杜鹃一新变种微毛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var.puberulum Xiang Chen Xun Chen。小白杜鹃R.maculatum与疣梗杜鹃R.verruciferum较为相似,但区别于前者的幼枝和叶柄幼时被腺体,叶较大而背面无毛,花序轴较长且疏被腺体,花梗仅密被腺体而无疣点,花冠白色,较大,通常宽钟形,具紫红色大斑块,花丝、子房和花柱均较长。微毛马缨杜鹃R.delavayi var.puberulum与原变种马缨杜鹃R.delavayi var.delavayi的区别在于叶狭长,背面毛被稍薄而紧贴,花冠管内外、花丝和花柱均被微柔毛。目前,该新种和新变种仅发现3个种群含数株,资源量十分稀少,依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均属于极危物种(CR),需要加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2.
旨在描述采集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树皮乡小新寨村龙山脚下一喀斯特洞穴出水口的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新种以采集标本的地名命名为龙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longshanensis Li et Wu sp. nov.)。经形态学鉴定,该新种背鳍具有7根分枝鳍条,末根不分枝鳍条后缘呈锯齿状;眼正常;口亚上位;背部隆起;体侧分布有不规则黑褐色圆斑;侧线孔59~62。新种与背部隆起,体侧分布有不规则黑褐色圆斑,口端位、侧线孔81~88的麻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aculatus)能明显区分;与口亚上位,背部无明显隆起,通体金黄色,侧线鳞71~81的阳宗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yangzongensis)亦能明显区分。根据以上形态学特征组合,亦可将该新种与金线鲃属其他种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3.
石家庄市果树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进群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178-181
摘要: 深入分析了石家庄果树科技发展的趋势与现状,剖析了石家庄果树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石家庄果树发展的战略思路出发,报告明确提出石家庄果树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创新体制;优化生产布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果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府支持与调控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确保农业科技发展的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定量评价石家庄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本研究以石家庄9个县市1964—201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桑斯维特纪念模型和迈阿密模型研究石家庄地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气候生产潜力经历了“减—增—减—增—减—增”3个周期性阶段;空间变化趋势由西南向东北递增;降水是限制石家庄地区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因子,山区气候生产潜力大于平原。  相似文献   

15.
利用石家庄地区9个气象站1964—2012年的气象数据,运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经验正交函数等统计方法,以Penman-Monteith公式为基础,研究了该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月、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在2月和3月呈上升趋势,其他月份呈下降趋势。其中,6月下降趋势最大,4月下降趋势最小;在突变检验分析中,5月、6月、8月、10月、11月和年的ETO变化发生了突变且下降趋势明显,上述月ETO时间序列的显著下降时间均出现在1983年之后;该区参考作物蒸散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空间变化表现为一致性,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石家庄—赵县一线西南进入了下降较快的阶段。该研究可以为石家庄地区节水农业发展和解决地下水供需矛盾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福建安溪县新老茶园主要危害性杂草密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茶园杂草,于2012—2014年调查了福建省安溪县主要产茶区新、老茶园的杂草密度与种类及其生活型。杂草密度调查结果表明:新茶园的杂草主要有27种,老茶园33种;种类分析结果表明:新、老茶园中的杂草以菊科、大戟科、禾本科占比最高,分别为新茶园中菊科杂草占22.22%、大戟科11.11%、禾本科25.93%;老茶园中菊科杂草占12.12%、大戟科12.12%、禾本科18.18%;生活型分析结果表明:新、老茶园中均以一年生杂草为主,新茶园中一年生杂草占77.78%,老茶园占69.70%。调查结果表明,新茶园的杂草主要组成为狼尾草+狗尾草+马唐,老茶园则为狼尾草+牛筋草+马唐,新、老茶园杂草以禾本科、一年生杂草为主。研究结果为该地茶园杂草多样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为今后茶园杂草的综合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空间分区与培育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发观光休闲农业对石家庄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的资源条件进行调查和评估基础上,划分其圈层结构和重点旅游区,并提出保障成功开发的培育路径。研究表明:虽然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具备大力开发多元化观光休闲农业的良好条件;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开发应划分为主城区周边观光休闲农业带、东部平原观光休闲农业带、中部丘陵观光休闲农业带和西部山区观光休闲农业带4个圈层,市区周边、平山、赵州桥-梨园周边、嶂石岩周边、五岳寨-横山湖周边、苍岩山周边和抱犊寨周边8个重点旅游区;石家庄市应从政府、研究者、经营管理者和农民4个层面进行观光休闲农业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土壤放线菌抗逆能力强,是一种存在于高盐高碱区域中的极端微生物,其特殊的生理机制和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广受各领域的关注。为了更有效地挖掘盐碱土壤放线菌资源及其功能基因,充分了解盐碱土壤放线菌物种的多样性,选择最适分离方法至关重要。笔者综述了中国盐碱土壤放线菌的地理分布和资源多样性,统计并总结2000—2021年盐碱土壤放线菌新物种的情况,整理归纳盐碱土壤放线菌的主要分离筛选方法,并对之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