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杂交水稻育秧中,除了常见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现象外,有时苗床中还会发生部分秧苗第二叶的叶尖卷卡于枯卷的第一叶内的现象,随着第二叶的伸长,其叶身弓起,从而形成"卡尖苗".  相似文献   

2.
<正>在杂交水稻育秧中,除了常见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等现象外,有时苗床中还会发生部分秧苗第2叶的叶尖卷卡干枯卷的第1叶内的现象,俗称"卡尖苗"。由于第2叶长期弓曲不能展开,从而导致秧苗生长迟缓形成矮脚苗,甚至不能长出新叶  相似文献   

3.
在杂交水稻育秧中,除了常见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现象外,有时苗床中还会发生部分秧苗第二叶的叶尖卷卡于枯卷的第一叶内的现象,随着第二叶的伸长,其叶身弓起,从而形成“卡尖苗”。由于这第二叶长期弓曲不  相似文献   

4.
李仲惺 《农业科技通讯》2011,(4):126-127,132
2010年温州市发生的大面积烂秧、烂芽现象,是近几年来所少见,特别是机插秧苗的烂秧,是该市2003年大面积推广机插秧来的第一次。导致2010年发生大面积烂秧、烂芽的主要原因:一是强春寒和倒春寒的天气所造成,二是机插秧苗密度太高、棚内缺氧发病所造成,三是秧苗本身原因所造成,即秧苗离乳期与倒春寒天气相吻合的结果。在防治上,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根据气象预报来做好播种工作,二是减少机插秧苗的播种量来避免烂秧的发生,三是做好开棚通风来提高秧苗素质,四是一旦发病应及时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5.
水稻肥床旱育秧为秧苗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根系好、苗体壮,移栽后抗逆性强,分蘖多,成穗率高,促进水稻高产。然而遇到技术、环境等不良的因素,苗期病害种类多、危害重,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我们通过几年的研究分析,发现苗期病害症状及其防治措施如下:一、病害症状旱育秧“苗期”病害症状表现为:秧叶产生黄褐色圆形或椭园形小斑点,幼苗叶鞘短于正常苗,叶片自下而上,并由叶尖向基部逐渐枯黄致死,严重时全叶或整株秧苗死亡。根据水稻苗期病害不同症状可分为:烂秧苗、绵腐病苗、疫霉病苗、枯黄苗、白化苗、青枯苗等几种。二、防治总体对策1、…  相似文献   

6.
<正>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害和某些不良外界条件影响,或者管理措施不当,都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水稻生产损失。秧田期水稻秧苗时常发生生理障碍,轻则影响生长,重则秧苗死亡。一、症状表现1.青枯死苗(枯心死、卷叶死)。在二叶至三叶期间,从心叶开始卷起呈污绿色,然后扩展全株,萎缩枯死,拔起秧苗,基部未断裂。2.烂种。种谷尚未发芽或刚发芽就腐烂,谷壳颜色常转  相似文献   

7.
正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害和某些不良外界条件影响,或者管理措施不当,都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水稻生产损失。秧田期水稻秧苗时常发生生理障碍,轻则影响生长,重则秧苗死亡。1.发生种类及症状表现1.1青枯死苗(枯心死、卷叶死)。在二叶至三叶期间,从心叶开始卷起呈污绿色,然后扩展全株,萎缩枯死,拔起秧苗,基部未断裂。1.2烂种。种谷尚未发芽或刚发芽就腐烂,谷壳颜色常  相似文献   

8.
烂心病在西芹全生育期均能发病,但苗期发病严重。早期发病,可造成烂种,出苗不齐。幼苗出土后染病,多表现生长点或心叶变褐坏死、干腐,由心叶向外叶扩展。同时通过根茎向根系扩展,导致根茎向下内部组织变褐坏死。根系生长不正常,病苗停止生长,形成无心苗或丛生新芽,严重时导致病苗坏死,蔬菜品质下降。发病轻者,随幼苗生长在幼株期和成株期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水稻死苗原因1、青枯与黄枯1.1发生与危害寒潮过后忽然转晴,常引发青枯和黄枯死苗。青枯和黄枯都在低温阴雨过后的暴晴时发生。病苗从心叶等幼嫩部分开始萎蔫,茎部呈污绿色,先卷叶,然后整株萎蔫死亡。以2、3叶龄发生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低温阴雨,秧苗吸水力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当气温突然升高,使秧苗生长缓慢,叶绿素形成少,光合作用减弱,造成生理失水而枯萎死亡。寒潮过境后,气温上升幅度虽不大,但因秧苗抗病力弱,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秧育出的秧苗矮壮 ,根系强盛 ,分蘖早 ,分蘖节位低 ,抗逆能力强 ,有增产优势。但是 ,旱育秧的某些技术环节如掌握不好也会发生烂种和死苗现象。1 育秧地选择与整畦问题在低温、阴雨、冷害重的年份 ,地势低 ,土质黏重 ,畦面土块大、不平的秧田 ,烂种、烂芽、烂秧现象较  相似文献   

11.
棉花烂铃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棉花烂铃是由多种病菌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复合性病害。烂铃可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5%~20%。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50%以上。 近年,有关单位通过对烂铃病原菌鉴定,明确了烂铃是以苎麻疫霉菌为主的多种病原菌综合引起的一种棉铃病害。病菌以卵孢子的形态在土壤中越冬,且不受土壤环境的影响,萌发的孢子可侵染棉苗,引起棉苗发病。在棉花蕾铃期,病原菌形成的孢子囊释放的孢子借助于风雨和昆虫等传播侵染棉株,引起棉铃发病。棉花发育期间低温(24~27℃)、多雨(雨日3~5 d)及虫害重则是诱发烂铃发生流行的外部生态环境条件。棉花烂铃的发生与花序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我县玉米总是不同程度的烂心病状。田间表现出心叶扭曲畸形,逐渐呈淡黄色,查叶片有明显虫食微食痕,中后期植株生长发育延缓停滞。经检查确诊为斑须蝽象危害,通过病毒的传播致使玉米出现烂心现象,俗称玉米烂心病。现将该病发生与防治情况简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早稻盘育机械抛秧立苗环境及立苗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机械抛秧大田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了适宜于机械抛秧的立苗环境及立苗过程:适宜于机械的早稻秧苗叶龄为4.5 ̄5.0叶,苗高12 ̄15cm。机械时秧土含水量宜控制在30% ̄35%。机械抛秧入土角度〈30°的比例大于手抛秧,约占67%。机械抛秧后有一个立苗的过程,不同角度入土的秧苗根系生长速度不同,因而立苗时间有差异,抛后至全部秧苗直立大约需要5 ̄7天。本还就进一步提高抛秧质量,在抛秧机械性能的改  相似文献   

14.
在花生的种植中,保证苗齐苗全苗壮是实现花生丰产丰收的基础。但在实际栽培中,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地烂种缺苗现象,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所以生产中应抓好花生的早期管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花生烂种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水稻床土隔寒早播壮秧栽培技术优点 1.1秧苗素质好。普通大棚育苗秧龄通常30~35d,能培育出叶龄3.0~3.5叶的中苗,而隔寒增温育苗秧龄40~50d,能够培育出叶龄4.5~6.0叶的大苗,一次蘖率100%,40%带有二次蘖,秧苗素质明显提高。 1.2生育进程快。隔寒增温育苗秧苗素质好且又采用的是大孔钵体秧盘和纸盘育苗,控制播种量,使得插后返青快,分蘖早,分蘖进程快,且秧苗带蘖100%成活,有效分蘖增多,无效分蘖减少,整齐度好,分蘖利用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6.
番茄在中、后期的生长管理过程中常发生烂果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菜农在防治过程中常不能因病施药,达不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水稻育秧的中后期管理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育水稻壮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然而,在育秧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前期管理,而忽视后期管理。现就水稻育秧的中后期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技术措施: 一、水层管理 秧田灌水深度对秧苗生长的快慢、分蘖的多少影响很大。根据几年来秧田叶龄记载结果表明,间歇性浅水灌溉的秧苗生长敦实,叶、蘖早发;而长期灌深水(1cm以上)的秧田,秧苗易形成高脚苗,且叶、蘖偏少(见附表)。  相似文献   

18.
<正>2004年春季出现了棉花出苗迟缓、棉苗纤弱的现象,甚至烂种、毁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出苗迟缓及烂种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鲁静 《农家参谋》2013,(12):11-11
烂心病在西芹全生育期均可能发病,但苗期发病严重。早期发病,可造成烂种,出苗不齐。幼苗出土后染病,多表现生长点或心叶变褐、坏死、干腐,由心叶向外叶扩展,同时通过根茎向根系扩展,导致根茎向下内部组织变褐坏死。根系生长不正常,病苗停止生长,形成无心苗或丛生新芽,严重时导致病苗坏死,蔬菜品质下降。发病轻者,随幼苗生长在幼株期和成株期继续发展,使部分幼嫩叶柄由下向上坏死变褐,最后腐烂。其发病条件主要是:种植带菌种子发病机遇多,发病率高。大棚内土壤高温,病害也会严重发生。主要预防措施有:  相似文献   

20.
<正>读者武先生问:西瓜苗嫁接后烂叶,怎么回事?答:西瓜苗嫁接后子叶烂掉了,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西瓜子叶有些小,应该再生长1~2天后再嫁接。西瓜苗嫁接后温度有些低,应保持在18℃~25℃。湿度大,温度低就会发生烂苗现象、西瓜苗嫁接后,为了防止烂苗,可以用多菌灵水喷施在嫁接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