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头号害虫,其若、成虫主要取食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生产和实践中对危害茶园的茶小绿叶蝉其优势种是小绿叶蝉,还是假眼小绿叶蝉这一问题一直有争议。尽管有多名专家从昆虫形态分类学角度先后指出,危害我国茶区的茶小绿叶蝉优势种应是假眼小绿叶蝉,但在这以后的各种书籍和研究论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假眼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1998年我们在产茶乡、镇,茶场以及茶叶重点户茶园,应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茶树假眼茶小绿叶蝉有以下优点:1 防治成本低。每hm2用25%扑虱灵防治假眼茶小绿叶蝉药费为8元,人工工资4元,计12元/hm2,而用40%乐果乳剂,需喷药3次,每hm2药费,人工工资合计13.8元/hm2,用扑虱灵比用乐果每hm2可节省成本1.8元,1998年防治面积达2800hm2,共节省防治成本5040元。2 防治效果好。扑虱灵是一种具有较高选择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可使若虫在蜕皮期死亡,…  相似文献   

3.
有机管理措施对有机茶园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广西西林县古障有机茶园和黄果园常规茶园的最主要害虫和天敌分别为假眼小绿叶蝉和蜘蛛。在茶树生长季节,有机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比常规茶园少,蜘蛛数量比常规茶园多。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和蜘蛛间的相关系数(r:0.2182~0.7355)比常规茶园的(r:0.1318)大,说明有机管理措施有助于天敌和害虫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4.
信阳有机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信阳茶区不断遭受虫害的困扰,为了有效控制害虫、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2007-2009年对信阳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包括田间实地调查、查阅历史资料和访问茶农。结果显示,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为茶尺蠖、茶毛虫、假眼小绿叶蝉;主要天敌为蜘蛛类、瓢虫类和寄生蜂类。研究了茶尺蠖、茶毛虫和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动态,6月份是其发生高峰期。分析了茶毛虫与天敌种群数量的相关性,其关系式为y=0.8159x+3.9514,相关系数为0.7313;假眼小绿叶蝉与天敌种群数量的关系式为y=0.482x+6.0326,相关系数为0.7960;天敌对茶毛虫和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天敌在5、6月份也有较高的种群数量,在这个时期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是可能的。研究结果对信阳茶园害虫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对汉中市茶园中的茶小绿叶蝉具有高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开展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达到了60%以上;施药后3 d,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有所降低;施药后7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依然具有良好的防效,说明植物源农药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桉油精+茶蝉净复配施药后7 d的防效显著优于单用茶蝉净,说明植物源农药混合施用能达到增效的作用。用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以显著降低茶园的用药次数,是构建茶园绿色防控体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假眼小绿叶蝉化学防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普  韩小虎 《茶业通报》2001,23(3):29-31
目前防治假眼小绿叶蝉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假眼小绿叶蝉化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提出在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选择性强的农药同时 ,合理使用农药 ,组建以综合防治为主导的化学防治模式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确保茶叶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结果,广西百色地区有机茶园中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包括假眼小绿叶蝉、茶跗线螨、茶黄蓟马、茶蚜和茶饼病、茶炭疽病。假眼小绿叶蝉在4、7月份有两个发生高峰;茶跗线螨和茶黄蓟马早春发生较重。各种害虫都具有一定的趋嫩性,其中茶黄蓟马在茶树顶部的种群密度与其它位置差异显著。根据各病虫害的生物学习性,采取了强采及植物源药剂相结合等方法,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独特侵染方式,真菌杀虫剂对防治茶树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极具潜力,但迄今获得产业化的产品极少。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重点实验室近期成功研制出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高毒力的爪哇棒束孢可湿性粉剂,筛选出的助剂对孢子活力均无显著影响,物理性状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徽州区茶园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国 《茶业通报》2006,28(1):17-18
徽州区茶树害虫种群从少到多,不断演替,危害日趋严重,茶园大面积受害成灾时有发生。1997年和2001年假眼小绿叶蝉、2004年黑刺粉虱大发生;2003年假眼小绿叶蝉、茶叶瘿螨发生严重;1996年茶黑毒蛾、2000年和2001年茶尺蠖的局部暴发,这些害虫的发生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防治问题日益突出。1主要害虫(螨)种类及消长规律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世代多、体型小、吸汁性、趋嫩性的害虫成了茶树害虫的优势种类和种群,叶蝉、粉虱等现已成为我区茶树主要害虫。暴食性害虫如茶黑毒蛾、茶尺蠖等时有发生,亦不容忽视。1.1茶假眼小绿叶蝉我区高山茶园冬季气温较…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李叶云 《茶业通报》2004,26(1):30-30
日照是我国最北的茶叶主产区,茶小绿蝉是我市茶区主要害虫之一。正常年份,每当秋季花生采收前后,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将出现一个虫口高峰期。其不仅对茶树安全越冬造成影响,而且对次年春茶产量和品质不利。为加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筛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于2002年9月选用吡&#183;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粘虫色板是茶园中监测和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常用的无公害植保技术,但长期以来市场上假眼小绿叶蝉粘虫色板产品无统一的颜色描述方式、颜色多样、无靶标针对性,从而导致各种产品诱杀效果参差不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拥有的专利"假眼小绿叶蝉诱捕色的筛选及数字化标准色板的制作方法",首次采用RGB模式将色板颜色参数化,通过交互正交试验筛选出假眼小绿叶蝉的最佳诱捕色,最后通过PP塑料制成针对目标害虫的数字化粘虫色板。相较于市场上购置的茶园粘虫色板,利用该专利技术研发的叶蝉数字化色板(RGB=255,215,0),诱杀效果提高了  相似文献   

12.
日照是我国最北的茶叶主产区,茶小绿蝉是我市茶区主要害虫之一。正常年份,每当秋季花生采收前后,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将出现一个虫口高峰期。其不仅对茶树安全越冬造成影响,而且对次年春茶产量和品质不利。为加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筛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于2002年9月选用吡·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吡·氯EC(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10%吡虫啉WP(苏州华源农用生物化学品有限公司)5%氯氰菊酯EC(济南绿霸化学品有限公司)1.2试验处理本试验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15m…  相似文献   

13.
几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对主要蜘蛛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俊起  汪钧 《茶业通报》2001,23(4):23-25
茶小绿叶蝉 (EmpoascaflavescensFabricius) ,又名茶浮尘子、小绿浮尘子、叶跳虫 ,属同翅目叶蝉科。国内茶区均有分布 ,寄主除茶树外 ,还有桃、李、油菜、大豆、花生、十字花科蔬菜等。主要以成、若虫刺茶树嫩梢汁液 ,消耗养分和水分 ,为害后茶树节间缩短 ,芽叶萎缩 ,芽尖、叶尖和叶缘变红褐焦枯 ;同时 ,干茶碎片多 ,有异味 ,从而大大影响产量和品质。目前 ,茶小绿叶蝉已成为我省皖南茶区的主要害虫。为了有效的防治茶小绿叶蝉 ,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提高祁红品质 ,以达到规定…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Emposca(Emposca)vitis Gothe危害重,一年有两次虫口高峰的特点,并根据婺源茶区的生态环境,提出推行以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利用自然天敌、分批勤采与适时强采茶叶、适度修剪、诱杀及适时限量使用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等防控假眼小绿叶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茶小绿叶蝉是为害茶树的主要害虫,受害新梢滞育,叶片疆化,变薄,成茶碎末增加,不但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品质。多年来防治茶小绿叶蝉一直依靠敌敌畏,乐果等广谱杀虫剂,由于常期使用此类农药,不但使茶小绿叶蝉的抗性增强,而且伤害了大量天敌,使害虫出现了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16.
<正>河南省信阳市农科院近期在信阳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特点及危害损失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科研人员通过系统调查研究信阳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并利用网罩法测定了不同虫口密度对茶叶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在信阳地区每年出现2个发生高峰,第1个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2个出现在9月上中旬。研究人员还建立了假眼小绿叶蝉不同虫口密度与茶叶产量损失的关系式为Y=0.2303X-0.5026和Y=0.2854X-0.8795(Y-产量损失;X-百叶虫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3年田间系统调查,介绍了茶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状况,研究了金华地区籽叶两用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茶假眼小绿叶蝉在籽叶两用茶园中发生的第1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高峰期为9月上旬到10月上旬,很多时候第2高峰不发生。由于栽培模式、生态环境的不同,籽叶两用茶园中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8.
大功臣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pirisugaMatsumura)1997年在霍山县重发,百叶虫量最高达450头,平均113头,为15a来最重年份。受害茶芽叶生长停滞、萎缩,发芽减少,质地变脆,甚至枯焦。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为了有效地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笔者应用南京第一农药厂生产的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进行了药效试验、示范,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设0.067hm2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0g、30g、、40g、50g;40%乐果乳油(湖南常德农药厂产)100g作对比;并以喷清水为对照。另设0.067hm2用10%大功臣40g为大田示范。供试茶品种为黄山大叶种…  相似文献   

19.
石伟昌 《科学种养》2014,(11):33-34
<正>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贵州省重点产茶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24.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3.4万亩。在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中,假眼小绿叶蝉是黎平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防治较难的害虫之一,如何有效防治该虫成了当地茶业管理部门和茶农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该虫的特征、习性、发生规律等,总结出其科学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一、特征与习性1.个体细小,体带绿色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又名  相似文献   

20.
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调查了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各水平方位上的成若虫和卵粒数量差异均不显著;在垂直分布上以上部虫量居多,下部较少。在铁观音(乌龙茶)和福鼎大白茶(绿茶)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卵的分布均以3叶位以上为主,其中铁观音乌龙茶树上主要分布在2叶位和3叶位,分别占32.07%和27.01%,而在福鼎大白茶(绿茶)上主要分布在2叶位和1叶位,分别占35.42%和28.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