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 3.3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 3.3.1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混料法鸡场常用药如痢特灵、喹乙醇等难溶于水,必须在饲料中拌喂,为了让鸡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先把少量饲料与药物混匀,然后将它加到大批量饲料中去,继续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2.
拌料给药即将药物均匀地拌入料中,让禽只采食。主要适用于预防性用药,尤其适应于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期性投药。一般的抗球虫药及抗组织滴虫药,多采用拌料给药。抗生素用于促进生长及控制某些传染病时,也可混于饲料中  相似文献   

3.
1药物中毒 违反用药原则,任意加大兽药剂量,加长疗程,拌药不匀或多种药物同时滥用,常引起中毒。家禽常见有呋喃类药物(以痢特灵应用最广)和喹乙醇中毒。痢特灵的拌饲浓度应不超过0.02%,喹乙醇如作为饲料添加剂,拌饲浓度为0.03%;用于治疗下痢,每千克体重5mg,每天2次。发现药物中毒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  相似文献   

4.
<正> 1 拌料用药 这种用药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养鸡户及养鸡场。该方法适用于大群长期投药、不溶于水的药物及慢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及其它肠道疾病、球虫病等。一般适用于拌料的药物有磺胺类药、抗球虫药、痢特灵等。切记用药时一定要根据标准剂量要求准确计量,务必与饲料混合拌匀。严防因药物混合不匀引起药物中毒等。  相似文献   

5.
用药方法或用药量不当,轻则达不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重则可引起鸡群的药物中毒。 拌料给药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将药物拌在鸡的日粮中,通过鸡食用拌有药物的饲料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是养鸡生产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投药方法,也是鸡群容易发生药物中毒一个重要原因。其用药量的计算方法是:每日鸡群的用料量×按要求欲配用的药物浓度=用药量,用药量÷每片药的含量=用药片数。 饮水给药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这种给药方法,就是按照防治鸡病要求的浓度,将选的药物溶解水中,使鸡群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饮水将药服下,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一般…  相似文献   

6.
一、痢特灵不宜饮水给药。在饲料中加入0.01~0.02%痢特灵可预防鸡白痢、禽伤寒、大肠杆菌病等,治疗量可加倍,使用时用药量要准确计算,搅拌均匀,以防中毒。  相似文献   

7.
1,混饲给药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群体给药法。即将药物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拌入饲料供禽类自由采食。此方法适用于长期给药或不溶于水适口性差的药物投入.如呋喃唑酮拌料等。  相似文献   

8.
刘淑新 《新农村》2003,(11):15-15
在禽病治疗过程中,违反用药原则,任意加大用药剂量,延长疗程,拌药不匀或多种药物同时滥用,均易引起家禽中毒。常见的有呋喃类药物(以痢特灵应用最广)和喹乙醇中毒。痢特灵拌饲浓度应不超过0.02%。  相似文献   

9.
疾病防治篇     
使用痢特灵防治禽病注意事项痢特灵是一种抗菌范围广、药力作用强的药物,是防治禽类白痢病、球虫病的理想药物。但是,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雏禽对其特别敏感,因此一定要正确使用,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好使用剂量。痢特灵每片含量为100mg,治疗量一般为0.03%~0.04%;预防量为0.01%~0.02%,即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4片,如果使用量过大,则很容易造成中毒而死亡。2.要搅拌均匀。先按配合饲料的比例准确地称取药物,然后取1~2kg饲料,将痢特灵加入,经过充分搅拌混匀后再按比例混入备好的饲料…  相似文献   

10.
养鸡用药的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药物在鸡体内的吸收利用程度、药效产生及维持时间,甚至还可以引起药物作用性质的改变。一、群体用药的方法1.饮水给药法。即将药物溶解于水,让鸡自由饮用,易溶于水的药物用饮水给药效果较好。饮水前鸡群应停水1~2小时。2.混饲用药法。即将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中,让鸡吃料时同时吃进药物。此法简便易行,切实可靠,是适用于长期投药的一种用药方法。混饲用药应注意药物与饲料的混合必须均匀,否则过量时会中毒,低量时会失效。3.气雾给药法。即让鸡通过呼吸道吸入药物的方法。由于鸡肺泡面积大,并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11.
王络 《油气储运》2005,(6):31-31
药品成本。药品搅拌不均匀饲料给药和饮水给药是常用的办法,但却没有一种能让所有猪场都接受的拌料方法。逐步稀释法和金字塔拌料法,因麻烦而使很多人放弃不用。无论在料车上拌料、地面拌料,还是加水搅拌后拌料,都没有将饲料拌匀,只能眼看着药品浪费。  相似文献   

12.
《饲料博览》2006,(11):49-49
严格按饲料配方规定的饲料品种和数量调制,不能随意改动;调制速度要快,尽量缩短加工时间。每次调制应在临分食前完成,不得提前,以免因时间过长造成营养物质损失;配料准确,拌料均匀,浓度适中,繁殖期浓度宜稀些,非繁殖期宜稠些;维生素、乳类、酵母等饲料必须在临喂食前加入,并要搅拌均匀,以防过早混入饲料中被氧化破坏或食入量不等造成不良后果;冷热、生熟温差较大的饲料,在存放时要分别放置,待温度接近时再放一起搅拌。  相似文献   

13.
一、痢特灵不宜饮水给药. 在饲料中加入0.01-0.02%痢特灵可预防鸡白痢、禽伤寒、大肠杆菌病等,治疗量可加倍,使用时用药量要准确计算,搅拌均匀,以防中毒.有的养鸡户用痢特灵作饮水给药,但痢特灵几乎不溶于水,易在水中发生沉淀.而鸡的饮水量随温度高低、喂料干湿变化而变化,难以准确掌握投药量,容易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14.
在鱼用颗粒饲料中添加药物使其成为药饵,并使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溶失在水中,具体方法是:药物的添加量为1.5%或1%饵D10公斤饲料添加150克或100克药)时,先将药物150克或100克与药物黏合剂30克混合均匀后,加到1公斤清水中,边加边搅拌,搅匀后静置10分钟,当药液变得黏稠时,即可均匀拌人10公斤饲料中,置阴凉处晾干为药饵再用。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养禽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养禽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但是由干缺乏用药知识和对药性不了解,在治疗禽病时,不少人常因用药不慎,盲目用药,随意加大用量或延长疗程,从而导致药物中毒。因此用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掌握药物剂量。任何药品只有在合适的剂量范围内,才能有效地防治疾病。剂量不足不能发挥作用,剂量过大则会引起中毒。如喹乙醇的混料浓度为30ppm,即每1000公斤饲料添加30克,养禽户一次混料一般只有几百斤,喹乙醇用量几克到十几克,这样少的用量,多用一倍量是很难  相似文献   

16.
磺胺类药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而且疗效确切,性质稳定,使用简便,价格便宜,是治疗鸡细菌性疾病和球虫病的常用药物。在给药中,由于使用剂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者混药不均匀,饲料或饮水局部药物浓度过大,使得某些鸡采食过量药物,均可引起中毒。严格按要求剂量和时间使用磺胺类药物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一般常用磺胺类药物的混饲量为0.1%~0.2%,3~5天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7.
在饲料中加入0.01%-0.02%痢特灵可预防鸡白痢、禽伤寒、大肠杆菌病等,治疗可加倍。使用时药量要准确计算,搅拌均匀,以防中毒。有的养鸡户将痢特灵作饮水给药,但它几乎不溶于水,易沉淀,而鸡的饮水量又随温度高低、喂料干湿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8.
《农民致富之友》2006,(2):36-36
同样的药物,使用不同的服用方法喂鸡、鸭,效果将大不相同。不规范的服法 1、将药物直接加入颗粒料内,常使药物沉积于料桶底部而难以被服用。 2、拌药用水太多,使鸡、鸭的摄食量受到影响。 3、拌药饲料过多,饮水服药时水量过大,易使药物失效或饲料发酵。 4、药物与饲料没有充分拌匀,局部含药量过高, 引起鸡、鸭急性药物中毒。  相似文献   

19.
1拌料给药这是现代集约化养鸡业中最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即将药物均匀地拌入料中,让鸡只采食时,同时吃进药物。该法简单易行,节省人力,减少应激,效果可靠,主要适用于预防性用药,尤其适用于长期给药。但对于病重鸡,当其食欲降低时,不宜应用。在应用这种方法时,通常应注意:  相似文献   

20.
<正>一、驱虫时间驱虫以春、秋两季为主,仔猪一般在45~55天进行第1次驱虫,以后每隔60~70天驱虫1次,驱虫宜在晚上进行。二、驱虫方法在给猪驱虫前,应先停喂1顿(约12小时),晚问喂食时将药物与饲料拌匀后一次喂给,需注意每头猪的喂量,切忌喂饲不均。仔猪耳部给药时,要注意清洁耳部皮肤,药液要涂抹均匀。三、驱虫药驱虫药应选择广谱、低毒、高效药物,如打虫星、驱虫精、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打虫星按每千克体重用药1克喂给,驱虫精按每千克体重用药20毫克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