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优化旱作马铃薯氮素施用量,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改善薯块品质,通过盆栽种植方式,研究氮素营养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产量及薯块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90 kg/hm~2时,马铃薯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根冠比和单株产量最高,根据一元二次拟合方程得出最佳施氮量为206.39 kg/hm~2,此时马铃薯单株产量为388.22 g,与实际最佳施氮量接近;马铃薯薯块淀粉和VC含量均在施氮量为190 kg/hm~2时最高,薯块蛋白质含量随氮素的增加呈递增趋势,而有机酸含量随氮素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施氮量为35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在试验条件下,综合分析马铃薯产量形成特性及各品质指标,马铃薯氮素最适施用量为190~206.39 kg/hm~2。  相似文献   

2.
氮素供应对土壤酶活性及设施番茄生理抗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土壤酶活性及保护酶系统作为反馈指标,以产量为最终评价因素,探讨宁夏设施栽培条件下,氮素胁迫对土壤生境及植株生理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过氧化氢酶外,供氮量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其中,土壤蔗糖酶活性随施氮量增加而极显著下降,土壤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在低氮供应下增高,高氮供应下(600 kg/hm2)遭胁迫;设施番茄体内保护酶系统对氮肥施用量反应敏感,适量施氮CAT活性显著回升,但高施氮量(600 kg/hm2)胁迫使番茄SOD、CAT和POD活性显著下降,而PRO活性显著增加。施氮量的差异最终显著影响番茄产量,供试条件下,设施番茄最高产量施氮量为479.41 kg/hm2,最大利润施氮量为364.71 kg/hm2。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氮量对设施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二代日光节能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速效氮、磷相对贫乏,氮素是决定黄瓜生长发育的决定性指标,对黄瓜的株高、叶绿素含量、茎粗及产量都有显著影响;黄瓜产量81%依赖于氮素施用水平;黄瓜对氮肥投入的反映表现为典型的抛物线式;温室黄瓜最高产量施氮量为720 kg/hm2,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为695 kg/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氮量与施氮深度对枸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年生枸杞品种"宁杞1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方法,设计以施氮深度为主区(设0~20、20~40、40~60 cm 3个水平),氮素施用量为副区(设0、225、450、675、900 kg· hm-25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施氮深度对枸杞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种植枸杞在施氮深度和施氮量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枸杞七寸枝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施氮量为225~450 kg·hm-2时,枸杞七寸枝POD活性表现为A1处理显著高于其它2个处理;施氮深度0~40 cm枸杞七寸枝POD活性增强.七寸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但施氮深度高于40 cm后枸杞七寸枝SOD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随着施氮量和施氮深度增加而上升.枸杞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随施肥深度的增加同样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组合A1B4枸杞产量最高,达412.42 kg.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施氮水平对湖南地区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费乌瑞它’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对马铃薯出苗率无明显影响;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株高、SPAD值、净光合速率总体先增加后趋于平稳;随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以施氮量150 kg·hm~(-2)达到最高,较不施氮处理提高60.17%;马铃薯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呈下降趋势。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块茎中总糖及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马铃薯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块茎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湖南地区‘费乌瑞它’秋种推荐施氮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6.
西芹保护地栽培施钾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施钾量时日光温室秋冬茬西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施钾处理均能明显提高西芹产量,但随施钾量的增加,单位施钾量的增产效果有所不同,施钾量x(kg/hm2)与西芹产量y(kg/hm2)的回归关系为y=80454 7791x-37.4x2;(2)施钾可以明显改善西芹的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每公顷施用90 kg(公斤)K2O,可使西芹的硝态氮含量较对照降低675 mg/kg.FW,维生素C含量增加5.4 mg/kg.FW;(3)日光温室秋冬茬西芹栽培,可采用最高产量施肥量(K2O)104.2 kg/hm2(公斤/公顷).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氮肥利用率普遍较低的现状,选择阴山南麓地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和阴山北麓地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两个典型生态区,研究不同施氮量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变化、SPAD值与施氮量的关系以及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下马铃薯叶片SPAD值随着生育期进程的推进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马铃薯叶片SPAD值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马铃薯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表明马铃薯叶片SPAD值与产量之间为二次函数关系,当叶片SPAD值超过一定值后,马铃薯增产幅度不再显著。武川县施氮量为225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46.2 t·hm-2;前旗施氮量为350 kg·hm-2,产量达到最高为61.7 t·hm-2;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前期、块茎膨大后期以及淀粉积累期阴山北麓地区的临界SPAD值分别为43.4、41.5、40.7、34.6、32.0,阴山南麓地区的临界SPAD值则分别为49.3、49.1、44.9、37.8、35.6;基于马铃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韭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韭菜产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韭菜叶片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供氮量在240kg/hm2时,韭菜产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而硝酸盐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以产量和品质作为衡量指标,以240kg/hm2的施氮量为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二代日光节能温室不同施磷量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磷肥施用量显著促进茎粗和叶面积的增加;而花期叶面积和冠幅差异不显著。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番茄植株的生长,至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不同施肥处理中番茄株高、茎粗、冠幅、叶绿素均显著增加。番茄产量的磷效应表现为典型的抛物线式,施磷量低于225kg/hm2时,随施磷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增加;但进一步增加施磷量则会导致产量下降,从而得到其最高产量施磷量为253.90kg/hm2,最大经济效益施磷量为250.80kg/hm2。  相似文献   

10.
减量施氮对保护地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设施条件下常规施肥(N225.000kg·hm~(-2)),减氮15%(N 191.25kg·hm~(-2)),减氮30%(N 157.50kg·hm~(-2)),减氮45%(N 123.75kg·hm~(-2))及不施氮肥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减量施氮各处理株高、茎粗均有所下降;减氮15%辣椒叶片SPAD值达到最高;减氮15%辣椒产量高于常规施处理,减氮30%辣椒产量略低于常规施处理,但差异并不显著;减氮15%或30%不会降低辣椒植株(茎+叶+果)对氮素的吸收,反而减氮15%辣椒氮素吸收量略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因此可以施氮量191.25kg·hm~(-2)作为辣椒保护地生产施肥的参考标准,合理施肥实现辣椒增量和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7.
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真菌污染控制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及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控制及胚培养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4%∶15 min∶1次∶6 min)的配比胚被真菌污染的污染率最低为16.0%,但是胚成活率较低仅为14.3%,不宜作为莲瓣兰胚培养的灭菌条件;经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莲瓣兰胚培养过程中胚成活率作用大小为次氯酸钠浓度超声波处理时间灭菌时间灭菌次数,以次氯酸钠浓度∶灭菌时间∶灭菌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1%∶20 min∶2次∶3 min)的配比胚成活率高达93.3%,同时胚被真菌污染率仅为19.00%,可以作为莲瓣兰(Cymbidium torliseplum)杂交种子原生地共生萌发突破种皮的胚培养灭菌条件,在此条件下胚能够从培养基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培养胚生长发育成根状茎。  相似文献   

18.
以文冠果初花期及盛花期花瓣为试材,用薄层层析色谱法(T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和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花瓣中的色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开花过程中花色变化的原因,以期为文冠果花色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文冠果花瓣内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物质,开花过程中色素组成及含量均存在变化使其花瓣呈现变色现象,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类黄酮含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在盛花期时检测到初花期花瓣中未检测到的2种花青苷飞燕草素-3-阿拉伯糖苷和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是其花瓣基部呈现红色的重要原因,其含量分别为3.61mg·g^-1和9.95mg·g^-1。  相似文献   

19.
20.
根腐病是内蒙古胡萝卜主产区的一种严重病害,为鉴定病原菌和筛选抗病品种,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了病原菌,用肉质根接种法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20个主产区常用品种进行了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胡萝卜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从供试品种中筛选到1个高抗品种(华耐七号),促进了胡萝卜根腐病抗病基因挖掘和抗病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