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全球5个大豆主产国常见病虫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总结出影响大豆产量较严重的病害为大豆锈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褐斑病、大豆炭疽病、大豆炭腐病;害虫主要有黎豆夜蛾、斜纹夜蛾、稻绿蝽,旨在为大豆主要病虫害重点防治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危害较重的病虫害有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为有效防治大豆的病虫害,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针对大豆的病虫害等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1生产情况1.1世界大豆生产概况世界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4个国家,上述4国大豆播种面积占世界总播种面积80%以上,总产约占90%。最近20年,这4个国家的产量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20年前美国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4%,巴西占16%,中国占10%,阿根廷占5%。20世纪90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大豆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大豆出口基地,然而近年来,大豆病虫害有明显的加重趋势,大豆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严重影响着大豆的产量与品质,如果不进行综合防治,就会影响我国大豆的稳产稳收。因此,本文主要从大豆病虫害的为害症状、防治方法着手,对我国常见的大豆病虫害进行分析。一、我国常见的大豆虫害我国常见的大豆虫害有30余种,如:大豆潜根蝇、大豆蚜虫、蓟马、大豆二条叶甲、大豆四星叶甲、圆跳虫、苜蓿夜蛾、烟夜蛾、尺蠖蛾类、灯蛾类、毒蛾类、草地螟、卷叶螟、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受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我国大豆主要以东北地区的大豆产量最高和品质最优,这也使得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大豆供应地。近几年来大豆种植面积虽然不断增加,但是豆产量却不见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大豆病虫害越来越严重。由于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导致大豆产量连年下降。本研究主要对东北地区常见的大豆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积极的防御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技术,旨在为大豆的种植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以提高东北地区大豆食产量。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战略储备物资,大豆的产量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大豆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病虫害是主要原因之一。做好大豆病虫害的防治,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原因,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粮食作为国家能够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大豆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作物之一,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与经济效益。但是,大豆病虫害一直影响着大豆的产量。为了满足市场对大豆产量的需求,提升大豆单位面积种植产量和品质,文章主要针对大豆病虫害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粮食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是许多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在大豆的种植栽培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侵扰,各地种植的大豆病虫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给种植农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只有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才能使大豆更加茁壮地成长。因此,笔者总结生产实践,针对大豆的病虫害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的防治措施和建议,探讨几种常见的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便更好地提升大豆产量供农户和技术服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如何提升我国的农业实力和农作物产量是国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病虫害问题严重制约着大豆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基于此,针对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以提高我国的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1.
鹤岗地区大豆产量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全市中低产地块较多,大豆品质差,价格较低。其主要原因是重迎茬面积大,品种多而杂,机械化程度低,病虫害严重,栽培方式单一等原因造成。从根本上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应选种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坚持大豆生产标准化,综合防治病虫害,推广新的增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蓖麻、黑豆间作对黑豆主要害虫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防除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有明显效果,但因品种不同,防虫效果有差异。中熟品种“吉黑豆2号”比早熟品种“吉黑豆l号”抗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蓖麻与抗虫性较差的品种“吉黑豆l号”间作,单株蚜虫头数比清种下降61.5%;蓖麻与抗虫性较强的品种“吉黑豆2号”间作,单株蚜虫头数、比清种下降32.4%。蓖麻与2个黑豆品种间作,均以蓖麻与黑豆间作行比2:4处理防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大豆作为一种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土壤、水分、气候、湿度、温度、病虫害等多方面因 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人为很难改变的。大豆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改变来降低 这些问题的影响,以此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茬口对大豆苗期生物学性状及根部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对大豆正茬土、重茬土、迎茬土及连茬土施入有机肥,测定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大豆苗期生物学性状及根部病虫害的影响。试验表明,正茬土的土壤环境优于其他3种茬口土壤,重茬土是最不利于大豆生长的土壤环境。施入有机肥后,4种茬口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明显提高,提高幅度为14.8%~36.9%,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不大。大豆根部病虫害的发生在正茬土中较轻,在其他3种茬口土壤中发生较重。施有机肥后能加重大豆根部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大豆蚜虫主要天敌控害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蚜Aphisglycines是危害大豆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发生的年份,若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减产。在大豆蚜综合防治中,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是大豆蚜可持续控制的主要途径。经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了国内、外报道的大豆蚜虫天敌及优势天敌种类,并对大豆蚜主要天敌控害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6.
大豆蚜起源于亚洲,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综述了大豆蚜的研究现状,对大豆蚜在大豆种植区的分布,生物学特性,主要越冬寄主和夏寄主,对栽培大豆的危害,自然天敌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黑河地区大豆重茬种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重茬造成的危害,一直是大豆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大豆重茬造成大豆病虫害加重,土壤养分偏耗,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土壤环境恶化,导致大豆产量和商品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广大农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黑龙江省抗线大豆栽培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其中抗线品种的选择、合理选茬与轮作、适期播种、合理稀植、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的栽培模式、加强其它病虫草害的防治等措施是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使用BP神经网络预测大豆生长发育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大豆种植者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大豆各生育阶段的具体日期,使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简单而有效的预测模型。以播种日期作为模型的主要预测因子,排除病虫害以及突发自然灾害等干扰因素影响,对大豆营养期和生殖生长期分别建模。以垦农18号大豆作为研究对象,以黑龙江九三垦区作为试验基地,历时5年,对大豆的生长阶段数据进行统计。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用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预测,预测的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预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新引入的鲜食大豆品种属性和播期适宜性,以大豆品种‘宏秋绿霸’为对照,通过对11个鲜食大豆新品种生育期、株型特征、产量及播期的比较,力求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结果表明:(1)‘青酥2号’属早熟品种,生育期为60 d;‘开育九号’、‘北丰3号’、荚满园、景峰珍品、引豆9701和青丰早属早中熟品种,生育期63~70 d;‘浙鲜8号’和‘宏秋绿霸’属于中晚熟品种,生育期分别为78和73 d。(2)参试品种最适播期在5月15日左右(相对于4月25日),适宜晚播可增加产量。(3)随着播期延迟(适宜的延迟),参试鲜食大豆品种花期缩短,植株高度明显下降,百粒重增加,标准荚率增加,病害降低,虫害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