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薰衣草种子发芽率,研究了赤霉素和温度等外部因子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均对薰衣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高。300mg·L-1 GA3浸种8h最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发芽势,缩短发芽时间,促使有活力种子发芽率达到94.77%。15℃温度环境下,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25℃和30℃。破除薰衣草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发芽的较优处理方法是15℃条件下利用300mg·L-1 GA3浸种8h。  相似文献   

2.
研究温度、光照及赤霉素3种处理对苦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苦瓜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影响,苦瓜种子萌发最佳温度为30~33℃,发芽率达64.0%~68.0%;黑暗和全光照(24 h/d)处理下,苦瓜种子萌发率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20 h的发芽率达到98.0%,黑暗处理的发芽率略高于全光照处理;高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赤霉素500~1000 mg/L浓度处理更有利于苦瓜种子的萌发,发芽率达82.0%~84.0%。  相似文献   

3.
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夏枯草种子最适发芽条件。[方法]夏枯草种子发芽试验中,温度设5个处理(171、9、212、3、25℃),浸种时间设7个处理(04、、81、22、43、6和48 h),光照设2个处理(光照、黑暗)探讨温度、浸种时间、光照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温度对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在17~2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夏枯草种子的发芽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发芽势在21℃下达最高值,为39%。浸种时间对夏枯草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在0~12 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升高;在24~48h范围内,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逐渐下降,光照有利于夏枯草种子发芽。[结论]夏枯草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1℃,夏枯草种子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野罂粟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条件以及不同浓度的KH2PO4、GA3、6-BA、PEG溶液浸种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变温(25℃12 h,15℃12 h),发芽率为78%;0.10%~1.00%KH2PO4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浓度为0.10%时最高,发芽率为94%;赤霉素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野罂粟种子在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1时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3%;不同浓度6-BA浸种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效果不太显著。在变温(25/15℃)、200 mg·L-1赤霉素条件下,野罂粟种子发芽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培育温度、水分条件、浸种时间对桔梗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常规的发芽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适宜培育温度与水分条件下,种子浸种与否对桔梗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明显;培育温度与水分条件为制约桔梗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在12~36 h浸种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增加桔梗发芽率呈下降;当浸种时间与水分条件适宜的情况下10~30℃,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分条件是无积水的条件比较适宜。结论:浸种时间24 h,培育温度30℃,无积水,最适宜桔梗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时间、不同浓度双氧水和不同浸种时间对黄芩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随着双氧水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双氧水浓度为1.0%、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赤霉素浓度的提高,黄芩种子发芽率逐渐提高,当赤霉素浓度为600 mg/L、浸种时间为24 h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结论]赤霉素处理的黄芩种子发芽率明显高于用双氧水处理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7.
GA_3和6-BA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浸种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和6-B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提高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延长浸种时间也可促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8.
以北碚榕种子为材料,研究酸蚀与浸种时间、萌发基质与温度、光照条件和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育苗将幼苗移栽到田间.结果表明,北碚榕种子经酸蚀处理后可以萌发.适宜的酸蚀时间为3~5min,浸种时间为4~8h(30℃),萌发基质为河沙,萌发温度为(25±1)℃(3 000lx每天光照12h).在此条件下,15d发芽率可达90%以上.每天光照24h和300~400mg/L赤霉素(GA3)浸种能显著提高发芽率.幼苗在培养皿蛭石中成苗率达85%以上,在穴盆营养土中和营养钵沙壤土中成活率均达95%以上,田间移栽成活率达100%,生长正常.解决了北碚榕的种子萌发问题,初步获得了育苗技术,为北碚榕的种子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会荣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117-119
以小紫珠为试材,测定其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小紫珠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5℃,40℃浸种24 h发芽率可达88.99%.在25℃,黑暗环境有利于种子萌发,GA3和6-BA溶液浸种对种子发芽影响较小;小紫珠种子对盐分反应敏感,发芽率随NaCl浓度的升高明显下降,NaCl浓度为300 mmol/L时种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不同pH值、赤霉素(GA3)浓度和光照时间对白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芷种子对pH值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5.0~9.0均可萌发,其中以pH7.0~8.0条件下萌发率较高;用150mg·L-1的GA3浸种处理6h更有利于白芷种子的萌发;白芷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和黑暗条件下均能萌发,其中以光照12h·d~(-1)条件下的萌发率最高。白芷种子萌发效果的最佳组合为:用150mg·L~(-1)的GA3浸种处理6h,播种在pH7.0~8.0条件下,进行光照12h·d~(-1)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普通丝瓜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鄂丝瓜1号种子为试材,研究浸种时间、赤霉素处理和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丝瓜浸种12 h以上,可以提高丝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浸种24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达到39.30%和85.87%;赤霉素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丝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浓度300 mg/L、浸种8 h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达到52.92%和90.67%,赤霉素浸种时间以8 h为宜;丝瓜种子对高温反应较为敏感,处理温度和时间不宜过高和过长,其中处理温度在50℃、时间为1 h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44.67%和64.75%,干热处理对丝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丝瓜育苗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及浸种条件对高山杜鹃(Rhododendron)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商洛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美容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种子形态的观察,以及长度、宽度、千粒重的测定,明确高山杜鹃种子的萌发特性;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pH值、赤霉素、浓硫酸浸种等处理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从种子贮藏温度来看,低温贮藏的高山杜鹃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室温贮藏的种子,-20℃贮藏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56%、64%;从浸种条件来看,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400 mg/L赤霉素处理的效果最佳,高达90%;根据pH值梯度处理,其发芽势、发芽率也呈现不同,以pH值为5.4时发芽势最高,pH值为6.2时发芽率最高,为68.67%。综合比较,以400 mg/L赤霉素处理时种子的最终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上杭锥自然种群更新较为困难,环境因子对其种子的萌发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本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粒级分类浸种温度、GA3浓度和萌发温度处理4项因素,设置三个水平形成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粒种子在30℃温度下浸种后沥干,加入50mg·l-1GA3溶液浸种24h,放在萌发温度30℃的人工气候箱内萌发,上杭锥种子发芽率最高。试验结果还表明了萌发温度对上杭锥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显著;种子大小对上杭锥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显著;浸种时间对上杭锥种子发芽势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山杜英自然种群更新较为困难,环境因子对其种子的萌发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本论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粒级分类浸种温度、GA3浓度和萌发温度处理4项因素,设置三个水平形成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粒种子在30℃温度下浸种后沥干,加入50mg·L-1GA3溶液浸种24h,放在萌发温度30℃的人工气候箱内萌发,山杜英种子发芽率最高。试验结果还表明了萌发温度对山杜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显著;种子大小对山杜英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显著;浸种时间对山杜英种子发芽势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温度和光照对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对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计算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的千粒重并观察其形态特征。研究4种温度处理和3种光照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15~30℃范围内,青冈栎和浙江樟种子的发芽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青冈栎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其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低于光照条件,浙江樟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萌发率都超过了75%。[结论]青冈栎的最适宜萌发温度为25℃,而浙江樟则为20℃;青冈栎种子萌发需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在黑暗中萌发受抑制,浙江樟种子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均能萌发,但是12 h的光照可以明显提高其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霉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节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以贮藏时间不同的樟子松种子为材料,在光照恒温箱内对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赤霉素浸种催芽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丙二醛含量提高,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降低;赤霉素浓度不同对樟子松种子萌发的作用不同,浸种浓度为200mg/L时种子平均发芽率、发芽势最高.赤霉素处理樟子松种子作用大小与种子贮藏时间长短相关,其对1986采集的旧种子作用明显大干2010年采集的新种子.研究表明赤霉素对樟子松种子的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并且在研究浓度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增加其对细胞膜的修复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7.
田静  龚宁  乙引  洪鲲  王菊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3116-3120
采用TTC法测定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种子的生活力,纸床法测定其发芽率,浸种法测定其吸水率,通过研究不同温度、浸种时间和光照时间对白术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其萌发适宜条件。结果表明,白术种子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为0.970,回归方程为Y=0.856X-10.607。浸种12 h时,白术种子吸水达到饱和。白术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浸种12 h、温度20~25℃、全黑暗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仙人球种子的特性,探讨光照、GA3和6-BA对仙人球种子萌发的影响,观察了仙人球种子的吸水率,测定了不同浓度的GA3和6-BA(0、10、30、50、100mg·L-1)浸种以及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室温下仙人球种子吸水率在24h达到饱和为30%;最有利于仙人球种子萌发的GA3浓度为100mg·L-1,而6-BA对仙人球种子萌发作用不大;光照条件下的仙人球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高于黑暗条件下,推断仙人球种子属于喜光种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温度和不同浓度的IAA和GA_3处理对白毛锦鸡儿萌发的影响.【方法】以白毛锦鸡儿(Caragana licentiana)为材料,研究该种子对温度和激素IAA(吲哚乙酸)、GA_3(赤霉素)的响应.【结果】不同温度处理可以显著(P<0.05)影响萌发时间,在20℃/30℃日夜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可达78.33%,达到最佳萌发响应,而5℃/15℃温度下的发芽率仅有26.00%.GA_3溶液浸种不影响种子开始萌发时间,GA_3浸种后最大的发芽率是在浓度500mg/L、浸种24h时,发芽率为74.00%,且浸种处理整体表现为较高浓度的GA_3处理可以提高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适宜浓度的IAA溶液浸种可以加快种子萌发进程,IAA最佳处理为300mg/L浸种24h,发芽率可达81.33%,与GA_3浸种相反的是,IAA浸种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相同浓度24h浸种效果优于48h.【结论】对比不同激素浸种后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发现IAA溶液浸种促进萌发效果优于GA_3溶液浸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辣木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方法]以从尼日利亚采收的传统印度辣木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温度和时间、培养温度、光照、种子脱壳、多菌灵处理等对辣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污染率的影响,探讨辣木种子最佳萌发条件。[结果]20℃和40℃条件下浸种,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从第2天开始萌发,到第7天结束萌发,萌发率最高;在试验范围内浸种时间对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32℃条件下培养,种子萌发效果最好,种子在第2天开始萌发,萌发率最高;多菌灵能够抑制种子的污染,但是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种子萌发率和污染率没有显著影响;全天光照和全天黑暗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种子剥壳后培养萌发早,出苗整齐,到第4天萌发率达到最大值。[结论]辣木种子最佳萌发的培养温度为32℃左右;选用1 000倍的多菌灵浸泡种子即可达到杀菌的目的;光照和有无种壳对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