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温、饵料对紫海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不同水温、饵料对紫海胆生长的影响.壳径15.5—19.0mm的紫海胆能忍耐10℃的低温,忍耐高温极限为34℃,在同等条件下28℃水温紫海胆壳径和体重的生长率分别是32℃时的1.4倍和1.3倍;对4种不同饵料,单独投喂石莼时,84d紫海胆的壳径和体重的生长率分别是33.9%和216.3%,分别是投喂海带的1.2和1.4倍、江蓠的2.2和3.5倍、羊栖菜的3.2和5.7倍.  相似文献   

2.
于1999年9月-2000年6月对日本紫海胆进行了秋季人工育苗培育技术的试验研究。在整个海胆人工育苗全过程中,采取在换水量、投饵量、吸底清污次数及操作管理强度等方面均降低50%的情况下.受精卵孵化率达96.6%(比较组为95.9%),进入附着变态期的八腕后期幼体成活率为80%(比较组为74.4%)。稚海胆壳径达4mm左右进行剥离,成活率为100%,壳径达到10mm增养殖规格的海胆苗种时,其成活率为43.2%。  相似文献   

3.
大连紫海胆人工育苗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连紫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是我国海胆类中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一种,他的性腺是加工成海胆酱的主要原料。目前,开发大连紫海胆的资源,主要依靠自然增殖。随着人民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只靠自然增殖资源已满足不了,为此,开展人工增殖资源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我们于1980年进行了对大连紫海胆人工育苗的试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主要设备在海珍品育苗室中,利用容量为4立方米的二个水泥池(长222厘米、宽148厘米、深122厘米)作幼体孵化和培养池。采卵是在  相似文献   

4.
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 (A.Agassiz)属棘皮动物门Bchinopermata、海胆纲Bchinoidea,拱齿目Camarodonta,长海胆科Echinometridae。我国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南海等地。海胆生殖腺营养极其丰富,将其制成海胆酱,出口到日本,欧美及马来西亚等地。  相似文献   

5.
海胆(Arbaciapunctulata)属棘皮动物门、海胆纲。海胆生长在潮间带浅海区域.我国沿海有60多个种类。目前增养殖的种类是正形目球海明科的马粪海胆和长海科的大连紫海胆。海胆的生殖腺制成的海胆酱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l生物学特性1.l形态海胆身体呈半球形.口面向下较平坦,反口面向上隆起,呈五辐射对称状。体表除口和肛门周围外,均包有坚硬的胆壳,壳上布满许多能动的棘。马粪海胆壳径为3~4厘米,棘长0.5~0.6厘米,体色变化大,通常为绿色,也有带紫、红、白、褐色的。大连紫海胆的壳径为6~7厘米,棘强大,末端…  相似文献   

6.
海胆     
海胆Echinoidea,是棘皮动物门海胆纲的通称。世界上现存的海胆约有850多种,我国沿海约有150多种。常见的如马粪海胆、大连紫海胆、心形海胆、紫海胆、刻肋海胆等。海胆是海洋里一种古老的生物,与海星、海参是近亲。据科学考证,它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史。  相似文献   

7.
大连紫海胆染色体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大连紫海胆早期胚胎制备染色体。大连紫海胆染色体数为2n=46。  相似文献   

8.
大连紫海胆浮游幼体期的饵料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连紫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A.是我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胆类之一。近几年,其人工育苗与增养殖的研究已成为开发利用我国海胆资源的重要课题,探讨与研究大连紫海胆在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食性则是本研究的内容之一。关于海胆类浮游幼体期饵料  相似文献   

9.
本对紫海胆工厂化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以及海胆成熟度鉴别等进行了探讨。2001年4月~6月的生产结果表明:使用0.5mol/LKcl诱导海胆排放。经过人工授精,并进行洗卵措施后,受精卵按1~2个/ml的密度进行孵化。浮游幼体按0.4~0.7只/毫升培育,以牟氏角毛藻为主,单一或混合投喂金藻、扁藻。稚海胆前期以底栖硅藻为食,后期加喂藻浆、江蓠浆或剥离后投喂石莼、江蓠等。如此可达到海胆苗8~10mm,3000粒/m^2的生产水平。整个育苗工艺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盐度对大连紫海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勉英  高绪生 《水产学报》1991,15(1):72-76,81
大连紫海胆是产于西北太平洋沿海水域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胆,也是我国正在研究发展的新的海水增养殖种类。为搞好其人工育苗与培养殖技术,探讨主要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必要的。廖玉麟(1982)、廖承义(1987)、今井利为(1986)、伊东义信(1987)、Fuji(1962)等曾就温度和饵料这两个重要环境因子对海胆类的影响进行过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大连紫海胆、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苗种增殖放流后的生长和存活情况,本研究设计试验装置,于2013年9月-2014年5月,在大亚湾海域进行增殖试验。试验装置的表面积均为0.473 m2,紫海胆苗初始苗种壳径范围为3-9 mm,初始苗种数量密度梯度范围为3-25 ind/装置(6-52 ind/m2),初始苗种重量密度梯度范围为1.48-13.32 g/m2。设3种苗种规格、各5个数量密度梯度、各3个平行试样的试验组,共45组,进行了240 d的海上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增殖放流规格和数量密度对紫海胆苗种的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高数量密度、低规格组死亡率高。在试验初期,壳径5-7 mm和7-9 mm两种规格紫海胆苗种的壳径特定增长率(SGR)、壳径增长率(GSD)以及壳径净增长率(NY)与增殖数量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增殖重量密度对紫海胆的产量也有显著影响,其中,10 g/m2为紫海胆产量的临界最佳增殖重量密度。紫海胆苗种在11月到翌年3月生长速度缓慢,壳径特定增长率(SGR)较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苗种增殖放流后的生长和存活情况,本研究设计试验装置,于2013年9月-2014年5月,在大亚湾海域进行增殖试验。试验装置的表面积均为0.473 m2,紫海胆苗初始苗种壳径范围为3-9 mm,初始苗种数量密度梯度范围为3-25 ind/装置(6-52 ind/m2),初始苗种重量密度梯度范围为1.48-13.32 g/m2。设3种苗种规格、各5个数量密度梯度、各3个平行试样的试验组,共45组,进行了240 d的海上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增殖放流规格和数量密度对紫海胆苗种的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高数量密度、低规格组死亡率高。在试验初期,壳径5-7 mm和7-9 mm两种规格紫海胆苗种的壳径特定增长率(SGR)、壳径增长率(GSD)以及壳径净增长率(NY)与增殖数量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增殖重量密度对紫海胆的产量也有显著影响,其中,10 g/m2为紫海胆产量的临界最佳增殖重量密度。紫海胆苗种在11月到翌年3月生长速度缓慢,壳径特定增长率(SGR)较小。  相似文献   

13.
漫话海胆     
海胆是生长在海边岩礁上的一种海涂生物,主要种类有紫海胆、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白棘三列海胆等,分别分布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等地。海胆的生产汛期各地略有不同,但大体为4至8月份左右,每年夏季,海胆随潮流而游进浅海岩礁,  相似文献   

14.
海胆属棘皮动物门 ,海胆纲 ,生活在海洋岩石和珊瑚礁底 ,草食性种类主要以海藻为食 ,喜吃海藻幼苗 ;肉食性种类以小动物为食。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海胆有 6 0~ 70种 ,常见的有马粪海胆 (Hemicentrotuspulcherrimus)和紫海胆 (An thocidariscrassispina)。大连紫海胆壳为暗绿色 ,棘为黑紫色 ,均属萘醌色素 ,以其Ca、Mg盐存在[1] ;海胆生殖腺中色素主要为黄酮结构的类胡罗卜素 ,以蛋白质复合体存在[2 ] 。迄今为止 ,取出海胆卵后剩下的海胆壳 (包括壳棘 )均被作为废弃物丢弃 ,尚未见到从海…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11月21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南方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人工育苗和中间培育技术"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确认该项目共培育出平均壳径为0.5厘米的紫海胆幼苗92万粒,经水泥池中间培育出平均壳径1.2厘米的紫海胆苗种8.6万粒。专家组经质询和讨论后认为,该项目通过成体促熟和催产、产卵孵化和苗种培育各阶段实践,建立了紫海胆人工育苗技术,通过海上实验装置研究不同规格和密度紫海胆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率以及通过水泥池中间培育,建立了紫海胆苗  相似文献   

16.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大亚湾紫海胆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大亚湾紫海胆(Heliocidaris crassispina)的食性特征,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2015年8月所采集紫海胆样本的稳定同位素特征、营养级和食性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紫海胆平均δ~(13)C值为-(13.35±1.21)‰,平均δ~(15)N值为(9.14±0.38)‰,平均营养级为2.11±0.14。不同壳径紫海胆之间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亚湾海域紫海胆生活环境周围生物δ~(13)C值分布范围为-20.76‰~-9.93‰,δ~(15)N值分布范围为-0.16‰~14.99‰,营养级范围为1.34~3.77。大亚湾主要生物种类可划分为悬浮物、初级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顶级消费者4个营养组群,其中紫海胆属于次级消费者。8月份调查海域珊瑚稀少,大型海藻密度低且死亡降解形成颗粒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陆源POM随降雨大量流入大亚湾,导致紫海胆在8月份摄食偏向碎屑食物链,主要食物来源为POM,平均贡献率为67.3%;其余摄食种类为沉积物(Sediment Organic Matter,SOM)、裂叶马尾藻(Scagassum siliquastrum)、底栖硅藻、浮游动物及浮游植物,平均贡献率分别为9.7%、9.3%、6.7%、3.7%及3.3%。大亚湾紫海胆摄食种类与其栖息地底栖生物存在重叠,具有一定的食物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分析紫海胆食性特征对了解其所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及混合藻(金藻和角毛藻1∶1混合)投喂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研究了微藻饵料对紫海胆浮游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对紫海胆浮游幼体生长发育的效果有差异,金藻是最佳饵料品种,角毛藻次之,其后分别为巴夫藻、小球藻和混合藻,扁藻不适于作为紫海胆浮游幼体的开口饵料。就饵料种类而言,金藻作为紫海胆浮游幼体饵料的成活率可达(23.12±1.8)%,显著高于其他单胞藻类(P<0.05)。就发育速度而言,以角毛藻和金藻混合喂食的海胆浮游幼体整体发育速度最快,幼体平均体长为(885.25±30.49)μm,显著高于其他5种处理(P<0.05);投喂巴夫藻的浮游幼体前期生长较慢,体长为(337.98±24.56)μm,后期较其他单胞藻类生长快,体长可达(580±32.95)μm,适宜作为紫海胆浮游幼体后期饵料。  相似文献   

18.
氯化钾在海胆苗种生产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波 《齐鲁渔业》1998,15(3):21-23
综述了KCl在诱导亲海胆排放精卵,八腕幼虫附着变态,稚海胆剥离方面的应用0.1~0.5mol/L的KCl可刺激亲海胆性腺强烈收缩而排放精卵;100mmol/L的KCl诱导处理红海胆八腕幼虫5min即可全部变态为正常的稚海胆,50~80mmol/L的KCl剥离稚红海胆在30min以内是安全,可靠,有效的10min以内即可全剥离下来。  相似文献   

19.
紫海胆的生物学与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属于海胆纲、拱齿目、长海胆科,俗称海胆、细刺海胆.亚热带海洋棘皮动物,在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和海南等省沿海,国外仅分布于日本南部沿海.  相似文献   

20.
紫海胆陆上水池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颜锋  黄健  游小艇  林斌  潘正德 《水产养殖》2003,24(5):23-23,14
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是目前我国仅有的几种大型食用海胆中较重要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沿岸海域。对于海胆养殖试验研究,日本对红海胆、马粪海胆等有过研究报道,国内的辽宁、山东等地也对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等北方种类开展了小规模增养殖试验。但对于紫海胆陆上水池养殖试验国内目前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探索紫海胆陆上水池的养殖模式,供推广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