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994—2000年12月收治的21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患者行单例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术15例,双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术6例。结果: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6例。结论: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由于多继发于广泛的脑挫裂伤,特别是深部损伤,故大多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而传统的单纯脑室穿刺引流术或开颅清除血肿预后差;采用脑室穿刺置管引流,尿激酶疗法治疗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上多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我院从1993年3月~1999年10月间选择性对28例硬膜外血肿采用钻孔尿激酶注入引流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就有关治疗的方法、适应证及其优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及二次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及二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基底节出血9例、大脑皮层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首次手术方式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7例、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大骨瓣减压4例、血肿穿刺引流术1例.结果 CT复查发现8例再出血<24 h,2例24~...  相似文献   

4.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如何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方法:对35例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并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对侧迟发性血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恢复良好18例(51.4%),中残4例(11.4%),重残3倒(8.6%),死亡10例,致残率为20.0%,死亡率28.6%。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时,应考虑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及时钻颅探查或复查头颅CT,及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我科近3年来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5例,除1例行脑室穿刺外,余全部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的体会作一报道。 一、临床资料 (一)本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在51岁~76岁之间;发病前均有高血压病史。 (二)15例表现意识朦胧者4例、浅昏迷者8例、昏迷者3例,肢体偏瘫者10例、恶心与呕吐者13例。 二、护理要点 (一)术前护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起病急,病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1例早期行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术,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腰穿治疗。对2组治疗后病情恢复进行比较。结果早期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患者的意识恢复、颅内压下降、脑脊液正常较对照组明显,脑积水并发症减少。结论早期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辅助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诊断及手术标准,出血量20~50 mL,15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采用经颅超声辅助内镜经侧方清除血肿。结果全部病例术中超声精准定位血肿,准确率100%,15例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在超声监测下清除脑室内血肿。结论经颅超声辅助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具有定位精确、对脑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的优点,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高血压小脑出血破入第四脑室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29例高血压小脑出血破入第四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肿位于单侧小脑半球18例,位于小脑蚓部9例,小脑半球及蚓部同时累及2例。第四脑室及环池受压、变形16例,环池消失1例,梗阻性脑积水形成7例。血肿完全清除21例,大部分清除8例,再出血2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6个月,28例预后按ADL分级:Ⅰ级3例,Ⅱ级13例,Ⅲ级8例,Ⅳ级3例,Ⅴ级1例。结论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可改善高血压小脑出血破入第四脑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醒脑静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患者均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术后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醒脑静+局部亚低温,42例)、醒脑静组(36例)及局部亚低温组(38例),采用多田公式和Scandinavian中风量表(SSS)评估治疗前后的血肿大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幕上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的选择性非手术治疗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CT征象、治疗方法。结果中转手术8例,死亡2例,重残2例,中残13例,良好98例。结论幕上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综合患者的神志、瞳孔、血肿大小、类型、占位效应以及合并其它脑损伤程度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