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缓解生态保护与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本文以河北省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分析当地农户生态补偿意愿与生计资本.结果 表明,保护区农户平均生态补偿意愿期望值为4148元/hm2,农户需求的主要补偿方式为现金补偿,其次为政策补偿和实物补偿,技术补偿需求度最低.农户政策补偿需求最高的两项分别为...  相似文献   

2.
昌吉州土地托管运行中确定和吸纳新的需求主体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以研究昌吉州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意愿为导向,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意愿与农户农业经营情况、农户对土地托管的认知以及政府政策相关方面的激励因素相关.农户农业经营的情况越好,其托管意愿越低,农户对于土地托管的认知和政策相关的激励因...  相似文献   

3.
吕娜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15):156-164
为推动北京地区绿色农业高效发展,了解广大农户的绿色农业生产意愿并寻求可靠提升路径意义重大。本研究借鉴技术接受模型的分析框架,将意愿的影响因素设计为农户感知和政策因素两大类,利用北京市10个区35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户感知与政策因素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效果及其相互关系。感知有用性和政策响应对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通过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对意愿产生影响;政策执行力通过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政策响应的中介作用对意愿产生影响。并对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力进行了比较。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提升北京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的路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户对发展绿色农业有用性和易用性的认知;科学合理设计有效政策,力求提升政策响应效果;强化政策执行落实,发挥政策应有效力。  相似文献   

4.
胡麻是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选择适宜本地化的覆膜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厘清农户胡麻覆膜种植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对种植模式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实地调研胡麻种植农户获得 248 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对 3 种覆膜种植模式的采纳意向依次为:春天揭 旧膜覆新膜播种(AW2)> 秋后整地覆新膜播种(AW3)> 旧膜直播(AW1);(2)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核心因素,3 种影响因素均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其中,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较大;(3)未来,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与采纳意愿之间呈现 3 维下降的趋势,社会信任和亲环境行为、社会信任和风险感知分别与采纳意愿呈现 3 维上升的趋势。因此农户间应加强社会信任建设,地方政府要引导和培育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共同助益农户对覆膜种植模式的风险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了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乡村振兴、耕地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扶沟县为例,采用分层抽样和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豫东典型农区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做了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认知水平较低,52.7%的农户完全不了解国家的宅基地政策、47.3%的农户部分了解;受访农户对宅基地认知存在较大误区,超过50%的农户认为宅基地能够买卖。(2)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较低,仅有28.57%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不愿退出的主要原因为“习惯在这里居住”、“退出后务农不便”、“想要留给下一代居住”以及“无能力购买新房”,分别占总数的34.4%、21.6%和20.8%、18.4%。(3)最受农户认可的补偿方式是安置补偿,占总人数的68.0%;选择货币补偿方式的农户最少,仅有14.3%。(4)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宅基地数量、家庭年收入、对宅基地政策的了解程度、家庭总人口、年龄等5方面,相关系数分别为3.840、1.028、0.850、-0.414、-0.858。因此,大力发展区域产业经济、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是提高农户退出意愿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失地农民的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农户访谈与问卷的形式对哈密市失地农民土地征收意愿进行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失地农民征地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征地补偿满意度、被征地面积、征地后生活满意度、家庭人口数和年龄等因素都会对失地农民征地意愿产生影响。因此,建议政府不仅在征地过程中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同时还应增加就业和创业机会、提供就业培训、改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和养老保险,完善补偿机制,充分保障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  相似文献   

7.
王海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5):213-219
笔者围绕农户信贷对农户盐碱地治理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以垦利、镇赉和察布查尔3县46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农户信贷对每一种盐碱地治理技术采纳行为的二项Logistic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农户信贷对耕作治理技术采纳和生物治理技术采纳没有影响,只对水利工程治理技术采纳和化学治理技术采纳有影响,并且借贷金额越多农户采纳水利工程治理技术就越多,贷款年利率越高农户采纳水利工程治理技术就越低;农户已还贷款金额越多采纳化学治理技术越多,贷款用于农业生产越多农户采纳化学治理技术越少。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技术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州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406-412
通过对福建省永安市八一村和沙县延溪村的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s模型对影响农户选择农业部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是否获得政府补贴、农户对污染的可控性态度、经营土地总面积和家庭能源月消费额等四个因素对农户采纳沼气技术具有显著影响;影响农户采纳太阳能技术的主要因素是农户受教育年限和采纳技术是否获得政府补贴;而农户采纳轮作技术主要是受教育年限、经营土地总面积、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数、是否参加农技部门的指导和培训、对农业部门的服务是否满意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采取政府主导型、加大宣传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和提倡适度规模经营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参与性农户评估的调查方法对密云水库周边地区877户农户对信息来源途径、环境保护认识、生态补偿意愿,期望与机会成本、移民意愿与补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保护水库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需要通过拓展农户信息来源途径,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户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北京郊区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环保的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10.
何张伟 《中国种业》2014,(10):41-47
新品种是现代农业科技的最好载体,通过采纳水稻新品种可以节省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投入,同时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大理州的4个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农户人均年收入、水稻新品种种植意愿、农户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与农技人员接触情况4个变量与农户水稻新品种的采纳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而是否出现过种新品种致减产和农户离集市的距离2个变量与农户水稻新品种的采纳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补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中国农产品禁产区种植结构调整导致农户可能出现的损失问题,需要研究从国家层面制定补偿政策及补偿方案,以维护农户受损的利益。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湖南省湘潭市400户农户开展了实地访谈,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专家咨询会议,调研了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的实施情况。从调查数据以及调研信息分析的结果来看,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生态补偿不同的是,种植结构调整补偿政策及补偿方案的制定涉及的内容更多,也更加复杂,其影响因素包括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资金来源等,需要重新界定和解读,并根据实际的农业生产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此外,与种植结构调整相配套的耕地治理技术尚未成熟,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及开展试点工作,尽快形成技术标准和规范,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予以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依托项目示范对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大理州地方政府为补偿主体,流域内农户为补偿对象,试行资金补贴、技术补偿、智力补偿等补偿方式,实施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有效削减了氮、磷等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了畜禽废弃物对洱海水体的污染。通过宣传、培训,加强了农民群众和农技人员在思想上的认识,产生了良好且积极的示范效果。最后提出了加大补偿力度、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标准、逐步构建适合洱海流域农业不断发展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肃地区当归生长动态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摘 要:【研究目的】本实验目的是详细了解甘肃省岷县当归的生长发育特性,为以后培育优良品种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基础。【方法】选定野外试验田,固定样方,采用人工播种及育苗移栽的种植技术,同时对不同生长期当归进行观测记录。【结果】通过对当归不同生长期进行动态调查,得出当归最适宜采收期是第二年的9月,种子适宜采收期是第三年的8月下旬。当归根每平方米的鲜重产量约是882 g,而干重为252g,折干率约为3.5,每公顷当归蕴藏量是2520 kg。【结论】岷县当归适宜采用育苗移栽的栽培方法,但荒地育苗造成资源环境恶化,移栽苗的冬季贮藏易引起早期抽薹,因此,急需注重新当归育苗技术,加强优良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4.
虎奶菇菌丝体自溶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溶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微生物中,但有关食药用菌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Fr.) Sing.)菌丝体自溶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文利用液体发酵的方法来培养虎奶菇菌丝体,并分别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与渗透压、O2供应等因素对其菌丝体自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虎奶菇菌丝体较佳的单因子自溶条件分别为温度40℃、pH 9.0、NaCl浓度3-4%及无氧条件。本实验结果为虎奶菇菌丝体自溶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It is a hot question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about the urban house dismantlement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low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the urban house dismantlement has been thought to be the main reason that cause dispute of the urban house dismantlement. After a two-player game model is built, the paper solves mix-strategy Nash equilibrium of game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mproving compensation to game equilibrium. It is concluded that, if government only improve policy of compensation standard to issue, the resident ready to move with their house to be dismantled can enjoy the great benefit shortly, but the long-term policy result i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e urban house dismantlement and slow down paces that the old city transforms.  相似文献   

16.
宋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129-133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挖潜的可行性,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探讨了经济欠发达区域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标准。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通过农村宅基地挖潜的可行性分析推定,农村宅基地数据主要来源于农户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宅基地可以划分为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2个类型,生产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宅基地内的种植、养殖以及农机具存储用地,生活用地主要包括起居室、堂屋、粮食储存等用地;(2)在保障农民必要生产和生活用地的基础上,舒兰县农户的人均农村宅基地标准在162.46m2左右比较合适;(3)通过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推定,舒兰县合理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应在232~295m2之间。人均150m2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缺乏挖潜的可行性,标准应该按照保证农民正常生产与生活需求的原则确定。  相似文献   

17.
水稻稻米Hg累积的遗传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6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6×5)配成一套亲本、F1和F2 3个世代的遗传材料。采用包括种子、细胞质、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稻米汞含量性状的遗传特点。主要结果如下:遗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Hg元素含量除了受制于种子基因效应、细胞质基因效应和母体植株基因效应等遗传主效应外,还会明显受到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汞元素含量主要以遗传主效应为主。在各遗传体系中,汞元素含量以显性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种子基因效应也有一定作用。遗传率和选择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汞总狭义遗传率较高,世代的遗传传递力较强,在鉴定筛选淘汰时,需要加大群体才能达到降低Hg元素含量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8.
控制水稻RIL群体化感作用的QTL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此研究以“莱蒙”(弱化感)和“多拉”(强化感)水稻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及其亲本为供体植物,并以稻田主要杂草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迟播共培法测定与各家系及亲本共培稗草的根长,并转化成抑制率来表征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群体及亲本根长抑制率基本呈正态分布,且用它来表征化感作用是适合的。运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该群体的遗传图谱,共97个分子标记,覆盖水稻12条连锁群。QTL定位检测到控制水稻化感作用的5个QTL,分别位于1、1、5、9、9号连锁群,解释了23.97%、15.21%、13.89%、18.63%、6.64%的遗传变异。进一步证实水稻化感作用存在主效QTL,同时为分子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论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必要性,以河南省和广东省为例,从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在粮食生产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视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对中国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与非主产区存在巨大的差距,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主产区地方政府推动粮食生产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在合理的成本下,使农民获得与从事其他生产大致相当的平均收益,使主产区能够获得与其对粮食安全贡献相一致的补偿,对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