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田景观虫害控制植被缓冲带布局、 模式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植被缓冲带因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控制、水土保持等诸多功能,在欧美等国家被广泛的运用到农田景观建设中。笔者以北京市顺义区去碑营村的农田为例进行了作物虫害控制植被缓冲带的研究。基于原有的沟路边坡和田埂现状,在总体布局上,从景观连通性着眼,提出了3级缓冲带体系,连接农田景观中的半自然生境斑块,并形成廊道网络系统。每条缓冲带考虑现有的立地条件,注重利用和保护乡土植被,同时提升植物多样性,选择具有吸引天敌昆虫的植被组合,共提出了21条侧重不同功能、理念、立地条件和特有植物组合的缓冲带植被组合模式,并着重介绍了这些植物吸引的天敌和防治的害虫。从缓冲带类型和植物的多样性上,丰富天敌昆虫的栖息环境和食物资源,同时强调了种植和后期的低强度干扰管理。研究为农田的病虫害控制和农田景观沟路边坡和田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宁夏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探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配植、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对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提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何对不同土壤和立地条件的高速公路进行绿化景观设计,以及相应的植物配植模式,同时对植被恢复和沿线景观的协调性做了初步探究,以期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燕卿 《种子科技》2022,(23):67-69
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园艺规模的不断扩大,淡季种植技术开始普及。在淡季种植作业中,应妥善管理种植技术要点,比如种植时间、格桑花选择等,保证种植效果。城市植被和园林规划是一座城市彰显风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一些城市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无法建设城市绿地,淡季种植技术正逐渐被开发并用于解决这个问题。园艺淡季种植能不限时间,优化城市绿化设计和空间结构,满足城市景观绿化和绿色建筑的需求。文章结合实际,浅谈园林施工中格桑花反季节种植技术的运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迅速发展,对促进沿线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公路建设、营运对该地区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植被受到破坏,坡面侵蚀度加大,各种废弃氧化物所形成的有毒物质和气体直接或间接地破坏着生态环境。因此,高速公路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高速公路绿化是在保障快速行车的前提下使司机和乘客获得美的享受。同时高速公路绿化还有以下作用:绿化环境,防风固沙;稳固路基,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污染,保护环境,有效降低地表温度等。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它与生态学、环境学、生物学、美学、自然地理学和路桥工程及历史、文学、艺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具有多种功能,它既可以美化路环境,还可以避免、减少和缓冲行车事故的发生,稳定路基,延长高速公路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旅游植被景观特征分析普陀山旅游对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取样,选取植被景观特征指标,分析普陀山旅游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然地理因子中,海拔和植被景观特征关系最为密切。在人文地理因子中,游径宽度和旅游影响系数相关系数达到0.584,同时和植被层盖度、景观重要值形成极显著相关,说明植被景观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植被层盖度、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比和耐阴种比值之间多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它们之间有着较为一致的生态反映,而耐阴种比值和伴人种比值与其他植被景观特征值的相关性很小,说明这2个指标作为植被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因子,在本研究区域不能很好地反映植被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7.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婕  陈传明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2):206-212
为全面了解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格局现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提取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斑块的数量、面积和周长等信息,选取分维数、破碎度、聚集度、均匀度和多样性等景观格局指数,从植被景观的斑块特征和景观的空间异质性2个方面对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灌丛、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针叶林、中山草甸、人工植被、阔叶矮曲林和落叶阔叶林等9种植被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面积和周长分布极不均匀,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是研究区的主导景观类型。(2)在植被景观类型水平上,选取分维数、破碎度和聚集度进行景观异质性研究,针阔混交林的分维数最大,为1.1678,边界形状最不规则;人工植被的破碎度最大,为0.0503,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各植被景观类型的聚集度都在95%以上。(3)在植被景观水平上,选取分维数、破碎度、聚集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等5个指标分析景观异质性,其值分别为1.1479、0.6298、98.1909%、0.6629、1.4565;研究区各景观形状较规则,破碎度小,聚集度高,各景观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多样性水平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格局的整体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走到福建室内馆前,您会立刻被一种壮丽的沙漠景观所吸引。在起伏的沙丘上,一片片、一丛丛生长着的金琥、绯牡丹、翁玉、翁丸、巨鹫、金晃丸、弁庆  相似文献   

9.
构建高速公路景观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探讨高速公路的景观评价方法。以哈大高速公路为例,从公路自身景观、公路沿线人文景观和公路两侧本底自然景观3方面进行评价、选取15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的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参考有关的标准和研究资料制定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取景观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评价法对哈大高速公路总体景观质量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哈大高速公路总体景观多数路段分数在6~7分之间,并且靠近哈尔滨和大庆2个城市路段分值高于中间路段,这可能与公路中间路段两侧的绿化和护理不到位有关。根据模糊评价法最大隶属度原则,哈大高速公路总体景观质量为“一般”等级,2种评价方法结果一致。鉴于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采用基于AHP的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适合高速公路景观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唐山滦县椅子山采石场废弃地不同立地条件进行综合植被恢复,主要研究了5种灌木和6种草本植物及藤本植物在石矿迹地的生态恢复效果。对种植一年和三年后的石矿迹地边坡、平台和高陡岩质边坡种植的灌木、草本植物、爬山虎进行监测。主要测定了植物株高、径粗、冠幅和盖度等指标及对应种植区土壤的特性。研究表明:6种草本植物和5种灌木长势均茂盛,覆盖度高达90%。爬山虎在高陡岩质边坡飘台和平台上生长迅速,绿化效果良好。草本植物、灌木、爬山虎均对土壤养分、pH、电导率、土壤酶有改善作用,沙打旺和沙棘的改良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中植被的综合治理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生态环境林建设的总体要求,选用生态保健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和植物景观功能突出的植被种类,优化组合、合理配置,适当构建园林艺术小品,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林整体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植被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晗生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382-382
由一些概念,阐述了黄土高原植被发展的特点及其背景条件和依据。表明植被建设是植被发展的前提,它其实和生态修复是一致的。植被建设具有多种环节,需要既突出植被的个性,又要强调植被的整体性。在大面积的植被建设中,自然植被是基础,而人工植被是对它的补充、改良或完善,适当而合理的配置是允许的。以农田为代表的人工植被有其正面积极意义。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以及生态型植被和经济型植被,并非非此即彼,它们之间的中间类型植被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植被建设最终是要形成生态型植被为框架的景观格局。农区应当是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主要区域。与黄土高原山区及城镇、工矿相比,农区是植被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景观结构及其分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的5个排土场按照植被覆盖和地形划分为8个基本景观类型,包括耕地、草地、草灌混交、灌木混交、乔草混交、乔灌混交、新造复垦地和退化地,总计496个斑块。利用3S技术和分形理论对景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景观特性及其变化的分形性质。结果表明:分维数的大小反映了景观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和平均斑块面积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反映了排土场内景观斑块的不规则程度和复杂程度;乔灌混交地和灌木混交地保持着较高的分维数,新造复垦地和草地的分维数较低,其它景观类型的分维数则差别不大;植被景观受多种因子的影响,在南排土场、西排土场受地表物质组成和地形的影响为主,其多样性指数较高,在内排土场、西排扩大区受植被类型的影响为主;草灌混交地的景观多样性远高于其它现有的复垦植被区,但其景观优势度则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南排、西排及西排扩大区的景观过程以控制水土流失、增加植被覆盖为主,内排则着重发展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多种效益的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14.
将现代园艺技术与城市道路景观结合在一起,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美化城市,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主要研究了现代园艺技术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金昌市是在戈壁滩上兴建的工矿城市,城市周边植被稀少,野生植被主要有青海云杉、山杨、红柳、柠条、梭梭、芨芨草、锦鸡儿、花苜蓿、马蔺等.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可在小环境人工栽培的园林植物已达130余种. 金川公园是一座综合型公园,占地面积448亩,公园先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建设和景观改造,基本形成了以人工湖为中心,园路、树木、山体、建筑等相互衬托,融湖光山色为一体的自然山水缩影,成为金昌市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路网建设越来越向山区延伸,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民对于生态旅游的追捧,大量山区旅游景点被开发,因此风景旅游区道路建设中产生了大量不稳定的边坡。为保证各类边坡的安全与稳定,传统的混凝土喷锚等工程防护形式由于造价高、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植被难以恢复、地表径流无法得到有效消解等原因,实际  相似文献   

17.
城市景观建设中某些弊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城市景观规划,减少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景观规划的观赏性与生态环境的持久性相协调的目的,就树木进城对原树木生存地植物被的破坏、城市景观规划不当造成的树木成活率的降低、树木移植后期管理不当造成树木资源的浪费、景观设计模式千篇一律导致某些地区园林施工造价的增加和城市景观建设中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苗圃企业增加大型苗木的栽植,减少大树进城对原树木原生态地植被的破坏;加强城市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度,减少树木资源的浪费;加强城市建设规划部门长远规划理念,保持景观建设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植被护坡技术愈来愈多地应用于边坡治理,不仅降低了工程成本,达到了固土护坡的作用,而且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美化环境,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介绍了植被护坡的发展,分析了植被在护坡中的作用,论述了植被护坡工程技术体系、设计框架及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9.
园艺花卉是现在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城市花卉种植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不成熟,很多珍贵的花卉由于缺乏栽培经验而很难成活。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花卉常见病虫害得不到防治,还降低了花卉的美观性。主要论述了园艺花卉常见的病虫害和花卉病虫害的治理原则,提出园艺花卉病虫害的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20.
前几期我们结合图片已经演示了6种茶花嫁接方法。实际上,茶花嫁接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靠接法、盾形芽接法、插籽接法、水养嫁接法、嵌合枝接法、根接法。切口嵌合法等等。如此多的嫁接方法究竟哪一种最适合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您仅仅是个茶花爱好者,莳养的茶花数量并不多,您可以采取嫩枝嫁接法,剥皮嫁接法或劈接法;如果您是一位茶花经营者,拥有大量的砧木和品种材料,采取嫩枝嫁接法和剥皮嫁接法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您的砧木不是太多,嫁接技术还不是太热练,采取腹接法是最安全最有保证的;如果您的嫁接技术过硬,而自己的砧木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