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与欧洲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是在明清之际,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来华后,一方面把西方文化带到中国,另方面也把中国文化西传欧洲。虽然这次文化交流是以数学、天文学、历法、工艺技术、动植物为主,农业和农学并不占主要地位,然而也有许多内容,例如传教士熊三拔曾经把西方水利技术传入中国,中国的蚕桑技术也在此时传到欧洲,中西农业和农学的交流无论对中国还是欧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樱桃发展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发展概况 大樱桃,也称西洋樱桃。19世纪70年代西方传教士和侨民传入山东烟台,是欧洲甜樱桃和欧洲酸樱桃及其杂交种的总称,因其果个比中国原产的樱桃大而得名。 在北方落叶果树中,大樱桃是继中国樱桃之后春季上市最早的果品,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在调节鲜  相似文献   

3.
西方列强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希望最大限度地打开中国市场,使之成为它们的原料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面对清政府的不合作,列强很快走上了武力胁迫的老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是按照传统的说法与英法勾结并胁迫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还是采取独立政策率先签约,不以清政府被蒙骗为契机?本文拟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国在近代深受"宗藩体制"束缚,这在与西方国家互派使节问题上有明显体现,周家楣作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思想敏锐,与时俱进,积极主张清政府遣使出国,以洞悉洋清,化解干戈,对促进中国外交近代化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代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从狭隘的利害观出发,规定海路只准广州对英国、荷兰、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展贸易往来;陆路只准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对俄开展贸易往来,从而确定了茶叶外销南北两个口岸的局面,茶叶外运路线也只有向南与向北两条。但在鸦片战争后,这种格局很快被打破,确立了多口岸茶叶输出的新格局,茶叶外运路线也随之一变。其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中国茶叶由海路批量销往欧洲,始于十七世纪中后期。十七世纪中后期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把茶叶投人…  相似文献   

6.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漂民事件发动对台湾的侵略,是近代日本对中国进行的第一次侵略,是日本对中国发动不断扩大的侵略战争的序幕。由于日本的狂妄野心、狡猾无赖和清政府的软弱妥协、应对失策,结果以受害方中国向侵略方日本赔款换取日军撤出台湾,对以后中外关系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面对现代性困境,在西方有两种突破的思考,一是哈贝马斯式的,在欧洲原有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传统之下,在纯粹的西方语境中展开思考,另一条则是于连式的迂回之路,他绕行到欧洲之外,利用中国的思想史资料来建立一个与希腊传统完全陌生的意义网络,从而与西方思想对视。本文所要做的也就是跟随于连的迂回之旅,解析他的思考方式,但立足点一定是中国。期待借"外乡人""异样"的打量之后,能呈现给已然为西方知识谱系所同化的我们以一个全然不同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被迫卷入国际贸易大市场之中。清政府开始参酌西方国家的法规制度,拟订各项经济法规,其中包括数项农业法规。这是第一次近代意义上的农业立法。至民国成立,北洋政府在实业救国的热潮中,制定了近30项农业法规,涉及农事、畜牧、渔业、垦殖、试验场、农民社团、农业调查等方面,在近代农业法规的建设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06年9月1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发布了"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晚清政府开始了从传统专制政体向现代立宪政体的转化,并希望通过立宪来解决执政危机。但是,在当时中国的国情下晚清政府立宪的失败是必然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立宪缺乏根基从根本上决定了晚清政府立宪的失败;晚清政府的专制制度危机已经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来解决时代的挑战;晚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决定了满清权贵无法接受立宪的成功;晚清政府合法性的丧失已无法有效地整合社会力量以完成立宪。  相似文献   

10.
关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动物福利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翁鸣 《世界农业》2003,(8):7-10
为了实现中国农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在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力争破除西方国家设置技术壁垒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关注动物福利问题。这不仅是中国在动物福利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而且“动物福利”的国家间差距很可能成为未来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新的壁垒形式。一、西方国家动物福利法及其主要内容1.动物福利法的起源动物福利法起源于英国。1822年马丁提出禁止虐待动物的议案获得英国国会的通过,“马丁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反对虐待动物的法律。英国动物福利法的渊源可分为主要渊源和其他渊源两大类,主要渊源是指与动物福利有关…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外交官带着外交使命漂洋过海出使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他们亲眼看到并体会了这些国家的先进之处,包括其先进的农业科技。西方农业科技的飞跃发展,并非偶然。经济制度的完备与政策的完善,为西方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冰淇淋的发展史全世界每年可以吃掉上百亿升冰淇淋,尤其是西方国家居多。可你是否知道,不少西方国家的学者坚信,最早的冰淇淋制作方法来自中国?有一派学者认为,是马可·波罗于13世纪将制作冰淇淋的配方与制作方法从中国带回了欧洲,但这一点并没有在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得到印证。在中世纪的欧洲,上层社会在夏天用冰或雪来为烈酒、葡萄酒和水果降温。他们借鉴了许多来自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汉朝,中国茶文化便传播到了朝鲜和日本,还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国家。随着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少欧洲传教士又将茶叶带到了欧洲。然而,大宗的茶叶贸易却是始于17世纪初,此后二百年间直  相似文献   

14.
刘亮 《古今农业》2014,(3):107-114
"丁戊奇荒"是晚清时期一次百年罕见的灾荒,前后持续达四年之久,造成了惨重的后果。长期以来,国内学界主流观点多认为请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赈灾不力是造成"丁戊奇荒"伤亡严重的主要原因,而当时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则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中国基础交通设施的落后,并对清政府的赈灾措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启蒙与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古代中国的“经验农学”与近代西方的“实验农学”的本质区别入手,重点阐述晚清知识阶层对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认知、提倡、引进、传播的过程,同时指出了晚清政府在农学启蒙中所确立的发展近代农业科技的兴农措施,促进了从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的历史性转变,推动了近代农业科技从启蒙到体制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初期,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先后制订并额布了《公司律》和《公司条例》,后者对前者既有继承又有较大的发展。《公司条例》实现了西方法律和近代中国社会国情的有机结合,在法人制度、公司分类及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等方面都较《公司律》更为完善,是我国近代立法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劳工忧思录     
尚鸣 《百姓》2006,(1):18-21
“中国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提高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状况, 否则, 欧洲和美国的政府就会因此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很多西方人会觉得中国是靠低工资和超工时来进行不公平竞争的。而这本身也是对自由贸易的一种侵害。”  相似文献   

18.
1848-1849年欧洲大革命到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期间,欧洲处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谷和资产阶级政治反动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由于对欧洲列强反动外交政策的揭露以及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和支持其国际法思想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批判"唯一在欧洲得到承认的国际法法典"----维也纳条约;批驳欧洲列强对殖民地国家的强盗式掠夺,捍卫落后民族的合法权益;揭露西方列强反动的外交政策,重申进步的国际法原则。  相似文献   

19.
<正>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产值占欧盟农业总产值的22%,农产品出口长期位居欧洲首位。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越发深入人心,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0.
樱桃树是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最早的树种,其果实色泽鲜艳,味美可口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栽培的樱桃主要有中国樱桃、欧洲甜樱桃、欧洲酸樱桃等,我国设施栽培的樱桃品种是中国樱桃核英国樱桃的一些品种。樱桃的设施栽培对缓解水果的供应淡季、提高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