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温室环境调控1.及时覆盖无滴膜和棉被北疆8月15日前上无滴膜,9月15日前上棉被。晴暖天气,早揭晚盖;晴冷天气,早揭早盖;阴冷天气,晚揭早盖。2.换气排湿温室密封后,空气湿度大、病害重,需及时换气。3.增光照,保地温擦洗棚膜增加透光率,冬季减少浇水保地温,土壤温度不低于20℃,春季通风防高温,外界日均气温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0 ~2013年逐日08:00和20:00探空资料,统计对比分析850 hPa上空温度场,结果表明,我国青藏高原夏季是一强大热源而冬季是一冷源,春季西部温度上升与秋季西部温度下降均比东部快;东、西部温度场的这种相对变化影响大气环流,冬季与夏季的温度场结构发生逆变,同时降水天气系统的作用机制也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1春季管理1.1温度。春季气温多变,温差过大,有时温度偏高(25℃以上),却突然北风骤起,温度骤降到冰点。这样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肉鸡来说,给温度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也是春季管理的重中之重。(1)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采取有效措施。(2)坚守在管理现场,在天气变化来临时,及时进行遮挡棚舍,以免冷风吹到鸡身上;及时以炉火升温提高舍内温度1℃~2℃。(3)及时投喂抗应激的药物,或防感冒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4.
春季气候由冷变暖,气温逐渐回升,日照逐渐延长,是鸡产蛋的好季节。但此时由于温度渐暖,一些养殖户在管理上容易放松,会给蛋鸡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所以  相似文献   

5.
优质强筋、中筋小麦春季保优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较高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小麦品质的保优和提高,使其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肥料运筹的原则是: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基肥和追肥相结合,底肥充足促早发、氮肥后移保品质。  相似文献   

6.
于慧斌 《农技服务》2010,27(11):1496-1497
结合2009年10月上旬至2010年4月中旬濮阳地区的气象状况,分析了濮阳地区冬小麦春季冻(冷)害发生的原因,并为濮阳地区冬小麦春季冻(冷)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AVHRR资料和Quick-SCAT资料分析了我国东部海域特殊的海气相互作用特点,并对我国东部黑潮海域的海表风速和海表温度时间分布特征和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海域黑潮海区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之间存在特殊的正相关关系,黑潮海域海表温度与海表风速的冷暖分布均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即大风速区位于暖脊上,而小风速区出现在冷槽上空。这种正相关关系是影响我国东部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季节和年份的不同有所变化,在冬、春季节表现最为明显,且春季强于冬季。  相似文献   

8.
华北地区植被NDVI变化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1982—2006年NOAA/AVHRR NDVI数据和华北地区56个气象站点温度和降水数据,从月、季节和生长季尺度上分析植被NDVI、温度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及NDVI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从月尺度上来看,植被NDVI年变化以增加趋势为主,温度以增加为主,降水量以减少为主。从季节上讲,春季和秋季NDVI空间分布大体一致,与夏季呈相反趋势;春季和秋季时间序列NDVI呈上升趋势,夏季降低趋势较弱;春季升温最快,其次是夏季;夏季降水增加,春季和秋季降水减少。生长季NDVI呈增加趋势,温度每10 a增加0.48℃(P0.01),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3,4,11月NDVI变化主要受温度限制,植被季节(春、夏、秋季)和生长季NDVI与温度的相关性均大于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NDVI与温度的相关系数从大到小顺序是:生长季春季秋季夏季,NDVI与降水的相关系数从大到小顺序是:春季生长季夏季秋季。  相似文献   

9.
春季是肉鸡养殖的最佳季节,这个季节也是病毒与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春季气候由冷变暖,气温逐渐回升,日照逐渐增长,是饲养肉鸡的旺季,但是由于春季气候变化异常,温度适宜适合许多病毒和细菌的生存、传播,因此是疾病的高发期。这时要特别注意加强防疫管理、通风与保温的协调、严防疫病防治、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肉鸡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需要,减少外界对鸡群应激,减少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提高养鸡经济效益,本文对肉  相似文献   

10.
琯溪蜜柚春季管理是丰产优质的关键。本文阐述了施足春梢肥、根外追肥、疏删春梢、疏穗疏蕾、环割保果、疏果保果、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果、防治病虫、柚园耕作及水分管理等琯溪蜜柚春季管理技术措施,供琯溪蜜柚栽培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正常生产管理条件下,利用温室智能监控系统,自动监测记录冬、春两季日光温室内外空气温度、光照强度,温室内空气湿度、土壤温度,研究冬、春两季日光温室环境因子日变化差异及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差异。结果表明,土壤温度与温室内外光照及温室内湿度的相关性,春季显著大于冬季;温室内湿度与温室内、外光照强度、温室内外温度以及温室外温度与温室的相关性,春季显著小于冬季。土壤温度与温室内、外温度的关联程度,春季温室内温度强于温室外温度,冬季温室外温度强于温室内温度。温室外温度与温室内、外光照、土壤温度的关联程度,春季温室内、外光照强于土壤温度,而冬季土壤温度强于温室内、外光照。冬季温室内湿度显著高于春季,日变化幅度显著小于春季。春季最低温室内要高于冬季最低温度10℃以上,日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冬季;春季温室内、外最大光照强度是冬季的2倍,且春季光照时间长。春季室外温度平均高于冬季12℃以上,春季温室内土壤温度始终要高于冬季1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冷驯化降温速率对斑石鲷生理应激的影响,缓解无水保活运输中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的应激反应.[方法]按照1、3、5℃·h?1的降温速率将斑石鲷从17.5~18.5℃降温至临界温度10℃致其休眠,并在该温度下进行无水保活,分别在0 h、2 h、4 h和6 h采样检测斑石鲷相关生理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低温冷刺激对法氏囊器官指数的影响,通过测定法氏囊免疫器官指数来鉴定AA商品肉鸡育雏过程中低温冷刺激的效果。从间隔天数、降低温度和刺激时间三个角度对448只AA商品肉鸡在22日龄到42日龄期间雏施加低温冷刺激,冷刺激结束后鸡只仍然在正常的饲养温度条件下饲养。研究表明:冷刺激降低温度显著影响法氏囊器官指数(P0.05),冷刺激刺激时间显著影响法氏囊器官指数(P0.05),冷刺激间隔天数对法氏囊器官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对现有的单源热压机载热体输送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以导热油为主加热源,以蒸汽为辅助热源,以水、冷导热油为冷却剂的人造板热压快速恒温控制装置;确定了温度串级-流量分程-时间程序混合控制系统及程序流程.该控制装置及系统可使不同冷、热载热体同时或分时进入热压板的相应孔道,实现双源同时快速加热、冷却,保温保压阶段快速达到恒温.  相似文献   

15.
冬春季气温多变,圈舍冷、湿,畜禽生长在不利的环境,机体免疫力的降低,使疫病流行有了可乘之机。多种疫病都易在冬春季发生,给畜牧生  相似文献   

16.
试验分析表明:福建省沙县水泥下垫面最高温度高于裸露土壤下垫面最高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偏高1.40~7.89℃,其差值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水泥下垫面最低温度高于裸露土壤下垫面最低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偏高0.70~2.41℃,其差值为夏秋季>冬春季;水泥下垫面最高温度高于百叶箱最高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偏高3.20~20.53℃,其差值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水泥下垫面最低温度高于百叶箱最低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偏高1.0~2.53℃,其差值为夏秋季>冬春季。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大麦高产优质的“二二三一”综合栽培模式,即“二保、二合理、三防、一适时”综合栽培模式。“二保”主要指:“保证整地质量和保证播种质量”。整地质量是作物增产的基础。无论春季是旱和涝,春整地都对大麦增产不利。如果春旱,则春整地会使土壤墒情差,不利于保“四苗”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煮笋片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出现脆度下降而导致口感不佳的问题,进行了保脆工艺优化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煮笋片罐头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三聚磷酸钠(STPP)和氯化钙(CaCl2),可提高产品的脆嫩度; L9(34)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保脆作用的大小依次为:保脆剂配比>保脆剂质量浓度>保脆浸泡时间>保脆温度.当复合保脆剂比例为m (STPP)∶m(CaCl2) =1∶ 2、保脆剂质量浓度为1.5g·L-1、处理温度为45℃、浸泡时间为25 min时,保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冷指实验装置,在油-水两相体系下,系统研究了含水率、冷指温度、乳状液温度和温度区间对W/O型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的影响,得到了W/O型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的宏观特性:在相同温度区间下,蜡沉积速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冷指温度较高时,蜡沉积速率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明显,冷指温度较低时,该趋势较平缓;蜡沉积速率随乳状液与冷指表面温差的增大而增大;在乳状液和冷指表面温差相同的情况下,蜡沉积速率随乳状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基于静态条件下W/O型乳状液中沉积物相对质量基本不随含水率变化这一特性,提出了利用沉积物相对质量预测W/O型乳状液蜡沉积速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9,(6):53-55
为明确鲜叶制备冷泡绿茶加工工艺的最佳参数,在冷泡绿茶制备过程中对揉捻叶含水量、冷冻次数和膨化温度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其对冷泡绿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制备冷泡绿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揉捻叶含水率60%、冷冻处理1次、膨化温度80摄氏度。在此条件下,冷泡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43%、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43%、茶多酚含量为19.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