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八棱海棠转rolC基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法,对八棱海棠进行rolC基因转化,以期提高转化效率并获得转基因植株。利用gus基因瞬间表达的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时间、处理时期和农杆菌悬浮液中乙酰丁香酮(As)浓度对rolC基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盘在D600nm为0.6且含有75 mg/L As的农杆菌悬浮液中侵染2 min后,用功率为100 W的超声波处理30 s,再浸泡2.5 min,然后放到再生培养基上共培养3 d,能获得最佳的gus基因瞬间表达率。最佳处理条件下转化683枚八棱海棠叶片,共得到138个抗性愈伤组织和15株抗性苗,转化率为2.2%。GUS染色、PCR及South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有12个八棱海棠株系的基因组中整合了完整的外源rolC基因。  相似文献   

2.
以八棱海棠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经农杆菌介导将PuNHA基因导入八棱海棠,在MS+BA 4 mg/L+NAA 0.2 mg/L+除草剂4 mg/L+羧苄青霉素500 mg/L的培养基中筛选培养,转化率8.7%。结果表明:经PCR、Southern Blot和Northern Blot分析得出,PuNHA基因已经整合到八棱海棠基因组内,并且可以转录为mRNA,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同时将转基因植株进行盐胁迫处理,耐盐能力有显著提高,由原来的耐盐量2‰提高到了3‰,其耐盐能力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3.
 利用口蹄疫病毒2A序列将湖北海棠MhTGA2转录因子和几丁质酶基因(Mhchitl)两个抗病相关基因融合在同一个开放阅读框下,构建二价融合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命名为MhT2AC。将该载体转化烟草,获得了8个转基因株系,MhTGA2基因和Mhchitl基因在烟草中共表达,并且转基因株系中NtSOD、NtAPX和NtPPO等抗逆基因的表达量均加强;转基因烟草T1代植株抗盐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八棱海棠肌动蛋白基因(MrACT)的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棱海棠(Malus micromalus Makino)为材料,抽取RNA,反转录成cDNA。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5’-RACE获得长度1121bp的片段、3’-RACE获得883bp的片段,再通过设计引物扩增得到八棱海棠中一种肌动蛋白基因的cDNA的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1134bp,推测其编码377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16,其编码的氨基酸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ctin7编码的氨基酸只有2个氨基酸差别。通过对八棱海棠MrACT基因的表达分析,发现在不同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本文为进一步利用RT-PCR技术,以MrACT基因为内标,研究八棱海棠其他基因的丰度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苹果MdFT基因对番茄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RT2PCR扩增, 从苹果叶片cDNA中克隆了FT基因的同源基因MdFT, 构建了花椰菜病毒35S启动子驱动的MdFT植物表达载体35S: : MdFT, 并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番茄栽培品种‘中蔬四号’; 同时转化拟南芥A tFT基因作为阳性对照。从添加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上再生了抗性植株,PCR扩增证明, 外源基因MdFT和AtFT已经整合到转基因番茄的基因组, 半定量RT-PCR则证明它们已经在转基因番茄中得到异位过量表达。形态鉴定发现, 转基因番茄植株比非转基因对照植株开花早, 表明成功地从苹果中克隆了成花素基因MdFT, 该基因具有通过转基因缩短苹果树童期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明类caspase蛋白酶参与植物PCD的机制,【方法】以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植株进行轻度干旱胁迫,检测叶片PCD的发生,并应用RT-PCR技术克隆类caspase基因。【结果】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后3周的叶片出现细胞染色质凝聚、胞质皱缩、细胞核变形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提取叶片DNA,观察到DNA呈现明显的"DNA Ladder",表现出典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生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叶片RNA,采用RT-PCR获得长度为555 bp的类caspase基因片段。【结论】经同源性分析该片段与其他果树的同源序列相似性超过80%,提示该区段为保守序列。比对苹果基因组,八棱海棠基因组中存在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该基因为单拷贝,并且存在2个同源基因,这为揭示干旱胁迫下八棱海棠调控PCD的机理及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1988年皖北、苏北一带,自5月中旬至7月中旬两个多月基本未降雨,在严重干旱情况下,新栽幼树成片旱死。笔者在安徽省砀山果园场,调查了当年5月定植的22亩苹果矮砧不同组合1年生苗的受旱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不同砧木和品种的耐旱能力差异较大。当土壤含水量持续30天以上,小于田间持水量的30%时,几乎所有砧穗组合都有植株枯死,正常植株保持在1/4以上的有长富2/76-2、长富2/林芝海棠、乔纳金/林芝海棠、长富2/八棱海棠、秋富1/八棱海棠5个组合,其中长富2与林芝、八棱海棠两个组合的正常株在50%以上。随降雨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35%以上的1个…  相似文献   

8.
利用重组PCR 技术,将草生欧文细菌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crtB 与豌豆质体定位序列ts-rbcS 融合,插入质粒载体PMV 中,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ts-rbcS-crtB,并通过根瘤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番茄。PCR 检测、Southern 杂交和RT-PCR 分析表明,外源基因crtB 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转基因番茄果实中的类胡萝卜素总量增加1.3 ~ 2.5 倍,八氢番茄红素、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分别增加了4.3、1.8、2.2 和2.3 倍。转化株系中内源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也受到广泛的影响。crtB 基因过量表达有效促进了番茄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和积累。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八楞海棠抗黄化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转FRO2基因八楞海棠抗黄化性。结果显示,转FRO2基因八楞海棠植株的FRO2基因得到了过量表达;在缺铁胁迫下,转FRO2基因八楞海棠根系铁还原酶活性为对照的2.2倍;根系铁吸收能力和有效铁还原能力明显加强,叶片中有效铁含量是对照的2.1倍;转FRO2基因叶片颜色比对照绿,黄化程度减轻。在正常培养条件下,转FRO2基因八楞海棠根系的FRO2基因表达量增加,铁还原酶活性是对照的1.88倍,叶片有效铁含量是对照植株的1.7倍。转FRO2基因八楞海棠可以用于盐碱地及其缺铁土壤的生产,以解决苹果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耐盐性不同的八棱海棠株系叶片生理指标对盐胁迫的响应模式,以期揭示耐盐性较强的八棱海棠株系的耐盐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过量灌溉盐水的方式,以耐盐性较强的八棱海棠(NY)组培株系为试材,普通八棱海棠(PT)组培株系为对照,以不同质量浓度NaCl(0、2、4、6、8、10 g·L-1)处理40 d,测定各处理植株...  相似文献   

11.
烟砧一号是从鸡冠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出的实生种.经过14 a田间调查和区试鉴定,以其作中间砧的富士枝干和果实的苹果轮纹病的发病率比没有嫁接中间砧的富士降低59.3%和12.77%.而且可显著提高富士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与基砧八棱海棠、平邑甜茶和生产上主栽的富士系亲和性良好,无大小脚现象,适宜在富士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SH1苹果矮化砧是从国光×河南海棠的杂交实生苗中选育而成。经30 a的田间调查及区试鉴定表明,其做中间砧与基砧八棱海棠、山定子和红星、红富士等苹果品种亲和性好、树体矮化、结果早,尤其是果实着色、风味品质、耐贮性及抗逆性等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了M26。SH1矮化砧适宜在黄土高原或气候类似的苹果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13.
嫁接方法、环剥对铁在果树体内的分配有影响。59Fe试验结果表明,室内营养液培养的2年生长富2/八棱海棠腹接、劈接和切接叶中59Fe的分配比例分别为4.10%、1.06%、1.21%,腹接的品种叶中铁含量显著高于劈接和切接,环剥明显影响铁在叶中的含量,室内营养液培养的八棱海棠苗在环剥、环割和不处理对照叶中59Fe的分配比例分别为8.1%、17.2%、31.7%,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漏斗孢球囊霉菌根真菌对苹果属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冷海棠、八楞海棠和新疆野苹果接种漏斗孢球囊霉(GM)的试验结果表明,GM菌根真菌有显著促进冷海棠、八楞海棠和新疆野苹果生长的效果,生长量一般为对照的2倍以上。八楞海棠试验表明,根系侵染率与其生长量一致,即根系侵染率高的幼苗生长也快。在盐碱条件下,新疆野苹果接种GM菌根真菌比冷海棠、八楞海棠生长快,无缺铁失绿现象,冷海棠和八楞海棠有不同程度缺铁失绿现象。  相似文献   

15.
低温胁迫下4种苹果砧木叶片多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新疆野苹果[M.sieversii(Ledeb)Roem]、烟台沙果[M.prunifoli(Willd)Borkh]和莱芜难咽(M.micromalus Makino)等4种苹果砧木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不同砧木叶片的多胺含量。结果表明,胁迫6 h时叶片的MDA含量可反映4个砧木的耐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山定子>新疆野苹果>莱芜难咽>烟台沙果;低温胁迫能明显诱导多胺总量(PAs)、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合成,耐寒性强的山定子和新疆野苹果PAs、Put和Spd增加显著,而耐寒性较弱的莱芜难咽和烟台沙果多胺和3种胺的变化不大。低温胁迫6 h时,MDA变化量与叶片PAs、Put、Spd变化量以及Put/PAs比值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而与(Spd+Spm)/Put、Spd/PAs、Spm/PAs呈显著正相关,与Spm变化量无相关关系,表明当低温胁迫下叶片PAs、Put、Spd增加量较大时,苹果砧木耐低温胁迫的能力比较强,PAs、Put及Spd在胁迫条件下的增加量可作为苹果砧木耐低温胁迫能力高低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八棱海棠与苹果品种亲和性的微嫁接早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慎春  乔玉山  彭明炜  章镇 《果树学报》2005,22(2):97-100,F002
用微嫁接法鉴定嫁接亲和性的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和生根率有较大影响,生根 愈伤同步的方法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嫁接成活率和生根率。转番茄铁载体蛋白基因八棱海棠(Malus micromalus)与 苹果(Malus pumila)品种富士,嘎拉以及新红星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3.33%,92.86%,73.34%。嫁接后15 d左右,接穗 新叶开始生长;嫁接后2个月,嫁接苗移栽成活率分别为73.07%,73.91%和55%;移栽后3个月,3种嫁接苗的茎杆 粗度均匀,无大小脚现象。初步结果显示,转基因八棱海棠与富士、嘎拉均具良好的嫁接亲和性,而与新红星的嫁接 亲和性稍差。  相似文献   

17.
苹果5种砧木幼苗对连作土壤的适应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元征  尹承苗  陈强  沈向  姜召涛  毛志泉 《园艺学报》2011,38(10):1955-1962
 以苹果砧木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eb.)Roem.]、莱芜难咽(M. micromalus Makino)、平邑甜茶(M. hupehensis Rehd.)、山荆子[M. baccata(L.)Borkh.]和八棱海棠(M. micromalus)为试验材料,应用盆栽方法研究其对连作土壤的适应性差异。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各砧木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均低于非连作。平邑甜茶叶片光合速率降幅最小,仅为7.06%,其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幅亦较小,分别为9.15%和8.17%。5种砧木根系抗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较各自对照升高。与对照相比,连作处理平邑甜茶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幅均最小,分别为3.72%、26.60%和23.78%;平邑甜茶根系MDA含量增幅最小,为15.24%,莱芜难咽增幅最大,为54.56%。最终连作对5种苹果砧木的外在影响表现为生物量、株高和地径的下降,其中平邑甜茶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苹果砧木组培苗耐盐筛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筛选了供试苹果砧木茎尖培养继代苗耐NaCl的临界浓度,比较了0.6%NaCl对继代苗、生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苗的受害指数、相对增殖系数、相对生物产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细胞膜透性与砧木耐盐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盐胁迫 50 d、盐敏感砧木受害指数高于0.7、继代苗生长严重受抑制为标准,确定继代苗耐NaCl的临界浓度为0.6%-0.8%;继代苗、生根苗之间存在耐盐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