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低产林通过分类经营,采取深挖垦复、开竹节沟、修枝亮脚、补植良种、合理施肥等综合技术进行改造,实施期5年间,年平均产油14.69kg/667m^2,比改造前3年年平均产油2.55kg/667m^2相比净增油12.14kg/667m^2,比未改造的固定对照地年平均产油3.13kg/667m^2相比净增油11.56kg/667m^2;实施后的4年间,年平均产油11.36kg/667m^2,比未改造的固定对照地年平均产油2.75kg/667m^2相比净增油8.61kg/667m^2。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青岛胶南市寨里乡车轮山后材的黑松造林正交试验发现,理想的栽培措施是:黑松与火炬松混交,密度为133株/667m^2,施肥量为133.5kg/667m^2。高生长最大可比对照提高0.45m,增38.5%;地径生长中比对照提高0.86cm,增幅23.8%,并可使林相整齐,防护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3.
选择当地野生的业平竹属(复轴混生)的四季竹竹种,进行人工造林繁育出笋,试验地3a平均年产笋1103kg/667m2,笋产值年平均达到2876.66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是当前营造松脂工业原料林的主推树种,由于保留密度不同而直接影响松脂产量。经过连续7a的试验和探索,最后得出保留60株/667m2和65株/667m2的标准地产脂量较为理想,2007年产脂量分别达到202.35kg/667m2、153.4kg/667m2,比对照类型标准地单产增加156.85kg和107.9kg,产脂分别是对照标准地14.5kg的4.4倍和3.4倍。  相似文献   

5.
沙地杨树人工林生物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尔沁沙地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实地测定了造林5年、8年、18年杨树人工林的树木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草本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并分析其特征。结果表明:5年人工林地上总生物量和0—60cm土层根系生物量分别为725kg/667m^2和260.66kg/667m^2;8年的分别为1086.62kg/667m^2和147.27kg/667m^2;18年的分别为1690.70kg/667m^2和297.75kg/667m^2。同时,随着林龄的增长,树木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逐渐增加,而草本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占林木总生物量的比例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吉首市桤木人工林的管理及生长情况调查,提出了目前种植桤木的一些关键技术。在吉首市较好的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为106株/667m^2的10年桤木人工林平均胸径达13.2cm,平均树高达11m,平均蓄积量达10.522m^3/667m^2;造林密度为167株/667m^2的10年桤木人工林平均胸径达12.7cm,平均树高达11.3m,平均蓄积量达15.554m^3/667m^2;造林密度为205株/667m^2的10年桤木人工林胸径达11.3cm,树高达12.0m,蓄积量达15.806m^2/667m^2。营造桤木速生林基地宜选择肥沃、湿润、土层深厚和排水良好的山冲或缓坡,以退耕地为最好。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李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黑李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美国黑李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生长,并筛选出早熟品种李王、中熟品种黑琥珀、晚熟品种黑宝石和皇家宝石等4个优良品种,其3年平均树高、地径、冠幅、单株产量和产量分别达到3.40m、5.18m、1.74m^2、22.3kg、1255kg/667m^2,比对照提高1.3倍、1.48倍、1.6倍、7.88倍和7.94倍,充分显现出良种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通过施用3种不同浓度(施200kg/667m~2、250kg/667m~2和300kg/667m~2)肉骨粉和对照区(施复合肥50kg/667m~2)进行红叶石楠育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3种不同浓度的肉骨粉进行红叶石楠育苗,对红叶石楠的高生长、冠幅(蓬形)生长均比对照区差。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盐源县玉米需肥规律,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生长性状之间基本存在正相关关系,玉米的实际产量与氮、磷、钾的施入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效益最好时产量为646.3kg/667m^2,最佳施肥量纯氮31.965kg/667m^2、P2O317.502kg/667m^2、K2O2.788kg/667m^2,投入产出比达到了5.31。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香椿林分进行调查,井进行不同抚育方式、施肥和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实行椿油(菜)间种是香椿幼林抚育的最佳方式;合理施肥显著促进林木生长,并以单施尿素4.5km/100m2或过磷酸钙7.5kg/100m2,15kg/100m2和22.5kg/100m2.以及混施尿素3kg/100m2加过磷酸钙15kg/100m2增多效果更为显著;若以培育香椿中小径级用材为目标,造林密度以1667~2615株/hm2为宜.并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香椿优化栽培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春天我国南方发生的严重雨雪冰冻天气对毛竹林造成严重危害,作者调查了富阳区毛竹林的受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受灾毛竹林恢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竹林受灾程度与其所处的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竹林地土壤厚度等环境因子以及毛竹林林分结构密切相关,其中海拔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2)不同施肥处理对毛竹林恢复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在试验的几个处理中,以在高海拔(500 m)区使用大剂量施肥(生物肥料160 kg/667 m2和复合肥40 kg/667 m2)和在低海拔(300 m)区使用小剂量施肥(生物肥料100 kg/667 m2和复合肥20 kg/667 m2)的新竹产量为高,每年产量分别达到2 243.3 kg/667 m2和2 258.3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增加65.4%和63.3%;3)高海拔地区的毛竹林因受损严重,在适当施肥后其新竹萌发量比低海拔地区的要高,但立竹直径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2.
起垄栽植,不仅能够节约土方、肥料、农药、人工管理费等投资成本,一次性投资小,而且能快速有效地聚集吸收表土的养分,使根系生长活跃,加速叶片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提早开花结果,缩短童期2 a,第2 a葡萄每667 m2平均产量达1 419 kg,比对照增加6.2倍,第3 a葡萄每667 m2平均产量达1 815 kg,比对照增产1.4倍,增产效果显著,提高了种植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对紫薇进行疏果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40%乙烯利WC100mlM667m2进行疏果,药后30天单株落果率为67.08%、果序重355.6g,明显好于其他激素的疏果效果,且对苗木较为安全,基本上能达到疏果目的;75%赤霉酸SP0.5g/667m2、80%萘乙酸SP5g/667m2疏果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短轮伐期菇木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荆、南酸枣、秃瓣杜英、马褂木等8个袋栽香菇试验表明,麻栎、南酸枣每千克干料产鲜香菇为944g和882g,比对照高45.23%和35.69%;桤木、秃辨杜英、银荆、锥栗、马褂木、枫香等产菇量比对照高7.18%~20.92%。造林试验表明,4a生的银荆树高8.93m,胸径8.20cm,生物产量高达189891kg/hm^2;5a生南酸枣、秃辨杜英、马褂木、枫香、锥栗、麻栎生物产量达83790~150228kg/hm^2。研究认为银荆、南酸枣、秃辨社英、马褂木等树种具有早期丰产的特性,采用密植造林4~5a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林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毛竹林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种类和数量,竹林翌年出笋数、笋产量、新竹秆重等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区;各处理间新竹胸径没有显著差异.施肥能有效提高毛竹林的纯收入,其中以施用0.01 kg/株稀土+0.25 kg/株复合肥效果最佳,可增加纯收入339.7元/667 m2.  相似文献   

16.
引进长富2、秋富1、昌红、红将军、美国8号等品种进行推广,逐渐取代老、杂、劣品种。新建苹果园一律采用新品种、新砧木。 2合理密植,科学定植,提高建园质量。 2.1严格整地,施足底肥。栽植前按所需密度挖定植坑,规格为0.8m~0.8m×0.8m,或按行挖定植沟,规格为深0.6m、宽0.8m。底土和表土分开,667平方米施底肥10000kg,与表土混合后回填,填至距地面20cm,踩实。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双城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属第一积温带,年活动积温2800~3000℃。境内土壤肥沃,多为黑土、黑钙土。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结合本地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特点,从1998年开始对马铃薯收获后复种秋菜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由于马铃薯复种秋菜技术省工、省时、投资少、效益大、栽培管理简便,适于一般农户,因此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近几年面积不断扩大,2001年栽培面积扩大到147hm2,两茬产量5500kg/667m2,产值1500元/667m2,高产地块达6500kg/667m2,纯收入2000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其栽培技术如下。 1 品种选择 做好市场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果品市场,振兴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我们引进皇家嘎拉苹果于苗家村建立示范园3.3hm2,进行了早期丰产优质栽培试验,2年结果,3、4、5年生产量分别达1642kg/667m2、3228kg/667m2、4230kg/667 m2,实现了早实丰产高效,现将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6种处理,3次重复对毛竹林试用ABT生长剂,并经协方差分析表明:整个试验地的ABT处理平均笋产量比对照增加9.6%,最高处理笋产量比对照增加21%;平均单株立竹笋产量比对照增加26.9%,最高处理单株立竹笋产量比对照增加可达45.5%;平均纯收入比对照增加5.4%,最高处理纯收入比对照增加12.2%。ABT4与ABT5混合效果好,而且浓度30mg/kg优于20mg/kg,单独施用AB4、ABT5或ABT10效果均不理想,高地温有利于出笋,早挖笋能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选定的方案为ABT4与ABT5混合,浓度为30mg/kg。  相似文献   

20.
1 品种选择:品种跟着市场走,加工厂要什么即种什么。目前生产上较为理想的品种主要有新西兰F1代杂交种特来密、美国的紫色激情、荷兰的强雄巨生等。优良的芦笋杂交一代种第二年即可采收鲜芦笋150~200kg/667m^2,第三、四年鲜芦笋产量可达600~1000kg/667m^2,每667m^2纯收益可达5000~8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