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江洁  盖萌 《食用菌》2010,32(3):11-13,17
对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产胞外多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肚菌的菌丝体深层发酵产胞外多糖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汁20g/L,麸皮3g/L,K2HPO41g/L,KH2PO40.5g/L,MgSO40.50g/L;最适pH为7,温度25℃,溶氧为250mL三角瓶装液150mL,接种量为15%。当培养基中加入表面活性剂Tween80时对羊肚菌产胞外多糖有促进作用,加入量0.2%,羊肚菌的胞外多糖产量为1.677g/L,比未加时提高了33%。维生素VB6和VC对羊肚菌菌丝体生长及产胞外多糖有促进作用,当加入维生素VB6,胞外多糖产量达到最大为2.189g/L,比对照提高了40.4%。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杏鲍菇发酵培养时的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均有活性且活性变化较大。在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邻苯二酚氧化酶活性较低,淀粉酶活性高峰出现最早,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随培养时间波动上升,而愈创木酚氧化酶在培养后期活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液体培养中胞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杏鲍菇液体发酵的生长曲线及相关碳水化合物降解酶的活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杏鲍菇对培养基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顺序为淀粉先于纤维素先于木质素。其中淀粉酶的活性高峰最早出现并始保持有较高水平,而与木质素降解相关的氧化酶以漆酶活性高峰出现最早。  相似文献   

4.
羊肚菌液体培养过程中几种胞外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测定了编号为M延-10羊肚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培养液pH值、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愈创木酚酶、蛋白酶酶活性及蛋白质、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内5种酶活性有一定变化规律,但不同酶活性有较大差异,产酶高峰也不尽相同。培养过程中蛋白质、糖含量随时间变化,且与酶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六妹羊肚菌为试材,分别测定了菌丝TTC-脱氢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淀粉酶、愈创木酚氧化酶活性及残糖含量,研究了羊肚菌不同生长期内菌丝活力及代谢情况,以期为羊肚菌及其它食用菌菌种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整个培养期内5种酶活性表现一定的规律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酶活性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菌丝活力最强,菌丝生长快,以4~12 d为最佳培养时间,可作为液体菌种生产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
羊肚菌液体培养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羊肚菌液体摇瓶培养条件以及适用培养基的筛选研究表明,PYG培养基(含0.1%酵母提取物的PDA)合适的液体培养条件是:25℃,100r/min,装量100mL/500mL三角瓶,加10粒玻璃珠,pH7.5。正交实验筛选的摇瓶培养基组成为麦芽汁50%,玉米粉1.5%,酵母提取物0.5%,蔗糖1.5%,以此培养基为基础,筛选出4种生物量较高的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尖顶羊肚菌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尖顶羊肚菌液体静止培养的优化培养基为蔗糖4%,胰蛋白胨0.4%,酵母粉0.15%,天门冬酰胺0.08%,MgSO4·7H2O 0.5g/L,KH2PO4 1.45g/L,Na2HPO4·2H2O 0.48g/L,VB1 25mg/L,CaCl2 0.013g/L,微量元素溶液1.0mL/L.培养基初始pH 7.0,装量50mL/250mL,接种量2%,培养温度26℃.培养10d菌丝体生物量可达12.64g/L.  相似文献   

8.
侧耳792几种胞外酶活性的测定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启忠 《食用菌》2006,28(5):7-8
侧耳(792)在PDY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和漆酶的酶活有较大变化,产酶高峰期也不同;蛋白质含量和菌丝体重量在第10d达最大值,可作为菌丝体(菌种)收获期。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璐  常继东 《食用菌》2006,28(5):10-12
从碳源、氮源、微量元素、温度、培养基pH值、光照等方面探讨了羊肚菌M.E.194的菌丝体培养特性.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K^+,Zn^2+,VB1对羊肚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光照对菌丝体生长略有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金耳液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的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和漆酶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内,7种酶均有活性,但活性差异较大,产酶高峰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固体培养几种胞外酶活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主要研究了金针菇菌丝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胞外酶的活性变化。测定了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及蛋白质、还原糖的含量变化。并探讨了金针菇在改变了碳源的培养基上胞外酶、蛋白质、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 :金针菇在固体培养过程中 ,三种酶均有活力 ,但呈现较大差异。培养过程中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随时间变化 ,且与酶活力有关。改变固体培养基中的碳源 ,则胞外酶活性、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又呈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量指标,筛选出黑脉羊肚菌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是酵母浸膏,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黑脉羊肚菌液体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3%、酵母浸膏0.5%、MgSO4·7H2O 0.1%、KH2PO4 0.3%、VB110mg·L^-1。  相似文献   

13.
焦迎春  余梅  唐达 《食用菌》2010,32(3):6-7
在黄绿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液体发酵培养过程中,对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漆酶(Laccase),淀粉酶(Starchase),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蛋白酶(Prolease)六种重要的胞外酶间隔24h测定酶活力。结果如下:淀粉酶、锰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均有较大变化,产酶高峰期也不同;菌丝体重量在第6天达最大值,可作为菌丝体(液体菌种)收获期。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体发酵培养血红铆钉菇菌丝体,研究了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离子等因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于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g/L,蛋白胨3g/L,MgSO4 0.5g/L,K2HPO4 1.5g/L,KH2PO4 0.2g/L,ZnSO4 0.03g/L,MnSO40.03g/L;用此培养基培养所得菌丝体产量可达8.655±0.258g/L,是基础培养基的1.5倍。  相似文献   

15.
吴韶菊 《北方园艺》2011,(15):215-216
以袖珍姑菌种为试材,选用玉米粉培养基做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测定袖珍菇每天的菌丝生长记录和菌落的观察,以及最后菌量的干重量,获得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玉米粉4%、葡萄糖2%、蛋白胨0.1%、KH2PO4 1%、MgSO4 0.54%.  相似文献   

16.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品种黑15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液体培养基、pH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和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配方1,最适宜pH为7.0,最佳培养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7.
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Ganoderma lucidum)的关键药效成分之一.笔者综述灵芝菌丝体及发酵液中三萜化合物的主要组分、深层发酵技术和合成关键酶、抗肿瘤作用及其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以干菌体得率为指标,选择出蛹虫草液体发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L,蛋白胨16 g/L,磷酸二氢钾6 g/L,硫酸镁2 g/L,水1 000 mL,pH自然,干菌体得率为46.5 g/L,与其它试验组结果的差异显著,说明碳源和氮源为其生长的最重要营养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该试验以五味子新鲜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蔗糖和硼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时,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五味子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合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10%蔗糖+50mg·kg-1硼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