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利用自身"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和位于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以"产学研、农科教合作教育"为特色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并总结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农业科技理论研究型人才、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和农业科技实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以期为其他农业高校培养科技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农科教育是高等农业教育融入产业技术革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农业院校应立足新产业新业态、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面向新农科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之路:构建"院+校"农科教协同育人新模式,打造"新农科"人才培养特区,探索农科生"订单式"培养新模式,提升农林教育专业现代化水平,打造多类型、多样化、共建共享的教学科研示范基地,组建"三支"新农科师资团队。  相似文献   

3.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巳是被世界各国所证实了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农科教结合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科教兴农”战略的有效途径.自1989年提出“农科教结合,共同促进农村、林区人才开发与技术进步”以来,农科教结合工作已...  相似文献   

4.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源头和力量, 农业高校一直在科教兴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简要介绍农业高校在农科教结合中的重要作用基础上, 通过分析农业高校参与农科教结合的障碍因素, 从五个方面探索了其参与农科教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科教结合形势下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65-765,807
通过分析农科教结合形势下高等农业教育重要战略作用和存在问题,提出农科教结合形势下,高等农业教育的三个发展取向:改革招生体制,倾向培养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加强产学研结合研究,尽快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网络云平台的快速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受到严重影响。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经验,开展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有助于提升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通过调研国内9个地区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内高校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4种常见模式,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修复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科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旨在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提供“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贵州大学“农科教结合”项目的目的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项目的实施推广了农业科技,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和素质;制定并实施农业发展规划,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促进了教育与生产的结合。其主要经验是:服务“三农”、发展“三农”是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宗旨;调动农民投入农业生产和科技的积极性是搞好农科教结合的基础;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的必要性;基层领导的参与和农技部门的配合,是实施农科教结合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农科教结合是科教兴农的具体实现形式,高等农业院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三农"服务活动是对农科教结合形式的有益探索.分析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约束监督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明确约束监督机制的创新思路,从约束监督主体、约束监督客体、约束监督对象和约束监督措施四个方面提出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外农科教结合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科教结合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迅速推广运用新技术成果,以获取最大的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农科教结合形式,都从各自传统和农业发展实际出发,使之最有利于农业发展。分析农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一、高度重视农业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 1.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实行教学、科研与技术推广相结合 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从上个世纪《赠地法案》颁布开始,美国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州立大学农学…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1999,(2)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已成为广大农村干部的共识。农科教结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也顺应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因而深得人心。坎山镇在农科教结合方面的做法是:首先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和成校校长为副组长,农科教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有权威的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使农科教各部门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在具体工作中,则由成校牵头,真正做到“三统筹”。一是统筹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分析当前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在政策机制、学科专业结构、生源质量数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推进制度机制创新、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协同创新发展、"产学研用"结合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更好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振  赵秀琴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9):266-268,271
乡村振兴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农科教融合,"产学研用"一体化是新农科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为解决当前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脱离或落后于农业生产一线技术等不良问题,以高职"花卉栽培"课程为例,渗透实践教学项目科研化理念,构建与实施了农科教融合、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高职花卉栽培课程实践教学新模式.从而为新型农科高职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科教结合的新经验,试就农科教结合的基本概念及其动力机制谈几点浅见。 一、农科教结合内涵的新认识 1.大农业的涵义需要重新框正 将大农业等同与整个农村经济是欠妥的。一是农村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与农业生  相似文献   

14.
农科教结合与中国农村社区传统农业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走农科教结合之路,是中国农村社区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趋势,在阐述农科教结合的理论基础的同时,探讨了中国农村社区农科教结合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并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等农业教育主动面向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足于高等农业教育的现实,着眼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从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服务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结合的战略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科教统筹结合是指在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中,以振兴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直接目的,以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动力,以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技术素质为手段,把经济发展、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与劳动者素质提高紧密结合起来,以便形成科教兴农强  相似文献   

17.
95030333加大农业教育改革力度/李晶宜//光明日报一1995,3,11一6 作者认为要加大农业教育改革的力度,重点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加速农业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管理体制改革是重点,高等农业院校要因地制宜,在部省共建、合作办学、协作办学、合并办学等方面逐步实现领导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向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效益显著化。二是加速农科教结合,1995年向全国推荐、推广一批农科教结合的典型经验,特别是县、乡基层的经验;要选择3个不同经济类型的地市,建立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三年努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高校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难点问题,基于河北农业大学坚持走"太行山道路"的经验做法,探索了大力推进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科技战略合作,创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模式,总结了以试验基地为载体,创新群体为骨干,构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平台承担重大课题、出重大成果,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创立现代农业先导型样板的经验,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制定激励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等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等农科教学基本特点分析沈阳农业大学马传普,刘艳,于长志高等农科教学,是农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农业科学技术为主要中介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农业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农科高级技术人才的基本途径。弄清楚这个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助于实现农科教学的科学化,提高农...  相似文献   

20.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激励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科教结合是科教兴农的具体实现形式,高等农业院校开展的各种“三农”服务活动是对农科教结合形式的有益探索。分析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激励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明确激励机制的创新思路,并提出应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两大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