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动态     
《种业导刊》2008,(1):48-49
中国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等国完成试验研究;我国天然彩色棉种质创新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中外科学家共同破解甜高粱之谜;小麦赤霉病防治取得重大成果;我国又培育出自主产权杂交小麦。  相似文献   

2.
为了鉴定抗麦长管蚜优异的小麦种质资源,以30份小麦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自然感蚜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的方法,获得抗性的种质资源25份。通过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两者的r=0.2974,可得小麦种质资源抗性与叶绿素含量之间有很弱的正相关,叶绿素含量对小麦种质资源抗蚜性的影响不大,因而不能只根据小麦叶片颜色判断小麦种植资源的抗蚜性。通过对小麦种质资源的抗蚜性和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了种质资源抗蚜性和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为小麦抗蚜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豫麦2号在河南省小麦品质育种中的作用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豫麦2号小麦的系谱及其育成品种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麦2号是一个丰产、稳产且品质遗传力高的种质资源,指出在今后的小麦贵传改良过程中,应重视该品种的应用,同时注意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用以拓宽河南省种质资源的基因容量。  相似文献   

4.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在克字号小麦品种选育中的遗传贡献马异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黑龙江省克山161606)1国外小麦种质资源的利用40年代,由于小麦锈病的广泛流行,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轻者减产20%~50%,重者颗粒无收。1949~...  相似文献   

5.
邓远闻  邓劲 《种子》2002,(5):43-45
本文对僵拓小麦特异型种质基因库进行初步的概括和评述。认为要不断创选新的小麦品种类型,实现突破性育种,就必须进行性状类型的研究,解决性状的突破,以普通小麦品种资源为基础,加强对一二粒小麦,硬粒小麦,波兰小麦,加查野生小麦和分枝小麦等资源的研究。引育并重,采取电子,^60γ射线,快中子辐射和再辐射,并与远缘杂交等相结合的多种方法,选育小麦特异型新质源,建立和开拓小麦特异型种质基因库,育出多小穗长穗型,矮秆大穗和大粒型,早熟灌浆快的多花多实型和蓝粒,分枝系列,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无融合生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批小麦优异种质资源“八五”小麦优异种质综合评价子专题,在哈尔滨试验点种植了685个具有优异性状的小麦种质资源,经3年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综合性状好的和兼多种优异性状的种质。现将这批材料做如下简介,以便提供育种及生产单位应用。(一)综合性状好的材...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麦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中国地区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特点和遗传差异,从而探明影响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因素,并拓宽现有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归纳了遗传多样性的涵义和研究意义,从形态学方面、细胞学方面、生化水平方面、分子生物学方面总结了小麦作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进展,分析了研究小麦遗传多样性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小麦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种分子标记和其他方法相结合得出的结果更可靠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10多年来小麦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编目编志、繁种入库和遗传评价等研究领域的工作进行概述,供小麦育种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麦新种质龙88-10881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有的小麦种质资源不能满足育种的要求,必须创造育种所需的新种质资源。利用远缘杂交是实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龙88-10881就是通过两个属间杂种的再杂交而获得的。该品系配合力较好,抗病,优质,矮秆...  相似文献   

10.
刘宁涛 《中国种业》2020,(12):46-50
以寒带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库中的177份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调查了(千粒重,幼苗习性,灌浆日数,生育日数,株高,穗型,芒型,植株整齐度,粒色、产量)10个农艺性状,对小麦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育日数变异系数最小,为4.28%;遗传多样性指数以千粒重性状最高,达到2.08;聚类分析得到3个类群,其中第Ⅲ类群的3份种质在灌浆速度、穗型、粒色、产量方面可以作为育种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1.
国外引进小麦抗病种质资源简介刘三才,陈梦英(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近几年来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引进的国外小麦材料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及抗病性观察,发现国外引进材料中有不少抗病种质资源。现将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河北农大植保系等单位重...  相似文献   

12.
一、小麦种质资源抗病性研究概况我国小麦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研究起步较晚。1964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为此,国务院发布“灭锈歼灭战”的指令,不少植保单位进行了抗条锈性鉴定。由于国家的重视,“六五”、“七五”均列为攻关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一、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国内外育种机构都非常重视其收集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美、苏保存的各类作物种质资源超过30万份,国际水稻研究所保存水稻种质资源62,500份,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保存种质资源74,000份。每份材料在不同的年份、地点,条件下进行多种性状的调查记载,组成……  相似文献   

14.
具有优异性状的小麦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们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种质库承担春小麦繁种更新种质资源材料428份任务,经田间种植观察及室内考种,从丰产性、抗病性、抗虫性等主要农艺性状的特征特性进行鉴定。这些资源一部分生产上直接利用,对甘肃省小麦产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一部分作为亲本在小麦育种中利用,育成了一批高产新品种,为改善甘肃省小麦遗传构成、提高小麦单产和总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彩色小麦因为富含各种微量营养元素而成为解决隐性饥饿的研究热点,为了对彩色小麦种质资源中的微量营养元素进行全面的评价,对来自黄淮麦区的 19 个彩色小麦种质资源和 1 个对照白粒小麦籽粒中的 16 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参试彩色小麦各种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顺序为铁 > 锰 > 锌 > 锶 > 铜 > 铬 > 镍 > 钼 > 钛 > 锡 > 砷 > 硒 > 钒 > 钴 > 银 > 镉;19 个彩色小麦籽粒中锰、砷、钛、钴、铜、锶、钼、铬、镉、锡、铁共 11 个微量元素与对照白粒小麦差异显著;大多数紫(黑)粒小麦的微量营养元素都高于蓝粒小麦和白粒小麦,蓝粒小麦的铜、锌、锶、钼、锡含量高于大部分紫(黑)粒小麦和白粒小麦,白粒小麦的钼和锡含量最高;蓝粒小麦砷含量普遍较低;中黑麦 6 号等 11 个彩色小麦种质资源没有检测出镉含量,是宝贵的抗镉金属污染的小麦种质资源。以上结果可以为彩色小麦种质资源微量营养的科学利用和保障人类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种质资源对麦长管蚜抗性的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9~2002年先后引进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468份,在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临汾市设立试验点,对其进行了抗麦长管蚜特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进的小麦种质资源中不同品种(系)对麦长管蚜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的有11个,表现中抗的有63个,可作为抗蚜材料为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7.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在河南的表现与评价杨会民林作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郑州450002)收稿日期:1996-01-22从80年代末至今,我们先后从国外引进了377份小麦种质材料,主要来源于欧洲、美洲与大洋洲。现将其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条锈病与白粉...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种质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小麦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小麦遗传多样性评价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合理利用小麦种质资源,降低组配小麦杂交组合的盲目性,选取73份国内外种质材料,在旱地条件种植,以株高、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和产量为指标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养条件下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为: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供试材料可以分为六类,并对各类种质材料的特点及在育种中的应用作了评述。试验中综合表现较好的4个亲本材料为第Ⅵ组的18th FAWWON-IR-023、18th FAWWON-IR-111、18th FAWWON-IR-027和18th FAWWON-IR-169,可为选育抗旱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提供优异基因。  相似文献   

19.
《种业导刊》2013,(7):41
"中麦60"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课题组培育而成,该品种既是一个新品系,也是一份难得的多花、多实、抗病新种质。该课题组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和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的长期支持下,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小麦的核心种质,以5%的样本(1160份)代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中弱筋种质的鉴定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良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的基础。本文2006-2007年连续2年在扬州对261份中国小麦微核心和54份应用核心种质进行蛋白质品质鉴定,分别筛选出19份低蛋白质含量和12份低微量SDS沉降值的种质,其中4份种质可确定为优质弱筋种质,可作为弱筋小麦育种的优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