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苜蓿干草提取叶蛋白最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的综合方法提取苜蓿干草中的叶蛋白。分别进行了草粉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料水比、加盐量和提取液pH值等6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研究,得到各单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预浸时间24h,絮凝时间10min,料水比1∶30,絮凝温度60℃,pH值3,加盐量2%。对料水比、加盐量、絮凝时间和pH值的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水比>加盐量>pH值>絮凝时间,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水比1∶20,加盐量1%,絮凝时间5min和pH值为2.5。  相似文献   

2.
苜蓿鲜草提取叶蛋白最适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综合方法提取苜蓿鲜草中叶蛋白,分别进行絮凝时间、温度、加盐量和提取液pH值等4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参数分别为:絮凝时间8min,絮凝温度70℃,pH值5,加盐量2.0%。对温度、盐浓度、絮凝时间和pH值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加盐量〉温度〉pH值〉絮凝时间,最佳条件组合为加盐量1.6%,絮凝温度70℃,絮凝时间8min和pH值4。  相似文献   

3.
正交优化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3)正交试验对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液比1∶20、加盐量4%、pH为5,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提取率可以达到19.62%。影响可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液比加盐量pH,絮凝温度在60℃、时间为15min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三叶草叶蛋白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选用三叶草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L9(34)分别对料水比、加盐比、不同pH和絮凝温度4个因素进行优化。以叶蛋白提取率、蛋白质量分数为指标,以期获得三叶草叶蛋白提取的最佳优化工艺参数。正交试验表明,提取三叶草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1D2,即料水比为1∶3、加盐量为5%、pH为3.0、絮凝温度为70 ℃为最佳的提取工艺组合。本研究初步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三叶草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为三叶草叶蛋白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菊芋叶蛋白提取工艺研究及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叶片为材料,研究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比较了4种提取剂对菊芋叶蛋白的提取效果,通过对叶蛋白得率、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提取率的比较,以焦亚硫酸钠溶液的提取效果最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料液比、加盐量、絮凝温度、p H值多因素正交处理,对菊芋叶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加盐量0.5%,絮凝温度90℃,p H 2.0;对提取叶蛋白进行氨基酸分析的结果表明,菊芋叶蛋白氨基酸种类齐全,配比协调,总氨基酸含量为42.07%,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T)为40.5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N)为0.68。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蛋白质饲料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而绿色植物是生产叶蛋白最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获得叶蛋白最廉价的途径之一。选取草坪草为试验材料,选用料水比、加盐量、p H值和凝聚温度4个因素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以叶蛋白提取率、蛋白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以期获得草坪草叶蛋白提取的最佳优化工艺参数。正交试验表明,草坪草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A3B3C2D1),即料水比1??30、加盐量1.2%、p H值为3.5、絮凝温度为60℃。研究为草坪草叶蛋白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改进和优化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叶蛋白提取的工艺环节,并提高叶蛋白提取率及提取物纯度等参数指标,本研究选择长江下游农区广泛种植的金花菜为原料,通过设置较为合理科学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加热时间、pH以及提取剂(酸)种类进行叶蛋白提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单因素试验最佳参数分别为料液比1∶3、提取温度70℃、加热时间15 min、pH 4、提取剂(酸)为盐酸。基于清洁安全生产角度,选择了单因素试验中提取指标同样较高的柠檬酸作为提取剂,设置了料液比、pH及提取温度的3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发现影响叶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pH、提取温度、料液比。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3、pH 4.1、提取温度72℃,相应的叶蛋白提取率为49.63%,提取物纯度为56.87%。本研究优化的技术工艺及相关参数指标可为农区豆科草类植物多元化利用及叶蛋白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优选紫花苜蓿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对不同品系的苜蓿叶蛋白进行差异性分析,本试验利用单因素极差分析,以280nm紫外光测测定并计算提取率,L9(33)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各因素影响能力大小为:pH〉浸泡时间〉料液比〉温度,正交试验最佳组合为A2B1C1。结果中三得利(兰州)对照和MA-7中叶蛋白的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1.91%和19.42%。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多糖.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料液比、温度、pH值时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黄芪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黄芪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时间20 min/次,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12,pH值9,温度80℃,黄芪多糖的提取率高达96.6%.该方法具有节省溶剂、省时、节能及提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甘薯果胶的制备工艺及其理化性质,本试验以两种甘薯渣为原料,分别用盐酸和磷酸氢二钠两种溶液提取果胶含量较高的甘薯渣。通过设定单因素条件,比较料液比、时间、温度和pH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本试验采用盐酸提取果胶时,各因素最佳条件为pH 2、时间2 h、料液比1:20和温度75 ℃,果胶提取率高达22.80%|采用磷酸氢二钠提取果胶时,各因素最佳条件为pH 7、时间4 h、料液比1:30和温度60 ℃,果胶的提取率高达21.10%。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果胶提取率为指标,盐酸法提取效果较磷酸氢二钠法提取较好。 [关键词] 果胶|甘薯渣|提取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条件对苜蓿叶蛋白凝聚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蕾期新鲜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温度、pH值单因素处理及温度、加热时间、pH值和NaCl质量分数多因素处理,探讨不同方法对苜蓿叶蛋白凝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条件下,温度以75℃为宜,pH值4.0对苜蓿叶蛋白产量、叶蛋白纯度和粗蛋白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而在多因素条件下,叶蛋白的最适凝聚组合条件为温度85℃,时间2min,pH值4.0,以及NaCl质量分数0.4%。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优化麻疯树籽提油工艺并分析其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以提油率、提油后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为优化指标,探讨料液比、温度、时间3个因素对麻疯树籽提油率及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结合正交试验获得麻疯树籽提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18、温度为40℃、提取时间30 min时,提油率达到最高,分别为38.22%、32.21%及34.1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提油率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料液比 > 提取时间,其中温度和料液比对提油率的影响极显著(P < 0.01),提取时间对提油率无显著影响(P > 0.05);影响籽粕粗蛋白质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提取时间 > 料液比,其中温度对籽粕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 < 0.01),提取时间对籽粕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 < 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麻疯树籽最佳提油工艺组合为A3B3C3,即在料液比为1∶22、温度为50℃、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提油率为39.41%,籽粕粗蛋白质为24.13%。本研究为麻疯树籽提油及提油后籽粕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e test was aimed to optimize the oil extraction process from Jatropha curcas seed and analyzed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in meal.Jatropha curcas seed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and the effects of solid to liquid ratio,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 on the oil extraction rate and crude protein content of meal were investigated and optimized. The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 test showed that when the solid to liquid ratio was 1:18,the temperature was 40℃ and extraction time was 30 min,the oil extraction rate was highest which was the 38.22%,32.21% and 34.13%,respectively. The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oil extraction rate were temperature > solid to liquid ratio > extraction time.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olid to liquid ratio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P < 0.01).The extraction time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oil extraction rate (P > 0.05).The order of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crude protein content in seed meal were temperature > extraction time > solid to liquid ratio.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P < 0.01) and that of the extrac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The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as A3B3C3 of which the solid to liquid ratio was 1:22,temperature was 50℃ and extraction time was 50 min. The oil extraction rate was 39.41%,and the crude protein was 24.13% under this condition. This study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Jatropha curcas seed.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黑豆花色苷,主要考察提取液浓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温度和提取液p H值等因素对黑豆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黑豆花色苷的提取工艺,经过优化的试验参数为pH值2.0,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57 min,提取温度55.5℃,料液比1:9。经过3次平行试验得出的实际值为385.72 mg/100 g,与预测值386.38 mg/100 g基本吻合,说明该试验模型具有可行性。黑豆花色苷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具有其较强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分别为92.56%和85.76%。  相似文献   

15.
为优选中药复方"促孕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以淫羊藿苷为对照品,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促孕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得出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12,超声提取2次,每次25min为最佳提取工艺。该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可常温提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提取苜蓿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超声波提取方法,对不同浓度乙醇、不同料液比及不同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筛选出苜蓿黄酮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水平差异极显著,固液体积比和乙醇浓度是影响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提取时间和其他影响较小;最佳提取条件为40%的乙醇,苜蓿草粉50倍量,超声波提取3次,每次40 min,对单因素实验的各因素的最佳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7.
刈割期对紫花苜蓿叶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从现蕾至盛花期(80%开花期)分4次取样,测定W323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各样本的茎叶比和叶中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以研究刈割时对苜蓿叶粉质量的影响,确定合理刈割期.研究结果证明:随刈割期推迟,叶比例在10%开花期后极显著下降(P<0.01);叶蛋白质含量各时期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叶中粗纤维含量随刈割时期推迟显著提高(P<0.05),50%开花后,粗纤维含量极显著高于现蕾期和10%开花期(P<0.01).生产紫花苜蓿叶粉适宜刈割期为现蕾至10%开花.以现蕾期为基础,叶比例、叶粗蛋白含量、叶粉容重均与现蕾后刈割期推迟日数呈负相关,而叶粗纤维与之呈正相关.叶粗蛋白含量与叶粉容重显著正相关,可通过叶粉容重估算叶粉中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