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正> 一、柳河地区土壤侵蚀模式 柳河地区位于北纬42°10′~43°00′,东经120°30′~122°30′,地处辽西与内蒙交界,面积7000多km~2,是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区之一。从全国侵蚀分区看,柳河地区属风蚀、水蚀过渡区、春季风蚀严重,夏季水蚀严重;北部风蚀严重,南部水蚀严重,时空各异。 为了推算全区的土壤侵蚀量,我们首先建立风蚀、水蚀过渡区的侵蚀类型模式及不同类型条件下的侵蚀强度模式。设总侵蚀量为E,则 E=E水+E风 (1) 柳河地区是风蚀、水蚀的过渡类型区,过渡类型是典型的模糊数学问题,因此我们采用模糊集合即建立隶属度的方法来求土壤侵蚀类型模式。 在柳河地区的每一个地理位置上,设水蚀与风蚀的模糊集分别为U水、U风,与其相应的隶属函数为P水、P风。则有 P水+P风=1 (2) 由上式可见,只要确定P风即可求出P水。这里因缺少风蚀的定位观测资料,只得用经验推理法来求P风。分析影响风蚀隶属度的主导因素,得到隶属函数: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应用遥感技术土壤侵蚀普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宁省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通过应用遥感技术,对全省进行了土壤侵蚀普查,现查明全省土壤侵蚀面积为51161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5.7%,同时利用大量小二水库测淤资源料及径流小区试验资料,推算出全省不同类型区土慢关系模型,并分析辽宁省土壤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土壤侵蚀分布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宁省现有土壤侵蚀面积 463 40 7km2 ,流失面积、侵蚀程度均以辽西锦州、阜新、朝阳、葫芦岛 4市为重 ,此 4市是全省水土保持治理的重点区域。坡耕地及林地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 80 % ,特别是林地的土壤侵蚀不容忽视。针对全省土壤侵蚀现状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定期公告水土保持监测情况是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主要规定之一,但如何利用监测站点的现测数据较为科学准确地推算区域土壤流失量及水土保持效益,是目前水土保持公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以北京市为例,利用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站点观测到的降雨量及水土流失量等资料,基于GIS平台和降雨侵蚀力模型,对2009年北京市土壤流失量进行定量计箅。结果表明,计箅结果可靠,方法可行,可为其他地区计箅土壤侵蚀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辽东山区的土壤侵蚀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土壤侵蚀分类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根据国家标准,结合辽宁实际情况进行的。辽宁的土壤侵蚀主要有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4类。其中又以水蚀(占侵蚀面积的95.6%)、风蚀(4.2%)所占比例最大(共占99.8%),故只对这两类侵蚀进行分级。对侵蚀量级采用6位编码命名。第一位为土壤侵蚀量级代码,第二位为危险程度代码,第三位为岩性代码,第四位为坡度代码,第五位为土地利用类型代码,第六位为植被盖度代码。为确保侵蚀量级划分得合理、科学、准确,依据辽宁省实测资料,建立了土壤侵蚀强度与各种侵蚀因素关系方程。土壤侵蚀方程和科学分类分级体系的建立,为正确采取不同措施,有效防治土壤侵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辽宁省土壤侵蚀图是应用百万分之一的地球资源卫星资料和地形图、常规调查资料,在全面分析该省地质、地貌、气象气候、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卫星象片的影象分析和解译编制而成的。  相似文献   

8.
坡面土壤侵蚀垂直分布定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野外侵蚀小区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稀土元素示踪法在土壤侵蚀垂直分布研究中的可应用性。在一个侵蚀小区上,实验揭示出产沙强度随坡长存在三种变化模式,增长型,增长--递减型和波动型,其形成机理可能与径流过程有关。利用稀土元素在坡面的再分布,初步建立了估算坡面沟蚀率的关系式。稀土元素点穴施放法尚存在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土壤侵蚀空间尺度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侵蚀的空间尺度效应和不同空间尺度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的分析与研究是目前土壤侵蚀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辽宁省34个典型水文站长序列水文资料和2000年辽宁省遥感资料进行汇总,运用沙量平衡分析方法,对辽宁省小流域-中尺度流域-区域大尺度3种尺度土壤侵蚀量进行不同空间尺度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辽宁省土壤侵蚀的空间尺度效应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主要表现在:1)通过对辽河流域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流失量随流域面积的增大表现出递次减小的规律;2)通过对辽宁省9大流域的水文资料和遥感资料对比研究表明,随着研究尺度增大,土壤侵蚀的宏观特征表现更为显著。通过沙量平衡分析方法,沉积泥沙存蓄变化量是造成尺度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入研究沙量平衡计算的理论与方法,以沙量平衡计算辅助土壤侵蚀监测工作,是进一步促进土壤侵蚀监测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和1996年两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的结果表明,辽宁省土壤侵蚀面积减少了11486.9km^2,侵蚀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10a间全省轻、中、强各级土壤侵蚀面积分别减少4358.7km^2、6289.8km^2和3838.1km^2。值得得关注的是原来土壤侵蚀较轻的9个市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强度土壤侵蚀,且有丘陵区强度侵蚀面积减少,低山、中山区增加的趋势。因此,下世纪辽宁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依法  相似文献   

11.
辽宁土壤侵蚀状况分区与防治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史料研究,阐述了辽宁土壤侵蚀发展的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初步控制阶段,并运用以往的研究资料和最新的遥感普查资料对全省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侵蚀区的防治重点,这些都将为土壤侵蚀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冻融侵蚀发生的气候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辽宁省1961-2006年的气温、降水等资料,分析了近46a来辽宁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冻融作用与冻融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辽宁地区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年平均气温的波动上升且十分显著,而降水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内冬、春季节平均气温增加率较高,以2-4月比较强烈;冬季降水基本不变,其它季节降水均减少.在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情况下,辽宁地区土壤冻结期有推后的趋势,解冻期有提前的趋势,所以冻融期有所缩短,土壤化通期有所提前.此外,土壤冻结深度有减小的趋势;随着初春(3月)温度的显著上升,冻融侵蚀有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细河流域土壤侵蚀监测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宁省细河流域为例,基于RUSLE模型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1B的CCD数据,计算了该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后的结果与多因素综合法得到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结果及2005年辽宁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HJ卫星的CCD数据适用于土壤侵蚀监测领域,RUSLE模型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细河流域的土壤侵蚀监测中。2009年土壤侵蚀总面积比2005年第4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有所降低,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山区,其中强烈及以上等级的侵蚀则主要分布在"煤电之城"阜新市的露天煤矿地区。  相似文献   

14.
辽西低山丘陵区褐土和棕壤坡耕地溅蚀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辽西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典型土壤溅蚀特征,选取褐土和棕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比研究2种土壤的溅蚀差异。结果表明:褐土和棕壤不同方向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差异较大。不同降雨强度下,棕壤溅蚀率均随降雨历时呈现递减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褐土溅蚀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缓慢增长阶段、迅速增长阶段、快速下降阶段和相对稳定阶段。褐土的小粒级颗粒完成迁移的降雨历时临界值与不同方向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的降雨历时临界值一致,降雨历时为20~25 min;棕壤的小粒级颗粒完成迁移的降雨历时临界值与不同方向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的降雨历时临界值一致,降雨历时为10~15 min。褐土向上坡溅蚀率、向下坡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皆与降雨历时呈显著二次多项式关系,而棕壤向上坡溅蚀率、向下坡溅蚀率、净溅蚀率和总溅蚀率皆与降雨历时呈显著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辽西北地区土壤沙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风蚀,为了定量评价辽西北沙化土壤在风力作用下的侵蚀状况,研究采用埋钎法,观测风速与土壤剥蚀深度及堆积厚度的关系。研究得出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土壤剥蚀深度均随着风速的加大而增加;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随着风速的加大,背风坡的坡中与坡脚的土壤堆积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由于风力的剥蚀作用,坡顶的堆积厚度与风速呈负相关;一年内观测到的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的平均风蚀强度分别为167.9,57.8,4.2 mm/d。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土壤侵蚀研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目前区域尺度上土壤侵蚀评价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以时间为轴,将区域尺度上的土壤侵蚀评价分为区域土壤侵蚀现状调查与评价、区域土壤侵蚀动态分析和区域土壤侵蚀状况的模拟与预测。其中区域土壤侵蚀现状又被区分为土壤侵蚀风险评价和侵蚀量估算。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土壤侵蚀及防治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安徽省土壤侵蚀的地区分布与危害程度,回顾了水土保持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对几个重点流失地区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对适用于各地区大比例尺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的研究较少,现行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在野外实际应用中困难,对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意义不大。根据多年来在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抓住成土母质这一主导因素,根据不同成土母质土地的土壤质量分异规律、土壤侵蚀特点以及土壤遭受侵蚀后对土壤生产力水平、土地利用管理的影响不同等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确立了适合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大比例尺土壤资源调查的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体系。该分级指标体系具有针对性强、分级指标界限明确、可操作性强、对土地利用管理指导意义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全面生产调查的基础上,自辽宁省主要蔬菜保护地生产区采集保护地及其相邻露地大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全盐含量,探讨了当地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保护地土壤全盐含量显著高于相邻露地相应土层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分别是相邻露地土壤的1.5~17.0倍和1.2~11.3倍,盐分表聚现象明显;(2)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现象较为严重,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全盐含量超过2 g kg-1的土样分别占46%和29%,而露地大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样全盐含量均在2 g kg-1以下。(3)区域间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程度不同,沈阳法库、大连瓦房店、朝阳喀左和鞍山海城等地土壤盐渍化程度相对较重,沈阳新民和丹东东港土壤盐渍化程度相对较轻,其它地区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居中;(4)土壤盐渍化与改种保护地前土壤盐分含量及改作保护地后种植年限、施肥量、复种指数等因素关系密切。因此,应加强相关研究,采取措施,积极防治保护地土壤盐渍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甘肃省土壤侵蚀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全省土壤侵蚀面积30-82 万km2 ,占土地总面积的76-17 % ,其主要特点是面积大、侵蚀类型齐全、空间分布复杂、侵蚀强度大。根据各分区的特点,省内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内陆河流域应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