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雌雄藏獒从出生到8月龄体重及各体尺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雌雄藏獒在4月龄前体重、体高差异不显著;雄性藏獒体重从4月龄开始显著大于雌性犬(P<0.05);体高在4月龄以后雄性犬显著大于雌性犬(P<0.05);胸围和管围在3月龄以后雌雄之间差异显著(P<0.05);耳长只在3、4、5月龄时雄性犬显著高于雌性犬(P<0.05);雌雄藏獒的体长、管围指数和尾长在0~8月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管围指数随月龄增加而下降.雌雄犬的体重平均日增长量高峰分别在5月龄和4月龄,体高平均日增长量高峰分别在2月龄和3月龄,体长平均日增长量高峰都在4月龄,胸围平均日增长量高峰分别在4月龄和3月龄,管围平均日增长量高峰分别在2月龄和3月龄,耳长平均日增长量高峰都在2月龄,尾长平均日增长量高峰分别在4月龄和3月龄.本研究建立了雌雄犬日龄与体重及各体尺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日龄可预测雌雄犬的生长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2.
河曲藏獒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河曲藏獒初生、断奶、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质量和体尺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河曲藏獒公犬体质量从3月龄开始极显著地大于母犬(P<0.01),体高从12月龄开始极显著地大于母犬(P<0.01),胸围只在6月龄极显著大于母犬(P<0.01)。在其它生长阶段中,公母犬间无明显差异(P>0.05)。河曲藏獒有较高的平均日增重,公、母犬最大日增重分别为220.66 g,193.66 g,12月龄体质量分别为48.80 kg,44.65 kg。在断奶到6月龄期间加强对藏獒幼犬培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褐牛(肉用类型)生产性能测定与选育,为培育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褐牛核心育种场对290头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进行体尺测定和B超检测。【结果】5岁以上新疆褐牛体重、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腰角宽、髋宽均显著高于2014年测定结果(P<0.05);4岁新疆褐牛的体重、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腰角宽、尻长、髋宽均显著高于2014年(P<0.05);3岁新疆褐牛体重、体高显著高于2014年(P<0.05);24月龄新疆褐牛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胸深、后腿围、尻长均显著高于2014年(P<0.05);18月龄新疆褐牛体斜长、管围显著高于2014年(P<0.05);12月龄及6月龄体尺鉴定指标均有高于2014年的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2019年5岁以上、4岁、3岁新疆褐牛眼肌高度、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2014年测定值(P<0.05);2019年24月龄、18月龄、12月龄新疆褐牛眼肌高度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2014年的测定值(P<0.05)。【结论】2019年新疆褐牛各个年龄阶段的体尺测定指标与2014年测定的记录相比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黑毛和牛与延边牛杂交的效果。[方法]对不同阶段(6、12、18、24月龄)F1、F2代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F2代公牛6、12、18、24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F1代(P<0.05),不同月龄F2代母牛体重与F1代无显著差异;18月龄F2代公牛体斜长显著高于F1代(P<0.05);不同月龄F2代无论公牛还是母牛胸围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公牛腹围在6月龄、12月龄、18月龄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母牛各月龄腹围均显著高于F1代(P<0.05);F2代公牛6月龄十字部高、24月龄管围显著高于F1代(P<0.05);F2  相似文献   

5.
不同月龄波德代杂种羊与当地土种羊生长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月龄的波德代杂种一、二代与土种羊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月龄、6月龄、周岁、成年等不同阶段的杂种二代羊在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生长指标和土种羊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除了3月龄杂种一代在体重、体高、体长方面与土种羊差异不显著外(P>0.05),在其余各阶段杂种一代与土种羊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或显著差异(P<0.05),说明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均随其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4龄时增长速度最快,4~5龄时增长较慢,体质量与年龄的生长方程为m=20.346e0.661 2t.体质量与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背甲宽与背甲长、腹甲宽与腹甲长,背甲长与腹甲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雌雄性比约为1:1,1、2龄雌雄无显著差异,3龄时雌雄的背甲宽与背甲长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偏圆形,雄性偏椭圆形;5龄时雌雄头甲宽与背甲长的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雌性大于雄性.雌雄在生长方面存在差异,0~1龄时雌雄性生长相当,2、3龄时雄性生长快于雌性,雄性体质量大于雌性,但在4~5龄时雌性生长加快,雌性的体质量是雄性体质量的1.12倍.  相似文献   

7.
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7~12月选取年龄相近、体重差异不显著荷斯坦公犊2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培养成功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按公犊体重×105个/kg干细胞稀释至8 m L颈静脉注射至其体内,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空腹测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腰角宽,采血3 500 r/min离心15 min保存血清待检,共6次。【结果】培养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4、5、6月龄时,试验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月龄时,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时,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各项体尺指标在公犊生长发育高峰期时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中P含量在3、4、6月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Ca含量在5、6月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显著增加荷斯坦公犊牛的发育速度,有效的增加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自繁纯血马马驹0~12月各月龄段马驹体重、体尺生长情况,测定、分析体重、体尺生长和增长的变化,为自繁纯血马马驹科学饲养及科学日粮配方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3月出生,平均体重(51.00±6.27) kg的纯血马马驹40匹,公母各20匹,按照性别分为公驹组和母驹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饲养监测试验。所有试验马驹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一致,按期测定马驹体重和体尺指标,并利用Logistic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0~12月龄纯血马驹体尺、体重数据进行拟合和分析。【结果】 (1)随着月龄的增长,马驹的体重、体尺均呈极显著性增加。公驹体重、体斜长和胸围极显著高于母驹,分别比母驹提高了6.59%(P<0.01)、2.62%(P<0.01)和2.28%(P<0.01),体高和管围显著高于母驹,分别比母驹提高了1.05%(P<0.05)和1.22%(P<0.05);(2)体重、体高、胸围及管围各阶段总增长和平均日增长公驹与母驹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体斜长0~6月龄阶段公驹总增长和平均日增长极显著高于母驹,分别比母驹提高了29.02%(P<0.01)和27.78%(P<0.01),在整个试验期间,公驹体斜长总增长和平均日增长均要高于母驹;(3)马驹的体重、体尺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3以上,尤其是体重、体高和胸围的拟合度,公驹和母驹分别达到了0.973 3、0.982 4,0.970 2和0.963 3、0.970 1、0.981 6,生长曲线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 马驹随着月龄的增加在增长,公驹的体重、体尺较母驹生长快,且在断奶前增长更明显。Logistic模型能较好的拟合0~12月龄纯血马驹体重、体尺的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与黄牛(Bos taurus)种间杂交利用及杂交育种前景。【方法】以云南黄牛(大理黄牛、德宏黄牛,n=379)和西本杂(西门塔尔牛♂×云南黄牛♀,n=136)为母本,大额牛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进行种间杂交。母牛在输精后约60 d,通过直肠检查进行妊娠诊断,并对妊娠母牛进行跟踪调查,统计产犊数,测定云南黄牛及杂种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体尺,观察调查杂种牛的主要外貌特征。【结果】①用大额牛冷冻精液累计输精515头母牛,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73.98%和92.13%,其中黄牛母本的平均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为68.87%和90.81%,西本杂母本的受胎率和产犊率分别达88.24%和95.00%。②大西本杂(大额牛♂×西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分别为22.86、103.86、142.40、176.21和243.25 kg,比云南黄牛的11.73、82.42、108.37、124.60和132.10 kg提高94.89%(P<0.01)、26.01%(P<0.01)、31.40%(P<0.01)、41.42%(P<0.01)和84.14%(P<0.01),比大本杂(大额牛♂×云南黄牛♀)的17.70、102.19 、134.81、161.43和201.91 kg提高29.15%(P<0.01)、1.63%(P>0.05)、5.63%(P>0.05)、9.16%(P<0.05)和20.47%(P<0.01);大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亦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50.90%(P<0.05)、23.99%(P<0.01)、24.40%(P<0.01)、29.56%(P<0.01)和52.85%(P<0.01);大西本杂初生到24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301.90 g,极显著高于大本杂的264.67 g和黄牛的164.89 g(P<0.01),大本杂平均日增重亦极显著高于云南黄牛 (P<0.01);大本杂的初生、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28.21%、3.87%和4.20%,以初生重的杂种优势率最高。③初生时,大西本杂的体高和胸围分别比同龄云南黄牛提高8.38%(P<0.05)和8.34%(P<0.05),大本杂的体高和胸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1.48%(P<0.05)和7.23%(P<0.05)。在6月龄,大西本杂的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25.88%(P<0.05)、16.50%(P<0.05)、9.81%(P<0.05)和29.48%(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0.89%(P<0.05)、11.10%(P<0.05)和21.23%(P<0.05)。在12月龄,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33.82%(P<0.05)、30.64%(P<0.05)、31.16%(P<0.01)、29.95%(P<0.01)和26.63%(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1.41%(P<0.05)、13.34%(P<0.01)和21.86%(P<0.05);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分别比大本杂提高33.20%(P<0.05)、31.43%(P<0.05)、17.72%(P<0.01)和14.65%(P<0.01);在24月龄,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33.30%(P<0.01)、31.69%(P<0.01)、38.83%(P<0.01)、32.12%(P<0.01)和41.60%(P<0.05);大本杂的胸围、腹围和管围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22.69%(P<0.01)、24.42%(P<0.01)和40.92%(P<0.05);大西本杂的体斜长、体高、胸围分别比大本杂的明显提高38.72%(P<0.01)、27.83%(P<0.01)和13.16%(P<0.01)。表明杂种牛在初生时体高和胸围优势明显,6月龄以后以胸围、腹围和管围生长较为明显;特别是三元杂的体斜长、体高和胸围生长从12月龄开始明显地超过二元杂。④大额牛与大理黄牛杂交F1的初生体重显著高于大额牛与德宏黄牛杂交F1(P<0.05),但两者的各体尺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大额牛与两地黄牛杂交效果基本一致。⑤成年杂种的外貌特征和主要习性与大额牛的非常相近。【结论】大额牛和云南黄牛种间杂交可行,杂种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杂种优势明显,且三元杂优于二元杂;F1代母牛可育,但公牛可能不育;大额牛与黄牛杂交利用潜力大,推广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新疆昌吉地区某湖羊种羊场2021年5月至7月份816只头产母羊1 317只的产羔记录,研究非遗传因素对湖羊羔羊体尺体重的影响。使用SPSS 19.0和SAS 8.1软件GLM程序分析湖羊羔羊的月龄、性别、出生类型对羔羊的体尺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月龄对羔羊体重、体长、胸深、胸围、管围、十字部高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羔羊的体高、胸宽有显著性影响(P<0.05);羔羊性别对羔羊体高、胸宽、管围、十字部高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羔羊体重、胸深有显著影响(P<0.05);羔羊的出生类别对羔羊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胸宽、管围、十字部高有极显著影响(P<0.01),同性双羔和异性双羔之间各体尺性状差异不显著。本研究中的3个非遗传因素(月龄、性别、出生类型)可以用于该种羊场后期制定选种选育计划时的育种模型中,以加快其选种选育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鳜(Siniperca chuatsi)雌雄性别表型差异,测量120日龄养殖鳜的体重及主要形态性状,雄性平均体质量(396.52±74.81)g,雌性平均体质量(442.17±54.02)g,雌性比雄性增长快10.32%;雄性头长/头高比显著大于雌性;雌性体长/体高比极显著大于雄性。通过组织学观察孵化后5~60日龄鳜性腺发育分化过程,25日龄前,性腺未分化,30日龄精巢分化,40日龄卵巢分化,精巢分化早于卵巢。利用AFLP技术筛选鳜雌雄性别相关分子标记,在4个引物组合E5M8、E1M8、E6M7、E7M3中筛选出5个雌雄差异位点,其中,E5M8-480在雄性中扩增比例为91.67%,E1M8-440和E5M8-370在雌性中比例分别为91.67%和83.33%,E6M7-280和E7M3-380为雌性特有条带。研究结果为鳜雌雄性别异形与性别鉴定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不同产犊季节荷斯坦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为提高其生产性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并收集江苏地区某大型奶牛场3~24月龄荷斯坦牛的体尺和体重数据共7251头次,以SPSS 16.0计算出不同产犊季节下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体高、胸围、体斜长、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再分别利用Logistic、Gompertz、Brody和Von Bertalanffy等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体高、胸围、体斜长和体重进行拟合分析,利用Wood模型对平均日增重进行拟合分析.[结果]各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不同产犊季节荷斯坦牛生长曲线的拟合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Logis-tic和Brody模型对各生长指标的拟合度(R2)整体上高于其他模型,Wood模型仅适用于冬季产犊荷斯坦牛平均日增重拟合.体高、胸围、体斜长和体重的最佳拟合曲线与实测值曲线基本一致,但平均日增重拟合曲线与其实测值曲线在部分月龄时差异明显.不同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的最佳生长曲线拟合模型及其体尺和体重指标均有影响,如6月龄时秋季产犊荷斯坦牛的体高、胸围、体斜长、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夏季产犊荷斯坦牛(P<0.05,下同),而21月龄时夏季产犊荷斯坦牛的体高、胸围、体斜长、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冬季产犊荷斯坦牛.不同产犊季节荷斯坦牛的平均日增重均随月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冬季产犊荷斯坦牛最先出现平均日增重峰值.[结论]各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不同产犊季节荷斯坦牛生长曲线的拟合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针对不同产犊季节荷斯坦牛采用不同模型对其体尺和体重进行拟合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独龙牛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月龄到132月龄87头独龙牛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进行观测,构建了不同体尺性状与体重间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牛的体尺指数。结果显示,独龙牛的早期生长速率最快,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率下降,到40~60月龄后生长基本停止,达到体成熟,整个生长期体重增长速率比其它指标快,成年公牛体重可达400 kg,母牛可达350 kg;成年公、母牛体高、十字高、体斜长、胸宽、胸围、髋宽、坐骨宽差异不显著(P0.05),额大宽、管围差异极显著(P0.01);早期独龙牛的体高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长的生长速度超过了体高,成年时体长大于体高;独龙牛具有较为典型的肉用和役用特征。  相似文献   

14.
育肥时间对延黄牛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育肥时间对延黄牛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测量了延黄牛(阉牛)6,12,18,24,36月龄体重及体尺指标,比较了24月龄和36月龄的肉质性状。结果表明:随着育肥时间的延长,延黄牛体重、体高、体长、坐骨端宽和管围等体尺指标逐步提高,但体高、体长的增长幅度逐渐降低,体重、胸围、坐骨端宽、管围的最快增长期分别为18~24,6~12,12~18,6~12月龄。与24月龄延黄牛相比,36月龄个体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粗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精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24月龄(P0.05),赖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24月龄(P0.01)。不同育肥时间对延黄牛体重、体尺、产肉性能、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延黄牛育肥至36月龄其牛肉品质更优、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月龄到132月龄87头独龙牛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进行观测,构建了不同体尺性状与体重间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牛的体尺指数。结果显示,独龙牛的早期生长速率最快,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率下降,到40~60月龄后生长基本停止,达到体成熟,整个生长期体重增长速率比其它指标快,成年公牛体重可达400kg,母牛可达350kg;成年公、母牛体高、十字高、体斜长、胸宽、胸围、髋宽、坐骨宽差异不显著(P>0.05),额大宽、管围差异极显著(P<0.01);早期独龙牛的体高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长的生长速度超过了体高,成年时体长大于体高;独龙牛具有较为典型的肉用和役用特征。  相似文献   

16.
对从比利时引进的马里努阿犬原种本交繁殖的F1代犬进行饲养试验,测量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体长、体高、胸围、胸深、荐高、头长等体尺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为:胎儿期管围生长快,其他体尺增长缓慢;初生至6月龄体尺、体重增长较快,12月龄已较接近于原种成年犬的体尺指标,此时的生长发育基本上停止。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夏洛莱羊作为父本,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试验,夏小F_1试验组平均产羔率比纯寒羊降低23.34%,较为显著;夏小F_1代公、母羊初生体尺比小尾寒羊增加明显。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公母羊分别增加较明显。公、母羔羊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平均增加0.53cm、0.72cm、1.56cm、0.26 cm、1.07kg和2.84cm、1.32cm、0.72cm、0.25cm、1.04kg;分别提高了1.63%、2.27%、4.72%、5.19%、31.84%和31.80%;夏小F1代公、母羊3月龄增重3.93kg、2.33kg;夏小F_1代公、母羊6月龄增重5.48kg、4.11kg,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研究梅花鹿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为梅花鹿性能测定提供参考。试验选取营养状况良好、健康的成年梅花鹿公、母各30头,测量体重与体尺指标[体高(x1)、体斜长(x2)、管围(x3)、胸围(x4)和臀端高(x5)],利用SPSS 25.0软件对梅花鹿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并对其中相关系数进行分解,得到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除臀端高外,梅花鹿公鹿的体尺指标包括体高、体斜长、管围及胸围均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梅花鹿母鹿的体尺指标均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高、体斜长和胸围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体重,而管围、臀端高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梅花鹿公鹿体重与体尺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208.609+2.097x1+6.761x3+0.963x4 0.809x5(R2=0....  相似文献   

19.
对麦盖提羊羔羊的断奶体尺指数,体重和体尺指标的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并分别对麦盖提羊断奶公母羊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耳长、尾长、尾宽和尾厚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麦盖提羊断奶公母羔羊体重与胸围、尾长、体长、尾厚、管围有正强相关关系,而且差异极显著(r>P0.01)。  相似文献   

20.
陶寒及特陶寒杂种羔羊早期生长发育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月龄的陶寒F2代羔羊(DHF2)、特陶寒F2代羔羊(THF2)的体重及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初生重陶寒F2羔羊为4.124 6 kg、特陶寒F2为3.737 5 kg.6月龄时特陶寒F2代与陶寒F2代羔羊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9.91 kg和32.39 kg.陶寒F2代与特陶寒F2代羔羊的公母羔在体长、体高、管围、胸围、胸宽、胸深之间均差异显著(0.0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