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监测家畜O型口蹄疫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控制口蹄疫关键在于早期监测,准确监测是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特对某地方乡镇散养、规模化养殖场采取牛、羊、猪的血清,利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家畜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进行监测,了解家畜免疫效果。监测结果显示,该地方牛羊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76%,猪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60%;规模化养殖场较个体散养户免疫抗体效果好;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免疫抗体效果好于牛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抗体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动物疫病监测中,利用哨兵动物的预警作用,了解动物群体中是否存在口蹄疫,从而制定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解析了新疆使用哨兵动物监测口蹄疫的重要性,以期从新疆口蹄疫防控的角度为全国口蹄疫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重大传染性疾病,同时是以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为了更好地掌握一个地区家畜口蹄疫的抗体消散情况,于2020年的春秋两季分别进行了牛羊猪口蹄疫抗体监测,通过本次检测能够发现,不管是企业化规模化养殖场还是中小规模养殖户,大多数养殖场口蹄疫的抗体合格率普遍在70%以上,但散养养殖户口蹄疫的合格率相对较低,某些中小规模养殖场的口提合格率在62%,需要我们继续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发生的一种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发达国家通过扑杀感染动物控制口蹄疫的传播,发展中国家依然采取疫苗免疫方式提高畜群的整体抗体水平,所以定期对动物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口蹄疫的防控意义重大。该文通过对口蹄疫发病原因、症状、诊断和防止措施进行分析,为今后综合预防控制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是城口县每年动物疫情监测必须检测的动物传染病。按要求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鸡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应该在70%以上。本文从注射预防针后抗体产生的时间、浓度与疫苗的联合应用等诸方面概述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锦州市2012年代表辽宁省接受农业部免疫无口蹄疫区考核组的检查并顺利通过。一直以来,锦州市致力于推进免疫无口蹄疫区的建设工作。本文总结一些关于口蹄疫危害、病原流行、免疫行为、实验室监测、疫情举报体系等的基层综合防制经验。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动物疫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本试验采用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PR-EIJTSA)方法对贺兰县周边地区的180份奶牛血清抽样样本进行了口蹄疫0型抗体的检测.监测结果显示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表明贺兰地区的奶牛0型口蹄疫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猪O型口蹄疫疫苗不同猪龄免疫抗体分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1):118-119
针对生猪在一个生长周期内的猪0型口蹄疫的免疫抗体效价进行检测,从而掌握猪在饲养过程中不同时期注射疫苗对抗体水平的影响规律.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监测口蹄疫抗体.通过对同一批次、相同饲养环境下的两组不同猪龄的仔猪注射相同剂量的猪0型口蹄疫疫苗,对不同生长期口蹄疫抗体效价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第1组33 d时断奶,母源抗体为1...  相似文献   

9.
肉羊重点疫病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羊的口蹄疫、布病、羊痘、梭菌病等重点疫病的防治工作各地普遍采用以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由于受条件限制,防检结合方面比较落后,因而科学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指导疫病控制工作亟需加强.为此,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程,对肉羊口蹄疫、布病病原和口蹄疫抗体水平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对发现的口蹄疫病原阳性羊群和布病阳性羊只采取扑杀深埋等无害化处置措施,对羊痘、梭菌病进行临床监测.在执行国家羊只口蹄疫常年程序化计划免疫的同时,对检测、监测发现的布病、羊痘、梭菌病羊群进行了两年以上强制免疫,效果明显,探索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家畜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通过试验方式进行抗体监测。首先准备试验材料,运用对比分析法检测母源抗体、免疫前后抗体效价,接下来重点分析家畜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报告,最后为家畜口蹄疫疫苗免疫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应用纯化的Asia1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作为抗原,采用过碘酸钠法标记纯化的单抗,建立了单抗竞争ELISA,检测10份阳性猪口蹄疫血清及200多份阴性血清,试验结果与样品的背景相一致。敏感性试验和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稳定和敏感等特性,适合Asia1型猪口蹄疫病毒抗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为切实掌握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及时发现疫情隐患,提高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按照国家监测与地方监测相结合,集中监测和日常监测相结合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的检验与防控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扑灭口蹄疫疫情所采取的重要手段。检验是为了防治口蹄疫存在隐患与否,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控措施,不让口蹄疫危害家畜生产。若一旦检出口蹄疫病畜,必须彻底扑杀(烧毁)深埋,并进行严格的防控与消毒,以防口蹄疫的传染。现将口蹄疫的发生、流行、临床检验、病变检验、实验室检验和防治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豫南地区 2 0个猪场的 85 7份血清进行了猪瘟、口蹄疫的抗体水平检测 ,猪瘟免疫合格 (≥ 1∶ 16 ) 6 34份 ,合格率为 73.98% ;口蹄疫免疫合格 (≥ 1∶ 12 8) 4 33份 ,合格率为 5 0 .5 3% ;跟踪监测2 0组猪瘟、口蹄疫母源抗体 ,结果显示 ,断奶前仔猪的猪瘟、口蹄疫抗体水平与对应母猪保持一致 ,断奶后 2 0~ 30日 ,其抗体水平逐步衰减至免疫保护临界线上  相似文献   

15.
<正>为切实掌握开阳县2015年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完善动物疫情防控机制,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快速反应能力,为全县动物疫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根据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监测任务,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15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方案及监测计划,现将我县2015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日常监测及春季集中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制定科学的口蹄疫免疫程序,有效提高口蹄疫综合防控水平,该研究通过在昆明市某肉牛规模养殖场内开展犊牛和能繁母牛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试验,实时跟踪监测犊牛和能繁母牛口蹄疫抗体水平,进而对现执行的口蹄疫免疫程序进行调整优化。结果表明,90日龄犊牛在首次免疫30d后需进行第2次免疫,以后每隔4个月免疫1次;能繁母牛实施一年3次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即每年3、 7、 11月分别进行免疫,切实提高群体免疫保护力。可见,制定科学的口蹄疫免疫程序,可确保场内牛群可以常年处于高免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大型猪场口蹄疫是完全可以预防控制的。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出栏猪易发的情况,在于广大养殖户对口蹄疫免疫不重视。笔者认为,尽管预防口蹄疫不能完全依赖疫苗,但绝对不能不打疫苗,科学的制定好制定好免疫程序,是提高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关键。1口蹄疫免疫抗体存在一定的消长规律,最好根据抗体水平监测科学的制定好免疫程序1.1抓住易感动物感染或注射疫苗后存在如下抗体消长规律:1.1.1人工免疫的猪:首免后3-4天产生免疫抗体,14-28天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牛、猪、羊O型、亚洲Ⅰ(AsiaⅠ)型、A型口蹄疫免疫程序,有针对性地对北京市密云地区奶牛A型口蹄疫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进行跟踪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初步摸索到奶牛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有基础免疫的经产奶牛、青年奶牛初免后1个月加强1次,A型口蹄疫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4个月内均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抗体滴度70%以上的保护水平,有明显的免疫效果。犊牛90日龄初免,免疫剂量分别是成年奶牛的50%,间隔1个月进行第2次强化免疫,口蹄疫的免疫抗体保护率水平仍低于70%,因此鉴于上述情况2免后1个月又进行了3免,以后每隔4个月免疫1次才完全能够达到农业部免疫抗体合格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广东开平地区猪养殖场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情况,自2016年1~12月,在开平市9个猪养殖场中分别随机抽取血清样品417份,应用ELISA方法进行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结果为猪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为85.4%。  相似文献   

20.
接种猪口蹄疫疫苗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猪口蹄疫疫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免疫抗体合格率是评价动物疫苗免疫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合格率的高低反映动物群体对疫病抵抗力的大小。在监测中发现,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常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分析原因主要有八个方面,品种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疫苗方面、病原的血清型、疾病对免疫的影响、母源抗体的影响、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干扰作用及其他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