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纹病是大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具有普遍危害性,在河南省大麦种植区时有发生。本研究以寻找抗大麦条纹病优异种质为出发点,采用自然发病的方法,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6个大麦品种系条纹病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大麦105、驻07048和驻04097等6个品种表现免疫,保大麦14号、凤大麦14号和浙皮10号表现高抗,川农饲麦5号和皖饲14008表现抗病,华大麦17号、单诱09-41、驻4-238和驻大麦4号表现感病,扬农啤10号表现高感。鄂大麦105、驻07048和驻04097等11个品种对大麦条纹病具有抗性,可作为抗条纹病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以六棱型大麦品种驻大麦4号和二棱型大麦品种驻大麦5号为材料,设置4个氮肥水平,测定不同氮肥水平下大麦的灌浆速率和子粒蛋白质含量,分析子粒灌浆速率与粒重、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灌浆高峰前,不施氮和施氮75kg/hm~2处理的灌浆速率高于施氮125、225kg/hm~2处理;灌浆高峰后,灌浆速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升高。在同一氮肥水平下,花后35d驻大麦5号灌浆速率高于驻大麦4号。驻大麦4号的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在花后7、14、21d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花后35d则呈显著负相关;驻大麦5号的灌浆速率与千粒重相关性不显著。两种棱型大麦品种在花后21d前的灌浆速率与子粒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均与子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大麦品种     
莆大麦4号莆大麦4号,系福建省莆田市衣科所用早熟3号×罗马尼亚早熟种杂交育成。1987年2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品种春性,属二棱皮大麦,全生育期135-140天。比矮  相似文献   

4.
以3个主栽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药剂拌种对其发芽和根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立克秀和2.5%适乐时低剂量使用时可促进驻大麦3号和驻大麦7号种子萌动,增加根数,提高品种抗逆能力。2%立克秀、2.5%适乐时高剂量和25%三唑酮拌种可提高驻大麦4号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增加其根长和芽长。  相似文献   

5.
冯辉 《中国种业》2016,(9):60-62
以3个主栽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药剂拌种对其发芽和根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2%立克秀和2.5%适乐时低剂量使用时可促进驻大麦3号和驻大麦7号种子萌动,增加根数,提高品种抗逆能力.2%立克秀、2.5%适乐时高剂量和25%三唑酮拌种可提高驻大麦4号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增加其根长和芽长.  相似文献   

6.
大福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麦类课题组用秋水仙索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闽诱3号大麦植株,诱发变异再从中选育出的大麦新品种。适用于麦草和子粒生产。其为二棱皮大麦,属erectum schllbl变种。  相似文献   

7.
保大麦13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V24中选择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等特点,2014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委员会登记(滇登记大麦2014018号).2015-2016年连续2年被云南省农业厅列为云南省大麦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8.
啤酒大麦新品种伊大麦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大麦1号属二棱皮大麦,生育期115~120d,株高90~95cm,穗长方形,千粒重45g左右。蛋白质含量11%,3d发芽率96%,5d发芽率97%,水敏感性16%。伊大麦1号高抗条纹病,抗黑穗病、网斑病和根腐叶斑病,适宜在伊犁州大麦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云大麦 10 号是以云大麦 1 号为母本、 06YD-6 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和夏繁加代选育而成的分蘖力强、高产稳产、抗倒伏和适应性广的饲用大麦品种,于 2020 年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 GPD 大麦(青稞)( 2020 ) 530019 。该品种适宜在云南海拔 1000~2400m 秋播大麦种植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驻大麦4号为材料,用2009-2015年度河南省区域试验和大麦品种展示数据汇总资料,进行驻大麦4号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驻大麦4号平均穗粒数51.39粒/穗,千粒重32.73 g,有效穗数568.79×104穗/hm2.株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变异系数较大.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与产量正相关,且穗粒数与产量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千粒重与产量显著负相关;产量构成因素间相互制约,穗粒数与有效穗数负相关,与千粒重极显著负相关,有效穗数与千粒重负相关.产量与产量构因素间回归方程决定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即驻大麦4号产量形成的89.8%以上是由产量构成因素贡献的.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驻大麦4号产量贡献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千粒重相对较小;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说明驻大麦4号产量构成因素间制约作用较强,在适宜基本苗条件下,通过合理肥水运筹,稳定穗数,增加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昆仑13号品种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2009年选育的青稞优良新品种,于2009年12月10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4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合格证号为青审大麦2009001号。原代号鉴16,属大麦属Var:WalpersiiKo¨rn变种,定名昆仑13号。……  相似文献   

12.
海安大麦,由江苏省海安县农科所用沪麦1号大麦与早熟3号大麦杂交,于1972年选育而成。经多年试验,示范,表现较好,1985年经江苏省品审会鉴定通过。目前不仅在本省各地种植,而且在浙沪、皖、鄂等省市示范推广,全国巳发展到70余万亩。  相似文献   

13.
为了大力推广保山市农科所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广适饲料大麦新品种保大麦14号,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对其最佳栽培密度和最佳施氮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大面积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保大麦14号最适宜密度为240万/hm2,最佳需氮量为全生育期施尿素600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保大麦13号的生产特性,以2009-2011年云南省饲料大麦区域试验以及2013-2015年国家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产量构成因素分别对保大麦13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大麦13号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大麦新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中与产量相关程度依次为:有效穗(0.404 6)、千粒重(0.104 7)、穗实粒数(-0.144 3);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是:有效穗(0.442 0)、千粒重(0.117 6)、穗实粒数(-0.164 2).提出保大麦13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时灌分蘖水、抽穗扬花水,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有效穗,拔节期适当追施平衡肥,增加千粒重,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高产大穗型饲料大麦新品种——保大麦1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大麦16号系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YS 500/94DM 3,经系谱法育成的高产大穗型饲料大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寒、抗旱、抗病、适应性广、大穗等特点,2014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登记编号为:滇登记大麦2014008号,2016年云南省农业厅指定该品种为云南省大麦主导品种之一。2017年9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DP大麦(青稞)(2017)530015。  相似文献   

16.
大麦新品种川大麦2号川大麦2号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6年以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85Vol作父本和威24为母本杂交,经过5年6代的系谱法选育而成。于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刘帆 《中国种业》2018,(1):65-67
本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条件下设3个种植密度和3个施氮水平,探究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凤大麦7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互作效应,以期为高产大麦群体构建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凤大麦7号种植密度与施氮量间存在交互作用,密度低时则可通过适量增加施氮量以提高有效穗数,从而实现增加产量的目标,本试验条件下凤大麦7号最佳种植密度和最佳施氮量为基本苗12万/667m~2×尿素35kg/667m~2,且氮肥作种肥和分蘖肥分2次施用。  相似文献   

18.
陶锑 《种子》1986,(Z1)
大麦因内外稃附着与否,可分为有稃大麦和裸粒大麦二类。一般习惯上所称大麦,是指有稃大麦。裸粒大麦则因地区不同又称裸麦、元麦、米麦或青稞等。伹我县自1974年大面积推广早熟三号(有稃大麦)大麦以来,在其种子中常出现有裸粒麦,在部分样品中含量高达3~5%。究竟是裸粒大麦(元麦)混杂,还是变异,还是有稃大麦中的裸粒麦,一时难以鉴別。为此,我从1975年夏收起,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从  相似文献   

19.
保大麦14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做杂交组合peaosanhos-174/92645-8,2003~2008经系谱法多年单株选择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抗、广适等特点,2012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委员会登记,登记编号为:滇登记大麦2012010号。  相似文献   

20.
大麦黄花叶病是浙江、江苏和上海大麦的重要病害,近年来由于连年种植极感病的早熟3号品种,造成病害大面积流行。解决本病为害,最重要的措施是选育抗耐病的优良大麦品种。为此,我们于1979—1983年进行大麦品种抗黄花叶病鉴定工作,现将浙江省大麦地方品种抗黄花叶病鉴定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