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占秀安 《养猪》2005,(1):51-51
占秀安等选用108头体重6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肥育猪,按饲养试验要求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对照组不添加硒(基础饲粮中硒的实测值为0.045mg/kg),亚硒酸钠组和硒代蛋氨酸组均添加硒0.30mg/kg,试验期40天。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不同的硒源,比较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肉质以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肥育猪的ADFI和ADF均有增加,F/G降低;肌肉样品中的pH值、滴水损失、肉色以及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含量均有改善。添加酵母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清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血清和肌肉中丙二醛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硒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硒的缺乏 (日粮含硒量低于 0 0 5mg/kg)可导致动物的多种疾病。在动物体内至少已发现有 30多种硒蛋白 (酶 ) ,硒通过硒蛋白 (酶 )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将细胞代谢活动中所产生的有机过氧化物 (ROOH )和无机过氧化物(H2 O2 )转变为羟基化合物和水 ,从而解除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毒性 ,还可在辅酶Ⅱ和 β 磷酸葡萄糖酶等配合下 ,使自由基 (HOO ,O2 ,R2 ,ROO )被清除转化 ;Ⅰ型碘甲状腺素 5′脱碘酶能催化T4转化为T3,外周组织和血液循环中的T4由甲…  相似文献   

4.
不同硒源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不同硒源,比较不同硒源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肉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择体质量为(60±2)kg、遗传背景相同和体况良好的48头杜×长×大肥育猪,分成2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试验开始前预饲1周,试验期60d。对照组以S-Se(亚硒酸钠来源的硒)0.3mg/kg和试验组Y-Se(酵母硒来源的硒)0.3mg/kg。通过观察各组采食量、平均日增质量和料重比;肌肉样品中的pH、滴水损失、肉色及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肌肉和血液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探索不同硒源对肥育猪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在数值上均有增加,料重比降低;肌肉样品中的pH、滴水损失及肉色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水分含量均有改善。Y-Se0.3酵母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清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血清和肌肉中丙二醛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瘦肉增重和每天的饲料采食量的重要性增强,需要收集更多在不同养猪生产阶段各种氨基酸需量的资料。 过去几年,有几个研究报告评价了日粮总赖氨酸和其它限制性氨基酸需要量。在玉米—豆饼日粮中,赖氨酸和色氨酸一般被认为是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过去有关氨基酸需要量的资料,大多以总含量为基础的报道。但,最近研究结果报道了  相似文献   

6.
李丽立  张彬 《饲料工业》1996,17(1):35-37
选用32头三元杂交猪随机等分为4组,在对照组和Ⅰ、Ⅱ、Ⅲ组猪日粮中分别添加1、1.0、5.0和10.0ppm的β-启动剂Clenbuterol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Ⅰ、Ⅱ、Ⅲ组在50-90千克体重阶段的增重速度分别提高了4.12%、10.95%和7.94%;单位增重耗料分别下降了2.19%、7.05%和5.42%;背膘厚分别和了3.30%、8.91%和10.56%;胴体瘦肉率分别提  相似文献   

7.
抗热应激添加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体重约60kg[杜×(长×大)]杂交猪50头,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5头,单栏饲养,试验期间舍内平均湿度73%。各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抗热应激剂的饲粮,探讨不同抗热应激剂在高温条件下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内,VC组和VE组猪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在第4周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试验组猪的呼吸数均低于对照组(第四周的测定值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抗热应激剂对试验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从具体试验结果来看,VC组优于其他各组;VC组的干物质、总能、氮和粗脂肪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干物质、总能、氮和粗脂肪消化率均低于或接近于对照组(P<0.05)。根据本试验结果,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大豆黄素对提高在热应激条件下猪的生产性能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硒源与维生素E组合对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献平  葛莉莉 《养猪》2005,(4):44-45
选择体重20kg左右的杜大长144头,按体重、公母基本一致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无机硒0.3mg/kg,试验组Ⅰ添加无机硒0.3mg/kg和VE100mg/kg,试验组Ⅱ添加有机硒0.3mg/kg,试验组Ⅲ添加有机硒0.3mg/kg和VE100mg/kg。经100天的饲养试验和测试表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与对照组相比,4℃条件下24h滴水损失分别下降13.96%(P<0.01)、15.77%(P<0.01)和31.08%(P<0.01),但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背膘厚无显著性差异;肌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分别提高2.34%(P>0.05)、21.08%(P<0.05)和21.82%(P<0.05);肌肉硒含量分别提高4.17%(P>0.05)、78.33%(P<0.01)和90.00%(P<0.01)。结果表明,在生长育肥猪基础饲粮中添加有机硒0.3mg/kg和VE100mg/kg,猪生产性能最好,猪肉滴水损失最低,肌肉GSH-px活力、硒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2000 mg/kg"饲壮灵"对"杜长大"肥育猪胴体组成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饲壮灵"使肥育猪瘦肉率提高6.44%(P<0.05),背最长肌面积提高10.39%(P<0.05),背膘厚和板油重分别降低14.49%(P<0.05)和24.87%(P<0.05);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提高17.35%(P<0.05)和16.23%(P<0.05),失水率降低1.75%(P<0.05),背最长肌肌红蛋白含量上升了32.17%(P<0.05),粗脂肪含量提高36.30%(P<0.05).  相似文献   

10.
纵观20世纪后半叶世界养猪史,肉猪生产中最明显的市场杠杆效应表现在生产肥育猪日增重(突破800g/d)、瘦肉率(突破60%)的急剧上长,料肉比(突破2.8)、上市天数(突破156d)的不断创新,形成了20世纪下半叶的典型瘦肉猪,这种瘦肉猪在满足了市场对瘦肉的急迫需要的同时,导致猪肉品质的  相似文献   

11.
宰前运输对肥育猪胴体、内脏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对 1 0头宰前运输应激的大长淮 (大白×长白×淮猪 )肥育猪 (试验组 )和5头宰前无应激的大长淮肥育猪 (对照组 )作了胴体、内脏及肉质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胴体性状和内脏重量 (心脏除外 )方面无显著差异。应激组和对照组的肌肉 p Hu和肉色评分分别为 5.50 ,2 .2 5和 5.88,3 .0 0 ,差异显著 (P<0 .0 1 )。试验组肉质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不同体重商品猪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其相关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92~109 kg体重阶段31头杂交商品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商品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程度,为确定适宜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商品猪在92~95 kg阶段屠宰瘦肉率最高为61.17%,分别比其它3组提高4.83%(P>0.05)、11.83%(P<0.05)和8.84%(P<0.05);在107~109 kg阶段屠宰肉品质〖JP2〗优良,肌肉pH 6.07,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较高分别为3.13和 3.33,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3.89%,肌肉失水率较低为18.91%。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认为,注重产肉量强调胴体瘦肉率时可选择在92~95 kg阶段屠宰;注重肉品质时可选择107~109 kg阶段屠宰;若二者兼顾则选择95~98 kg阶段屠宰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生长激素对猪生长、胴体组成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体重64 kg 左右的大大二三元杂种猪18 头, 随机分为2 组,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 头。试验组每头每天肌肉注射猪生长激素(pST)5 mg ,共14 d, 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饲养结束时进行屠宰测定, 取背最长肌进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 pST 处理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料重比下降21-68 % , 胴体重提高2-62 % , 三点膘厚下降7-78 % , 肝重提高14-86% , 心重提高18-07 % , 肌肉失水率提高12-68 % ,切割力提高1-68 % , 大理石纹提高15-09 % , 但差异均不显著( P > 0-05) 。pST 对其它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桑叶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桑叶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始重[(87.10±5.33)kg]基本一致的健康"杜×大×长"三元杂交育肥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5%、10%、15%桑叶粉饲粮,试验期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5%和10%的桑叶粉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15%的桑叶粉显著降低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和显著提高料重比(P0.05)。2)添加5%和10%桑叶粉对屠宰后45 min、24 h肌肉剪切力和p H影响不显著(P0.05),可提高肌肉的大理石纹评分,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桑叶粉添加15%时,平均背膘厚和肌肉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3)添加5%、10%、15%桑叶粉能显著提高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P0.05),降低肌肉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有效提高肌肉的抗氧化能力。4)添加5%、10%、15%桑叶粉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脂肪酶活性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15%桑叶粉能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综合各项指标,饲粮中添加10%的桑叶粉对育肥猪生长速度影响较小,但可有效提高肉品质。  相似文献   

15.
瘦肉型和脂肪型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选用体重为50 kg左右的宁乡猪和三元杂交猪各4头,屠宰后对其胴体性状、肉质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宁乡猪的胴体重、皮重、脂肪重、脂肪率和均膘厚均显著高于三元杂交猪,肌肉重、瘦肉率和眼肌面积显著低于三元杂交猪(P<0.05);宁乡猪的肉色显著优于三元杂交猪(P<0.05);贮存损失显著低于三元杂交猪(P<0.05);三元杂交猪肌肉各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宁乡猪(P>0.05);宁乡猪背最长肌和半腱肌的油酸含量显著高于三元杂交猪(P<0.05),而背最长肌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及半腱肌亚油酸含量均显著低于三元杂交猪(P<0.05)。  相似文献   

16.
竹酢粉对育肥猪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旨在研究竹酢粉对育肥猪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试验选择40头体重相近育肥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NT)饲喂基础饲粮+0.12%复合抗生素,竹酢粉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0.5%(BV5)、1.0%(BV10)和1.5%(BV15)的竹酢粉,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BV5和BV10猪肉红度值显著高于CON和ANT(P0.05),BV10和BV15猪肉剪切力显著低于CON(P0.05),各竹酢粉组猪肉剪切力均显著低于ANT(P0.05);2)BV10和BV15猪肉中天冬氨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CON和ANT(P0.05),各竹酢粉组猪肉中谷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ON和ANT(P0.05);3)BV5和BV10猪肉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CON和ANT(P0.05),BV15猪肉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ANT(P0.05);4)BV10猪肉中棕榈酸和BV5猪肉中棕榈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BV10和BV15猪肉中十八烷烯酸含量显著高于CON(P0.05)。综上,竹酢粉可改善育肥猪肉品质,提高猪肉风味和营养价值,效果优于抗生素,建议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17.
半胱胺对宁乡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半胱胺对宁乡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体重约43kg的宁乡阉公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 mg/kg半胱胺,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屠宰率提高了3.04%(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背最长肌滴水损失降低了21.83%(0.05≤P0.10)。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中硬脂酸含量下降了6.71%(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中反油酸含量降低了62.57%(P0.01),二十碳烯酸含量降低了28.02%(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了7.14%(P0.05),其中亚油酸含量升高了7.89%(P0.05),二十碳三烯酸含量升高了34.10%(0.05≤P0.10),α-亚麻酸含量下降了15.87%(P0.01)。由此可知,在饲粮中添加半胱胺提高了宁乡猪屠宰率,通过降低硬脂酸和提高亚油酸的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α-硫辛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与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6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9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0、600和900mg/kgα-硫辛酸,试验期28d。结果表明,硫辛酸对育肥猪屠宰率无显著影响,但与对照组相比,600mg/kg和900mg/kgα-硫辛酸添加组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600mg/kgα-硫辛酸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pH45min和pH24h显著提高(P<0.05),24h肉色L*值、b*值极显著降低(P<0.01),a*值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硫辛酸能改善育肥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研究测定了商品猪肉质性状、宰后猪肉pH的变化及采样时间和储藏时间对猪肉失水率和滴水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45 min pH为6.01,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57和3.63,失水率和24 h滴水损失分别为14.77%和1.33%。0~4 ℃条件下,肌肉pH 随储藏时间的延长总体呈降低趋势,宰后5 h 肌肉pH显著降低,宰后7 h pH极显著降低,之后趋于平稳,到120 h 宰后pH又升高到5.85,但仍显著低于45 min 。宰后2 h取样测定的肌肉失水率比宰后6 h、24 h分别降低32.59%(P<0.05)、38.23%(P<0.05),宰后9 h采样的失水率比24 h采样的失水率降低32.33%(P<0.05)。宰后2 h取样0~4 ℃冷藏条件下测定的24 h滴水损失随冷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24 h至72 h之间极显著降低,72 h至168 h之间降低幅度较小,没有明显差异。胴体0~4 ℃冷藏排酸24 h后取样测定的24 h滴水损失随冷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其中,48 h、72 h、96 h、120 h、144 h的滴水损失比24 h的滴水损失分别降低52.65%(P<0.01)、70.09%(P<0.01)、77.57(P<0.01)、82.87%(P<0.01)、69.47%(P<0.01);96 h、120 h的滴水损失比48 h的分别降低52.63%(P<0.05)、63.82%(P<0.01)。不同采样时间测定的24 h滴水损失不同,以排酸后采样测定的24 h滴水损失较高。  相似文献   

20.
选择体重100-110 kg杜长大商品猪120头,研究不同静养时间对试验猪肉质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肉色评分试验4组比试验2组提高3.59%(P<0.01),大理石纹评分1组分别比2组、3组和4组提高24.42%(P<0.01)、55.17%(P<0.01)、39.18%(P<0.01),2组比3组和4组分别提高24.71%(P<0.01)、11.86%(P<0.05);电导率4组比1组和3组分别提高12.83%(P<0.01)、4.94%(P<0.05),2组、3组分别比1组提高10.18%(P<0.01)、7.52%(P<0.01);宰后2小时失水率1组比2组提高27.72%(P<0.05);a值3组分别比1、2、4组提高3.70%(P<0.05)、8.51%(P<0.01)、7.33%(P<0.01),1组比2、4组分别提高4.63%(P<0.05)、3.50%(P<0.05);b值2组比1组和4组分别提高7.57%(P<0.05)、16.38%(P<0.01),3组比4组提高12.41%(P<0.01);PH451组、2组分别比3组、4组提高2.35%(P<0.05)、2.67%(P<0.05)、2.19%(P<0.05)、2.52%(P<0.05);24 h肉色评分3组和4组分别比1组提高2.31%(P<0.05)、2.59%(P<0.05);24 h电导率2组比1组提高19.83%(P<0.01),3组和4组分别比1组提高10.74%(P<0.05)、11.16%(P<0.05);24hL值2组分别比1组、3组、4组提高3.15%(P<0.05)、3.67%(P<0.05)、5.30%(P<0.01);24 h a值4组分别比1组、3组提高4.32%(P<0.01)、6.19%(P<0.01),2组比3组提高3.88%(P<0.05);24 h b值2组分别比1、3、4组提高15.69%(P<0.01)、14.24%(P<0.01)、9.45%(P<0.01);24 h pH 4组比2组提高0.90%(P<0.05)。丙二醛和肌酸激酶试验4组比试验1、2、3组分别提高26.93%(P<0.01)、25.37%(P<0.01)、32.21%(P<0.01)和33.09%(P<0.01)、32.04%(P<0.01)、31.16%(P<0.01);乳酸含量试验3、4组比试验1、2组分别提高103.49%(P<0.01)、73.27%(P<0.01)、96.51%(P<0.01)、67.33%(P<0.01);皮质醇试验1、2、4组分别比试验3组提高60.06%(P<0.01)、61.43%(P<0.01)、55.15%(P<0.01);白细胞介素-1β试验1组比试验2、3、4组分别提高10.80%(P<0.01)、9.70%(P<0.01)、5.53%(P<0.05);肿瘤坏死因子试验1组比试验3组提高12.43%(P<0.01),试验4组比试验3组提高8.40%(P<0.05);结合珠蛋白试验1组分别比试验2、3、4组提高14.81%(P<0.05)、16.04%(P<0.01)、13.02%(P<0.05);多巴胺试验4组比试验3组提高15.38%(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