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大玮 《作物杂志》1994,10(5):8-10
暖冬年为什么也会发生冻害?郑大玮(北京市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北京,100081)1暖冬年为什么也会发生冻害?小麦越冬冻害是否发生,一方面要看越冬条件的严酷程度,另一方面还要看小麦本身的抗寒能力。所谓越冬条件不仅包括冬季严寒程度,而且还包括抗寒锻炼、冬……  相似文献   

2.
容器缸径60~80厘米、深40厘米的不同规格的无孔器皿皆可栽荷。种植荷花宜选微酸性、富含腐殖质的塘泥作栽培基质。清明前后一周内选具完整无损的顶芽、并具2~3节的壮实的藕作种。注意,若种藕顶芽断去则无法开花;若里外紫红为受冻所致,久种也不会始叶;另外病藕皮色显紫且柔软,不可下种。种栽前将塘泥入缸中2/3稍多,每缸种2支,栽种时顶芽朝下沿缸边斜插入泥中,使尾节翘出泥外,做到藏头露  相似文献   

3.
大连地区玉米螟越冬期间气象条件越冬后活虫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大连地区玉米螟越冬期间气象条件对越冬后活虫数的影响,以期为防治玉米螟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大连地区最近10年气象资料和玉米螟越冬后活虫数资料,对玉米螟越冬后活虫数与越冬期间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螟冬后百杆活虫数受上年10月下旬-11月份温湿条件影响较大。此间温度低有利于其越冬成活;11月份降水多,冬后百杆活虫数多。建立大连地区玉米螟冬后百杆活虫数统计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4.
1病源特点 丝黑穗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属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黑粉为冬孢子。病原菌大部分在土壤中越冬,少量在种子中越冬。冬孢子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强,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3年,条件适宜时即可萌发。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7~32℃,最适温度范围为27~30℃。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南通植保信息网2013年5月14日通报了南通地区五月中旬越冬代玉米螟调查情况:5月10日于如皋如城镇城北村等地调查冬后玉米堆9堆,百杆幼虫量06头,平均为1.11头/百杆。冬后百杆残虫量较常年低。(20016头,平均为1.11头/百杆。冬后百杆残虫量较常年低。(20012012年分别为6.86、1.13、2.8、7.5、7.2、1.67、7.0、4.14、2.52、3.0、2.75、9.0头/百杆)。江苏省植保站2012年通报了江苏地区玉米螟测报信息:玉米螟越冬代成虫2012年最早于5月中旬灯下查见,5月下  相似文献   

6.
莲(Nelumbo nucifera) 又名藕、莲藕,除供观赏,主要生产莲藕和莲子。莲藕品种很多,品质各异,有的适宜炒食、生食,有的适宜煨汤、加工藕粉。春季栽藕,用上一年藕作种,藕苗要求带三节藕,顶端藕芽完好,株距70厘米,行距2米,亩用种藕150~200千克,9~10月收藕,亩产2500~  相似文献   

7.
<正>一、腌藕选藕节粗长的大藕,洗净去皮,切成厚1厘米左右的圆片,放入开水中烫漂,不等藕太软时取出,用冷水冷却,沥干水后入缸腌制,每50千克藕加盐12~12.5千克,一层藕撒一层盐,并注入15%盐液,每天翻1次,腌制15天即成。二、盐渍藕盐渍藕又称盐水藕。选用粗度(横径)在6厘米以上的成熟大藕,冲洗干净,切断,去藕节。刨去表皮,剔除不合格藕段,并将藕段分为头段、中段和梢段。切  相似文献   

8.
盆栽月季越冬,一是放冷处冬存,使花安静休眠,来春生育健壮;二是放暖处冬养,春节前后开花。入冬前,株高30厘米以上的当年生苗,剪去上部2/3,不足30厘米的剪去1/2。两年以上的大株,强壮枝条基部以上留20厘米剪去,较弱的留15厘米,共留3~4个新壮的主枝,使营养集中。修剪后,把盆面清理干净,用澄清白灰水洒布,灭虫防病。在盆土冻实前入室。冬存期间禁肥、控水、保潮、防风干。当室温在0℃左右时,置阴暗处最安全。月季能耐冷冻,但怕风干。无冷室条件的,可在庭院背风无直射光处,把盆集中浇透水,待盆土冻实,在盆上盖10厘米厚一层潮土,周围再  相似文献   

9.
冀南冬小麦冬前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1962-2009年河北省南部4个气象站气象资料,采用线性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检测方法对冬小麦越冬前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冀南麦区冬小麦越冬期推迟,冬前热量资源更加丰富;冬小麦冬前≥0℃积温和越冬开始日期变化在1987年前后存在突变点;冬小麦冬前日照时数及均一化干湿指数变化不明显,没有突变现象发生;冬小麦越冬开始日期存在6-7年和12-16年两类尺度周期变化规律;1962-1988年冬前≥0℃积温存在6-8年周期变化规律,1989-2009年存在8-10年周期变化规律;冬前日照时数具有明显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特征,但近20年来逐渐呈现10-12年周期变化规律;均一化干湿指数变化存在4-6年和14-16年2类尺度周期变化。综合分析表明,河北省南部麦区冬前≥0℃积温及越冬始期变化明显,可适当调整小麦播期以适应气候变化;近10年来,麦区干湿特征呈现变湿趋势,冬小麦发生冻害概率减小,但年际间干湿变化较大,冬前灌溉仍为减轻小麦越冬冻害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业余养花已有八九年时间,自认为有点经验,但对米兰在江淮一带如何安全越冬,却始终束手无策。1995年春和1997年冬分别冻死一盆,使我对养米兰几乎失去了信心。在花友们的鼓励下,去年我特地又买了两盆米兰,想研究一下到底怎样才能安全过冬。研究分为两步: 首先是查找、分析以前米兰的死因,初步认为是管理上存在3方面问题。其中核心是保温措施未完全到位。越冬时我仅仅是把米兰搬进房间,关闭门、窗,就认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获悉,近日,为准确掌握冬前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和越冬基数,做好2017年发生趋势预测工作,该中心组织4个专家组分赴华南、黄淮、华北和西北9个省(直辖市)18个县开展重大病虫冬前发生和越冬基数调查活动。调查活动期间,专家们交流了2016年各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特点及冬前基数情况,并结合本次调查结果、越冬  相似文献   

12.
一、选育经过月季新品种‘亚运圣火’、‘极光’均是通过自然杂交选育出来的。其母本分别为‘独立’(Indepedence)和‘尼柯尔’(Nicole)。1989年底从母本(地栽)植株上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子,砂藏越冬后,于1990年3月初播种育苗,当年即对杂交后代的开花、抗性、生长势等综合性状进行初步观察,并将较理想的植株进行重点培育。1991年春继续对其  相似文献   

13.
茉莉花不耐寒,因而对越冬提出了种种条件,一般要在温室内才能满足。而家庭栽培数量有限,很难建起温室。这里笔者介绍一种简易室内越冬法。 1、越冬前的抗寒锻炼:10月上中旬气温下降后,不要急于把茉莉搬入室内。这时的平均气温尚在10℃以上,可将其移到背风向阳处养护。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淋雨。最低气温(夜晚温度)不低于5℃时,不要进行保护,以限制生长,让其积累营养,充实枝条。有霜冻时,需搭上支架,盖上草席。10月下旬,白天有阳光,让其充分接受光照,夜晚温度较低,搬进室内。  相似文献   

14.
李华 《中国种业》2006,(6):60-60
法国冬帅西葫芦是法国TEZIERGS公司继冬玉之后专门为中国市场培育的耐寒越冬型高产优质新品种,引入山西太原3年表现出良好的特征特性,其植株长势旺盛、整齐度好、抗病抗逆能力强、产量高,适于日光温室越冬栽培.现将冬帅西葫芦温室越冬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甘蔗绵蚜防治方法:(1)消灭越冬虫源。消除蔗田周围越冬野生寄主,对秋冬植蔗应在冬春季喷药防治,以减少越冬虫源。(2)及时消灭蔗田中的发虫中心。6~7月当点状发生尚未扩散时,及时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用48%乐斯本  相似文献   

16.
盆菊越冬法     
盆栽菊越冬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宿根保存法;二是存芽法。宿根保存法花谢枝枯后剪掉老本,并浇足越冬水,然后将盆菊移入有阳光的室内。室温一般以0~3℃为宜,不能超过5℃。盆土保持稍有潮湿即可,过干时可适量浇水,不可过湿,以保证盆菊处于休眠状态。如环境条件过于阴暗,  相似文献   

17.
7年来(1980~1987),我们先后引入了从第8届到第14届IWSWSN(国际冬春麦杂交种筛选圃·美国)材料共1350份。在收到材料的当年记载越冬性、抽穗期、株高、抗病性等项目,中选品种(系)收获后调查了籽粒性状,经过筛选,下年把抗病性过硬、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系)放在亲本观察圃进一步观察,其中表现突出的当年即用作亲本,同  相似文献   

18.
豌莲一般采用插种和种藕繁殖法,用不定根分生繁殖的方法,尚没见报道。笔者受木本花卉分生繁殖(分株法)的启示,于1989年6月27日采用此法繁殖三色莲和娇容碗莲等四个品种,均成活,且长势较好。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正>冬前小麦若受到不良气候条件和人为栽培管理的影响,部分麦田会出现分蘖少、麦苗黄弱等生长不良现象,无法达到单株分蘖5~6个、三叶大蘖3个的壮苗要求,以弱苗状态进入越冬期。因此,加强小麦年后管理,促进弱苗转化升级,是确保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一、冬前弱苗形成原因1.晚播弱苗秋季降雨少,小麦播种期间土壤干旱,需造墒才能播种。由于水源和浇水器械的限制,导致造墒和播种进度不一,未能适时播种的地块,冬前小麦生长积  相似文献   

20.
1选育经过 丹旱稻1号(原名旱96-8)是丹东农科院稻作所旱稻研究室于1989年冬在海南以籼、粳亚种间杂交选育而成.1995~1996年进行所内旱稻品种比较试验,表现优异,且整齐一致,取名旱96-8.1997~1998年参加辽宁省旱稻中熟组区域试验,1999~2000年参加辽宁省旱稻生产试验.2001年12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