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胰脏坏死(Infections Pancreatic Necrosis简称IPN)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鲑科鱼类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河鳟、虹鳟、银鳟和大西洋鲑等的幼鱼,死亡率高达90%以上。IPN病毒可以通过鱼卵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患鱼的排泄物进行水平传播。感染耐过的  相似文献   

2.
鲑鱼甲病毒(Salmonid alphavirus,SAV)是鲑鱼胰脏病(Salmon pancreas disease,PD)病原,主要感染鲑科鱼类,目前在我国尚未分离到。为提高出入境鱼类中的SAV检测效率,根据SAV nsP1基因片段,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SA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25μL反应体系,经优化后的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 h,检测限可达10个拷贝数的病毒核酸,且不与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和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RNA产生交叉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染料后,反应结果肉眼直接可见。本研究建立的RTLAMP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的SAV检测方法,适合SAV的现场初筛和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3.
大豆粉是一种经济并且广泛被应用的日粮蛋白来源。但是 ,在鲑科鱼类中大豆粉 (SBM)的添加水平一般是被限制 ,因为中等到高水平的添加量会导致生长的缓慢 ,部分导致采食量降低 (Pongmaneerat和Watanabe ,1992 )。大鳞大麻哈鱼 (chinooksalmon)幼苗对于日粮中大豆粉的含量是非常的敏感的(Fowler,1980 ) ,然而 ,其他的鲑科鱼类 ,如虹鳟、银大麻哈鱼和大西洋鲑表现出较大的耐受性。几种大豆饲料 ,如大豆蛋白浓缩物 (soyproteinconcentrates) ,大豆蛋白分离物 (soyproteinisolates)都是应用各种技术 (如加热 ) ,以除去抗营养因子(ANF)、低聚…  相似文献   

4.
秦岭细鳞鲑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俗称花鱼、梅花鱼、金板鱼、闾花鱼、五色鱼、闾鱼,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冷水性鱼类,属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由于秦岭细鳞鲑是在地理上分布最南的两种鲑科鱼类之一(另一种为川陕哲罗鲑),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残留种,李思忠(1966)将其定为细鳞鲑的地方亚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温度对北极红点鲑体成分和消化酶指标的影响,设置10,13,16,19℃4个温度梯度,选取1龄北极红点鲑(161.7±12.94)g,经过4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北极红点鲑体成分影响显著(P0.05),以16℃为转折点,水分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温度对肝胰脏和肠道主要消化酶指标影响显著(P0.05),其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在肝胰脏和肠道中变化趋势一致,胃蛋白酶活力和脂肪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胰蛋白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肝胰脏中淀粉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肠道中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肠道中消化酶活力高于肝胰脏中消化酶活力。结果显示,温度对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16℃时肌肉品质最好,温度对不同消化酶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秦岭细鳞鲑种质特性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细鳞鲑是在地理上分布最南的两种鲑科鱼类之一,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冷水性鱼类.本文在生物观察的基础上综述了秦岭细鳞鲑的分类分布、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习性以及种群变异等种质特性.并依据秦岭细鳞鲑生存状况和研究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相应提出了种质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鳟鱼养殖     
鳟鱼系冷水鱼类,于欧洲、美洲、亚洲各有不同种类的分布,已成为当地一种重要养殖鱼类。主要以虹鳟为多,它不但体形优美,且成长速度较其它鳟鱼快。虹鳟属鲑科鱼类,过去和大西洋大麻哈同划为鲑属鱼类,现在和太平洋六种大麻哈同属于大马哈鱼属。……  相似文献   

8.
王亚洲 《家畜生态》2008,29(1):103-105
秦岭细鳞鲑是在地理上分布最南的两种鲑科鱼类之一,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冷水性鱼类。本文在生物观察的基础上综述了秦岭细鳞鲑的分类分布、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习性以及种群变异等种质特性。并依据秦岭细鳞鲑生存状况和研究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相应提出了种质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鲑科鱼类,习惯上有的被称作鲑,有的称为鳟,统称为鲑鳟。因能在其他鱼类不能繁殖生长的低温环境中进行世代繁衍而被称为冷水鱼。分布于北纬35°以北从寒带到温带的广阔海、陆区域。  相似文献   

10.
虹鳟(Salmo gairdneri)属鲑科鱼属,原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自1874年起通过人工移植驯化,现已遍布美洲、欧洲、亚洲等很多国家和地区.虹鳟肉质细嫩、含脂量多、营养丰富,特别是EPA(二十碳五烯酸)高于其他鱼类数倍以上,已成为世界上广泛养殖的优质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冷水性鱼类是指能够适应环境水温较低的鱼类,在北半球的山涧溪流广泛分布。狭义的冷水性鱼类是指生存温度在0℃~20℃之间,当水温超过20℃时,出现严重不适甚至死亡。我国拥有广阔的冷水水域资源,大约有90种冷水性鱼类,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种类有鲑鳟鱼、鲟鱼、大银鱼、裂腹鱼类等50余种,我国养殖的冷水性鱼类主要是鲑科鱼类~([1])。我国水产养殖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冷水性鱼类养殖的产量还未达到世界总产量的1%~([2])。与挪威、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武昌鱼、鲫鱼、草鱼和鲢鱼4种鱼类线粒体atp6基因序列的差异性开展研究和分析,为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遗传特异性、遗传资源的保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常规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4种鲤科鱼基因组DNA,以基因库中的草鱼(HQ891005)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对4种鱼的线粒体atp6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公布的17种鱼类(其中鲤科鱼类8种、鲭科鱼类3种、鲑科鱼类2种、鳅科、慈鲷科、近魟科、狗母鱼科鱼类各1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4种实验鲤科鱼类与GenBank上下载的8种鲤科鱼进行比对,通过分析这12种鲤科鱼类的线粒体atp6基因(436bp)的核苷酸序列中T、C、A和G平均含量分别为29%、28%、30%和13%,在建立的系统进化树中,12种鲤形目鱼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中是11种鲤形目鱼,它们的亲缘关系为45;剩余一目的胭脂鱼和灯笼鱼目的杂斑狗母鱼被分为第二部分,亲缘关系为52。4种鲤科鱼类的亲缘关系,与同属间较近,与不同属的较远。  相似文献   

13.
《江西饲料》2014,(3):46-46
正法国科研人员最近完成了虹鳟鱼基因组的完整测序,并发现虹鳟鱼基因组较好地保留了1亿年前一次重要进化事件的遗迹,可以帮助了解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虹鳟鱼属鲑科,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它肉质鲜美,在全世界被广泛养殖,同时也是被科学家研究最多的鱼类之一。来自法国国家农学研究中心、国家基因测序中心等多家机构的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刊登了研究报告。这是科学界首次发布鲑科鱼类的完整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14.
秦岭细鳞鲑     
正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又名细鳞鱼、花鱼、梅花鱼、金板鱼等。属硬骨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的鱼类。保护等级:国家Ⅱ级。秦岭细鳞鲑体长、侧扁、吻钝。口亚下位,上颌骨后伸达眼中央下方,下颌较上颌短,上下颌齿排成弧形,上颌齿约46枚,下颌齿约28枚。犁骨齿和腭骨齿约32枚,排列成马蹄形。眼大,距吻端较近,眼间较宽。鳃孔大,侧位,向前达眼中央下方,鳃膜不和颊部相连。体背细鳞,头部无鳞;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的简短回顾鱼类营养学的建立和发展仅仅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关于鱼类营养学的研究,首推美国的哈维及其同时代的有关学者,他在本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鲑鳟鱼类营养的研究,1972年主编出版了《鱼类营养学》。英国的柯维也在同时代开始了海水鲽科鱼类营养的研究,1972年写了一篇《鱼类营养》综述,  相似文献   

16.
异育银鲫适宜投喂时间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约化养殖鱼类的投喂管理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投喂频率(feeding frequency)、投喂水平(feeding level)以及投喂时间(feeding time)。确立鱼类最佳投喂频率(optimum feeding frequency)及最适投喂水平(optimum feeding level)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在近二十年来发展迅速,鲑鳟鱼类及某些非鲑鳟鱼类的动态投喂表业已建立,然而针对适宜投喂时间(optimum feeding time)的研究却止步  相似文献   

17.
阐述冷水性鱼类(鲑鳟鱼类)对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需求,即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在冷水性鱼类体内的消化利用过程、冷水性鱼类对蛋白的营养需求、冷水性鱼类对氨基酸的营养需求、冷水性鱼类必需氨基酸营养缺乏症、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北京怀柔某养殖场的大鳞大麻哈鱼发生一种慢性,但累计死亡率很高的流行病,为研究大鳞大麻哈鱼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本试验根据病鱼临床症状观察判断疑似感染鲑肾杆菌.试验对病鱼肾脏组织进行印片染色观察细菌形态特征,抽提病鱼的肝脏、肾脏组织DNA,扩增16S rDNA和鲑肾杆菌P57表面蛋白基因片段,测序并运用BLAST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病鱼肾脏组织印片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形态一致的革兰氏阳性短杆菌;采用病鱼肝脏、肾脏组织扩增的16S rDNA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与鲑肾杆菌聚为一支;通过PCR扩增出鲑肾杆菌P57表面蛋白基因DNA片段,测序结果与鲑肾杆菌标准株ATCC 33209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病鱼感染鲑肾杆菌并引发细菌性肾病(BKD).这是中国首次在养殖鱼体内检出鲑肾杆菌.  相似文献   

19.
海虱是一种能感染北半球鲑科鱼类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桡足类的体外寄生虫,近年来我国从挪威大量进口大西洋鲑鱼,自2017年深圳海关不断从进口大西洋鲑鱼体上检测到寄生的海虱,严格筛查并且准确地鉴定这种寄生虫,对于预警我国养殖鲑科鱼被感染的潜在风险至关重要.对收集的海虱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以期建立快速和准确的鉴...  相似文献   

20.
正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是由弹状病毒科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引起的病毒感染,已被列为国家二类疫病。在甘肃省已发现虹鳟、金鳟、七彩鲑感染了该病毒,虹鳟、金鳟苗种培育场发生急性爆发导致死亡率高达90%,损失惨重。本文主要介绍了虹鳟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防控技术,以供参考。1发病情况2009年10月20日左右,位于永昌县焦家庄乡红庙墩村的1户养殖户养殖的鲑鳟鱼出现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