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S"技术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3S”技术是集遥感、全球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手段,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地面各种信息。就“3S”技术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应用中的原则依据、程序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今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3S技术在可渡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严重问题。采用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遥感方法,以GIS软件为平台,实现了在GIS平台上3S的集成。本次遥感监测,摸清了可渡河流域土壤侵蚀的详细情况,分析了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坡度三因子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获得了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3S”技术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野外工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野外核查的准确性和效率,笔者结合多年外业工作经验,总结了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方法,并以太湖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为例,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工作中数据来源、前期准备、野外核查、内业整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实践表明,采取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野外核查工作方法,有助于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3S”技术在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监测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进的“3S”技术,通过对嘉陵江流域进行地形图数字化、影像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得到该区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状况.监测结果: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62662 km2,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39.4%。该区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低山、丘陵区的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残幼林地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裸露地面上。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地区有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重力和混合侵蚀。其采用的技术方法是进行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现状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线交界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9月份的ETM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在GPS野外定点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实测样方内植被盖度及遥感信息与GIS空间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合成了该区水土流失现状专题图.在此基础上对榆林北部6县(区)的各类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做了全面清查,并分析了该地的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及区域分布的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6.
滇池流域水土流失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3S技术与4D技术的结合,完成滇池流域DEM、DLG、DRG、DOM图的制作,为土壤侵蚀解译交互判读,进行流域自然状况及水土流失面积调查,提供客观依据;通过在滇池流域内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设计,根据小流域具体情况,分层布设样地、径流场、测流堰等监测设施,实地观测水土流失量及污染总量;通过观测分析、测算全流域的水土流失量、污染物流失量及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7.
基于“3S”技术的可渡河流域水土流失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3S"技术的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方法,以GIS软件为平台,实现了在GIS平台上"3S"的集成。本次遥感监测研究了可渡河流域的土壤侵蚀的详细情况,分析了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坡度因子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获得了该区域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信息,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3S"技术在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在国内外都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为了能尽快改变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滞后局面,近几年我们在江苏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徐连地区,运用“3S”技术进行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该地区进行合理的水土保持规划,探讨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成因,为开发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GIS数据库的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项目的实施,涉及项目区DEM、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土壤侵蚀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累计成果数据达150 GB。在对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数据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内容,设计开发完成后的数据库满足对水土流失海量监测成果数据科学系统和有效的管理,在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和大中尺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3S"技术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乃世界之最,在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利用“3S”技术进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认为,对于较大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应采用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GPS相结合的方法。在宏观监测方面,采用中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水土流失的强度、面积、分布和发展趋势;在中尺度监测方面,利用航空遥感影像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动态监测;在微观监测方面,利用GPS技术监测微地貌的变化如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的速度等指标来监测土壤侵蚀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基本原理,利用我国南北方各水蚀区的土壤流失量及其相关生态因子的大量实测数据,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以3S(GIS、GPS和RS)技术为支持的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方法。该系统方法在我国山东、福建、江苏、云南、北京、河北等地累计应用面积超过30万km~2,其在江苏南京的应用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应用该方法在1997—2015年期间对南京全市区域水土流失和治理状况进行长期定量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9年间,南京全市平均年水土流失总量为2.765×10~6t,平均轻度以上年水土流失面积为863.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3.0%。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所占比例较小,但水土流失量占总流失量80%以上,因此,仍是水土流失治理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方向;与2000年之前的监测结果相比,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年土壤流失总量均有显著降低。该方法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模型因子算法和原则,监测精度和可靠性较高,监测结果验证了近年来南京市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生态环保监督管理实施力度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3S技术是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l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于一体的新兴技术。以影响土壤侵蚀最为显著的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土地利用状况3大因素,按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指标,应用3S技术对厦门市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快速调查,及时掌握监测区域的土壤侵蚀现状,实现对土壤侵蚀的监测和评价,同时探讨了土壤侵蚀分布的规律和成因,为今后厦门市水土保持规划和土壤侵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RS、GIS技术,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对"珠治"工程广西项目区河池片区进行了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定量研究了治理措施实施后岩溶地区的土壤侵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侵蚀得到了遏制,土壤侵蚀总量从治理前的311 848 t减少到治理后的284 877 t,减少了8.65%,其中剧烈侵蚀的侵蚀量和侵蚀面积减少最为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影响明显,其中未利用地、耕地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林地、草地对土壤侵蚀的发生具有减弱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3S”技术的福建省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基于"3S"技术的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介绍了福建省应用"3S"技术开展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应用该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福建省土壤侵蚀空间上由内地向沿海增强、时间上下降且沿海的降幅大于内地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野外实地验证,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福建沿海地区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为加强对重点地区水土流失的监测预报,应用“3S”技术开展了福建沿海地区的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土壤侵蚀的现状变化,实现对重点地区土壤侵蚀的监测评价,为全省水土保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二滩库区(盐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水土流失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8,1999和2003年3个时段的TM,ETM+遥感数据,在GIS和FRAGSTAT景观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对二滩库区(盐边)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耕地面积减少,所占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而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所占百分比呈上升趋势。(2)耕地的斑块数目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在减少,斑块密度上升;有林地的斑块数目减少,平均斑块面积增加,斑块密度下降;草地的斑块数目不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斑块密度下降。说明耕地向不断破碎化发展而有林地、草地呈现持续扩张的空间集中化特征。(3)耕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面积加权的平均斑块形状指数略有下降,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化,而草地的该指数上升,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4)从景观水平上看,景观格局变化总体特征是斑块数增加,拼块平均面积减少,斑块密度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减少,说明景观破碎度增加。蔓延度降低,散布与并列指数增加,说明景观类型的相互关系变得复杂,镶嵌度增加。(5)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土地利用相对合理指数增加,坡度较大的地区,耕地面积明显减少,相应地林地、草地面积明显增加,整体上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6)研究区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5a来减少了23.02km2,减少率为15.13%,水土流失强度向低层次转变。说明随着水库的修建蓄水,加上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二滩库区的水土流失明显好转,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李盟  方瑞  乐峰  吴芳  张雪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4):228-233
[目的]对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预防区代表县进行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以掌握该区水土流失情况,为该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和连云港市赣榆区2015年度高分一号遥感影像、DEM和降雨量,以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为基本算法。[结果]铜山区水土流失面积1 917.82km~2,轻度以上流失面积175.76km~2,占总流失面积的9.16%;赣榆区水土流失面积1 511.2km~2,轻度以上流失面积131.95km~2,占总流失面积的8.73%。[结论]本研究方法模型参数真实、客观,不受人为因素干扰,适合多期、大尺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能为江苏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高效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3S”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三项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也得到不断加强。基于“3S”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3S”技术的集成构想,最后对“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做了相应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湖北丹江口水库库区土壤侵蚀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湖北丹江口水库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区,土壤侵蚀是影响水库水质安全和调水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以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建立了以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土地利用为指标的水力侵蚀遥感分析方法,并结合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1998年和2003年库区水力侵蚀强度变化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其成果为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