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常见的硬盘分区模式有:FAT16,FAT32,NTFS等,以前常用的FAT16这种分区模式,硬盘中簇的大小是根据分区的大小决定的,64MB-127MB分区是2KB/簇,128MB…255MB的分区是4KB/簇,256MB.…511MB的分区是8KB/簇,如此推算2GB的分区就是32KB/簇。现在的大容量硬盘一般都是1GB-2GB的一个分区,每簇的大小是32KB,如果存放一个只有1KB的文件,那它在硬盘上实际占用32KB,浪费了31KB的空间,在小文件很多的情况下,浪费的空间就非常可观。FA…  相似文献   

2.
当归愈伤组织的再分化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MS+IAA1mg/L+KT1mg/L+ZT0.5mg/L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的再分化,1/2MS+IBA0.5mg/L+NAA1mg/L和MS+IAA1mg/L+KT2mg/L+6-BA2mg/L有利于诱导生根;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能力与其形态有关;诱导形成的完整植株基部可以再次形成次生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3.
野生毛葡萄茎段离体培养和生产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都安野生毛葡萄茎段腋芽进行离体培养,结果BA1.0 ̄2.0mg/L与KT1.0mg/L配比诱导出不定芽的效果理想;BA1.0 ̄2.0mg/L与IAA0.02mg/L配比,IBA0.4-1.0mg/L与BA0.1 ̄0.2mg/L配比对继代和生根培养的效果最佳。采用河沙和塘泥假植毛葡萄组培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激动素(KT)、6-卞氨基嘌呤(6-BA)及奈乙酸(NAA)对水稻不定芽诱导、增殖和发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6-BA对于不定芽的诱导及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适宜浓度为20~30mg/L,KT在这方面的作用要比6-BA弱得多;(2)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诱导出不定芽,一般在45d以上;(3)0.5~10mg/LNAA对于不定芽的发根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稻实生苗及腋芽苗试管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激动素(KT)、6-卞氨基嘌呤(6-BA)及奈乙酸(NAA)对水稻水定芽诱导、增殖和发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6-BA对于不定芽的诱导及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适宜浓度为20~30mg/L,KT在这方面的作用要比6-BA弱得多;(2)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诱导出不定芽,一般在45d以上;(3)0.5~10mg/LNAA对于不定芽的发根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曼海母宫殿以当年生枝条上饱满未萌发的侧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在附加6-BA1.0mg/L的MS培养基上.芽诱导效果最好,在附加6-BA1.5+NAA0.05+ZT0.1mg/L或KT1.0+NAA0.05+ZT0.1mg/L的MS培养基上.芽的分化效果最好。在附加KT0.3+NAA0.05+ZT0.1mg/L或6-BA0.3+NAA0.05+ZT0.1mg/L的MS培养基上,壮苗效果最好。在附加IBA0.1mg/L或IBA0.1+NAA0.02mg/L的1/2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试管苗高2.5~4.0cm,且具有3~5条短根时,开瓶锻炼3~5d。移栽入土效果好、种植在保温保湿环境中.试管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7.
青花菜子叶和下胚轴原生质体的遗传转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根癌农杆菌共培养法将外源基因导入青花菜上海1号的无菌苗子叶及下胚轴原生质体。菌株为EHA105,携带质粒pMOG410,含GUS和NPTⅡ基因,实验得出其子叶芽分化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6-BA 5mg/L+IAA 0.1mg/L。原生质体以8 ̄10℃暗培养5 ̄6d,然后于25℃光照8h生长的无菌苗下胚轴切片游离出的密度最高,K8P培养基激素组合(mg/L)以2,4-D1.0+BA0.5+NAA0.  相似文献   

8.
银杏茎段组织培养正交试验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3种激素配合使用对银杏茎段愈伤的诱导和植再生筛选了佳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0.5NAA+0.1BA+0.5KT,最佳分化培养基MS+0.1NAA+1.0BA+1.0BA+1.0KT及诱导和分化都适宜的培养基MS+0.1NAA+1.0BA+1.0KT、MS+0.1NAA+0.5BA+0.5KT及MS+0.5NAA+0.1BA+0.5KT;同时也比较了适宜取材部位和取材  相似文献   

9.
冈优527和D优527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恢复系蜀恢527分别与不育系冈46A和D62A配组而成的二个重穗型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冈优527已于2000年通过四川省审定,D优527已通过省区试,将于2001年审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球根秋海棠的幼茎,花瓣和花梗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附加细胞分裂素BA或激动素KT以及生长素NAA或2,4-D,通过1个月的培养,获得愈伤组织,芽的诱导在附加BA2mg/1+MAA0.5mg/l+间苯三酚1mg/l的Ms培养基上获得最高分化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测定水稻品种对环境稳定性的一个新参数,采用这一参数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多年多点的水稻品种整米率进行稳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稳定性与熟期类型在统计上有一定的相关性,即整米率稳定性依晚熟品种、早熟品种、特早熟品种而顺序降低,回归分析说明整米率的稳定性有随整米率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向,本文还讨论了稳定性系数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秧田秧苗分蘖结构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育秧历来是水稻栽培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一般都要求培育壮秧。但是壮秧的标准基本上从形态上衡量,不能形成1个量化的指标。秧苗分蘖结构是一个新提出的概念,用秧田秧苗分蘖结构可以量化中、大秧苗素质。本试验的研究认为,中、大种苗情况下不同分蘖结构的秧田秧苗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差异,分蘖结构合理的秧苗移栽时植伤轻,栽后活棵快,早生快发,有效穗高,最终产量较高;而分蘖结构不合理的秧苗前期生长迟缓,无效分蘖增多,有效穗不足,因而产量难以提高。本试验的结果说明,用秧田秧苗分蘖结构衡量水稻秧苗素质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水稻籽粒充实程度的指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籽粒充实程度有明显差异的籼、粳及亚种间杂种材料各12份,对其籽粒充实程度进行5级评分。以此为基准,计算其与谷粒充实率即(受精谷粒千粒重/饱谷千粒重)×100%、谷粒厚度/谷粒投影面积、受精谷粒容重与比重、糙米容重与比重等6项指标实测值的简单相关与秩次相关。结果表明:3类材料均以谷粒充实率与评定等级的相关系数最高,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指标。谷粒充实率有明确、合理的专业意义,能与产量源库关系概念相衔接,是衡量水稻籽粒充实程度的相对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4.
剪除部分颖壳对水稻糙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盆裁条件下,以粳稻日本晴和籼稻扬稻6号为材料,于开花后2d设剪壳、剪壳后套硫酸纸袋保湿透光、剪壳后套锡箔纸袋保湿挡光及不剪壳4个处理,研究谷壳对糙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剪壳处理的糙米干粒重显著低于不剪壳处理,随着糙米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其差异增大;②剪壳后套硫酸纸袋处理的糙米干粒重显著高于剪壳处理、显著低于不剪壳处理,随着糙米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其差异增大;③剪壳后套锡箔纸袋处理的糙米干粒重显著高于剪壳后套硫酸纸袋处理;④剪壳、剪壳后套硫酸纸袋、剪壳后套锡箔纸袋处理对粳稻日本晴糙米干粒重的影响大于籼稻扬稻6号;⑤谷壳对粳稻日本晴糙米生长发育有明显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水稻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采自湖北省44个县、市的62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与Rhizoctonia solani的菌丝融合群国际标准株AG-1IA、AG-1IB、AG-1IC、AG-4和AG-5进行了菌丝融合试验。结果证明,供试的62个菌株均能与AG-1IA株融合,其中有60株也能与AG-1IC株融合。比较而言,供试株与AG-1IA的融合率高于与AG-1IC的融合率。据此,供试菌株应归于R.Solani AG-1IA。  相似文献   

16.
1988-1997年,对1683份恢复系及材料的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瘟性恢复系及材料255份。杂交稻恢复系与F1代之间的抗病性为显性遗传关系。利用抗病恢复CDR22,育成杂交稻推广品种3个。  相似文献   

17.
以1037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为研究,在新平(550m)的早、中季稻和元江(400m)晚季稻上进行抽穗期鉴定研究:(1)提出了云南稻种早中晚的划分标准。(2)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中早,中、晚稻分别为0.5%,30.5%和69.0%,其中育成品种以中粳(66.4%)和晚籼(17.8%)为主。  相似文献   

18.
四个籼稻矮生性基因源的表型表现和遗传传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窄叶青8号(矮生性基因来自花龙水田谷)、矮种水田谷、辐包矮21号和竹槌等四个籼稻矮源进行了研究。描述了它们在广州晚季自然条件下的表型表现。遗传分析表明:高秆对矮杆除辐包矮21号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外,其余三个矮源均表现为完全显性。窄叶青8号和竹槌的矮生性均由一个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同时携带一组具有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的修饰基因。矮种水田谷和辐包矮21号的矮生性则俱由微效基因控制。按超亲率大小,修饰基因效应强度的大小顺序为:竹槌>矮种水田谷>窄叶青8号>辐包矮21号。矮生性基因的等位关系分析指出:竹槌同矮仔占是互为等位的,窄叶青8号同矮仔占是互不等位的,从而推断竹槌同窄叶青8号也是互不等位的。根据矮生性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把我国现有的8个主要籼稻矮源归纳为两类四群。此外,还就诱发突变和自发突变矮源的共性以及寻找或创造新的非等位矮源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 ,以迟熟中粳稻 951 6和杂交中籼稻汕优 63为试验材料 ,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行距 )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粳稻 951 6适宜施氮量为 2 2 5kg/hm2 ,栽插行距为 2 6.6cm;汕优63适宜施氮量为 1 50 kg/hm2 ,适宜栽插行距为 3 3 .3 cm。在此试验条件下 ,可获得适宜穗数 ,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指数 ,提高蛋白质含量 ,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从徒长苗占有70~80%的苗床中选择徒长程度不同的各类型苗,分别调查了带菌率,并移栽到大田后,追踪调查了各类型苗的死亡率。结果:死亡率与秧苗的徒长程度有关。苗高增率与死亡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使足带菌苗,若徒长不严重,其死亡率就低,恢复率就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