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足鼠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研究大足鼠的区域分布,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及危害特征。结果表明,该鼠分布于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盆底丘陵区和盆周及盆西南区,尤以川西平原区的优势度较高。该鼠一年发生两个数量高峰:6月、11月,后者高于前者。该鼠有明显的季节性迁移和趋食性迁移特性。大足鼠有在同一食源点上反复取食的特性,从而使作物形成被害株团。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蕉园害鼠组成、数量季节变动,鼠密度与环境的关系;探明了害鼠危害香蕉果实及蕉树球茎的主要时间,黄毛鼠密度与香蕉穗受害率的关系。提出控制香蕉受害的关键时间、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足鼠6月和10月高峰期的数量与上年3月的种群数量、性比和年龄结构有关。本文建立了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和模糊相关的关系式。其中,模糊相关模型能最好地拟合原始数据,可作为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4.
大足鼠Rattus nitidus Hodgson的数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足鼠6月和10月高峰期的数量与上年3月的种群数量,性比和年龄结构有关。本文建立了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和模糊相关的关系式。其中,模糊相关模型能最好地拟合原始数据,可作为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5.
6.
198 8~ 2 0 0 2年的农田鼠情监测结果表明 ,闽西山区稻田以黄毛鼠为优势种 ,占 92 .2 %。一年中因气候、食料等因素的影响 ,黄毛鼠数量的消长呈现周期性变化。全年出现 3个高峰 ,分别是 11月~翌年 1月、3~ 4月、8~ 9月。雌雄比为 1∶1.3 8。雌鼠 1年中出现 3个孕育高峰 ,分别是 3~ 4、6~ 7、9~ 10月。怀孕雌鼠一般年产仔 2~ 5胎次 ,极限为 6胎次 ,平均每胎产仔数为 6.2头。雄鼠 3~ 9月睾丸下降率较高 ,12月~翌年 1月最低。黄毛鼠有近水生活习性 ,夜间活动 ,食性杂 ,以取食水稻为主。灭鼠最适时期为 2月下旬~ 3月上旬、4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 ,鼠药宜选择高效安全的氯敌鼠钠盐、敌鼠钠盐、溴敌隆、杀鼠迷等抗凝血慢性杀鼠剂 ,饵料以稻谷为好 ,并坚持“五统一”灭鼠  相似文献   

7.
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在陕西对泡桐危害极大,对其生物学进行特性了观察;测定出大袋蛾蛹和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52℃、19.89℃,有效积温分别为173.27日度、110.55日度。用40%氧化乐果3000倍液和20%杀灭菊酯5000倍液防治2龄幼虫效果分别为96.08%和94.16%。  相似文献   

8.
1991~1992年在小港农场进行了席草螟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席草螟在湖北省每年发生6代,以高龄幼虫在本田席草茎内越冬;全年以第二代多发,总为害率达24.1%~30.9%;该虫化蛹部位低,羽化孔平均高度为2.93±1.47cm;其蚁螟在茎外的寻游时间仅20~30min。  相似文献   

9.
10.
农田害鼠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11.
鼠类,是哺乳动物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动物群的总称,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繁殖力。鼠害是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公害,它严重干扰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破坏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夺去人们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成虫取食、交尾均于白天进行,平均寿命8.7 ̄12.6d,平均每雌产卵归70.5 ̄120.8粒,产卵高峰在羽化后3 ̄7d,卵在白天和晚上均可孵化,孵化率90.8%以上。幼虫白天和晚上均可取食,不同虫龄和在不同作物上,其取食不同。化蛹一般在上午10时前进行,95.3%掉到土壤中,羽化一般在上午10时前进行,95.3%掉到土壤中。羽化一般在上午10时前,性比1:1,虫态历期与温度成反相关。1995年广州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丽江市农田鼠害的危害情况,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夹夜法”对永安市1991-1996年捕获的害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本市害鼠中以黄毛鼠占绝对优势,其活动高峰期在4月和11月,3,4月份怀孕率最高,性比例接近1:1,成鼠比例达85%以上。在防除策略上,应加强监测,统一规划,在最佳灭鼠期灭鼠。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北省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美国白蛾在河北省每年发生3代,不同世代同一虫态的形态,历期,存活时间不同,成虫的交尾及产卵习性,卵的卵化率,幼虫的聚食量及化蛹场所各异。其生物学表现及发生规律受当地气温、RH等气候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酒曲害虫的发生及危害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泸州酒曲害虫有35种,隶属两纲五目19科,鞘翅目昆虫为主有26种,鳞翅目昆虫5种,其它目4种。土耳其扁谷盗和咖啡豆象为优势种群。曲库为各种曲虫越冬的主要场所,冬后残留虫为次年大发生的重要虫源。曲虫主要种群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群集性。全年发生动态为单峰形态,冬春季为发生低峰期,夏秋季达到发生高峰并暴发成灾,主要种群的昼夜活动规律显著,千后从曲库飞出在库外群集飞差异,14-18hr达到高峰,危害新曲的虫源主要来自曲库。曲虫从大曲高温发酵的保温排潮期开始危害,曲库贮存期损失最严重。  相似文献   

17.
菜粉蝶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菜粉蝶Aelogeia(∞pieris)Lapac(L)属磷翅目粉蝶科.幼虫称菜青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尤以甘蓝类的蔬菜受害最烈,如甘蓝、花椰等.故甘蓝类蔬菜是调查测报和保护的主要作物对象.一年中以气候温暖和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春.秋季节最利于菜粉蝶种群数量的增殖,虫量多为严重.入夏后由于高温多雨和十字花科蔬菜面积大而减少,天敌昆虫寄生率也高.就形成菜粉蝶死亡率高,种群数量战少.因此测报和防治的重点是春、秋季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是甘蓝类蔬菜.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甲虫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目的]探索马铃薯甲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发育起点、发生规律.[方法]以马铃薯甲虫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在马铃薯种植区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寄主、范围和田间消长规律等.[结果]马铃薯甲虫世代重叠、具有高繁殖率、滞育和迁飞等习性.该虫在新疆北部地区1年发生1~3代,以2代为主.[结论]开展马铃薯甲虫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可为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田害鼠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对桃树重要害虫桑白蚧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桑白蚧在豫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三代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至翌年3月树体开始萌动时,吸食树体汁液进行为害,并于4月上旬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盛孵期为4月下旬。第二代若虫盛孵期为6月下旬,并开始世代重叠。第三代若虫盛孵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底进入越冬休眠状态。在调查桑白蚧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的同时,还观察记载了桑白蚧的天敌8种,如红点唇瓢虫、异色瓢虫、草蛉和寄生蜂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