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邓建青 《福建茶叶》2016,(10):16-17
本文主要研究了计算机在茶叶色泽识别中的应用,首先对计算机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介绍,主要阐述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过程、图像转化与存储、图像理解等内容,然后对颜色的RGB颜色空间模型、HSV颜色空间模型进行详细研究,并对茶叶色泽的识别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实现计算机对茶叶色泽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2.
茶叶色泽是影响其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也是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因此如何才能科学地鉴定和认知茶叶的具体色泽,在实际上是极为必要的。本文拟从使用计算机视觉定量描述茶叶色泽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计算机视觉定量描述茶叶色泽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思路,通过融入利用计算机视觉定量描述茶叶色泽的具体方法,从而探究其实施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3.
茶叶的色泽变化很难通过计算机来表现,因此我们为了能够在计算机之中更好的对茶叶的理想颜色模型进行模拟,就需要改进计算机的颜色描述系统,选择HIS(计算机视觉)的颜色系统,在这个基础之上对不同年份的茶叶色泽进行测量,研究计算机视觉在定量描述茶叶色泽变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电脑测定茶叶色泽的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扫描仪获取茶样图片稳定性好。扫描分辨率为100dpi时,扫描图片的色泽参数95%置信区间分别为:-0.15≤L≤0.15,-0.21≤a≤0.21,-0.21≤b≤0.21;茶样颗粒大小对扫描结果产生极显著影响,以40目扫描时,扫描图片的色泽参数95%置信区间分别为:L=0,-0.29≤a≤0.29,b=0;当40目茶样扫描区域达到13cm×13cm或以上时,扫描图片的色泽参数可以充分代表茶样的实际色泽状况,其均数标准差(SD)分别为:-0.07≤L≤0.07,-0.10≤a≤0.10,b=0;扫描图片作相同的调整,其色泽参数值产生一致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6.
7.
谈谈西湖龙井茶的色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卓再 《中国茶叶》1994,16(1):42-42
数百年来,杭州西湖龙井茶一直以色绿、香高、味甘、形美的“四绝”著称于世,而这“四绝”中又以“色”(俗称色气)最为重要,因为香气、滋味、形状三者无一不与色气相关。正宗高级西湖龙井茶的色气,干看是亮泽的“金尖绿叶”,湿看(或称开汤看)是明亮的“清汤绿叶”。西湖龙井茶这种色气的形成,与其鲜叶原料和特有的炒制工艺有关。高级龙井茶是选用龙井品种茶树早春的细嫩芽叶为原料,且要求芽长于叶。这种鲜叶原料,其芽为金黄色,叶为黄绿色,通过高超独特的制作工艺,炒制成绿叶包着金芽的,形状扁、平、光、直的(俗称“碗钉形”),具有“金芽绿叶”色气的龙井茶。  相似文献   

8.
9.
茶叶中维生素E及其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E是指所有的生育酚以及具有生育酚生物活性的生育三烯酚类衍生物,生育酚(tocopherol)是指所有甲基化的母育酚,因此,生育酚与维生素E的内涵并不完全一致。目前,自然界中已发现8种生育酚,以α—、β—、y—、δ—生育酚为多,其中α—生育酚的生  相似文献   

10.
乌龙茶色泽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乌龙茶叶底色泽是鉴别品质的重要因素,因而对其叶缘(即红镶边部份)与叶心(即绿叶部分)中色泽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加以研究,以探明色泽形成的实质,有利于改善乌龙茶的技术管理。研究表明:乌龙茶初制过程,在做青工序中茶多酚,儿茶素及其组分、叶绿素及其组分的含量大都呈下降趋势,且叶缘的下降程度高于叶心,而TF、TR与TB含量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显示了与色泽相关物质的变化,是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牙齿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龋齿(俗称虫牙)。目前,医学上广泛利用氟化物亲预防龋齿、降低龋齿的发病率。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茶叶比氟化物具有更佳的抗龋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构成茶叶品质的色泽、香气和滋味三个因子出发,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运用现代仪器及模式识别技术对茶叶品质进行评价的研究进展,并对茶叶品质更为客观准确的智能化评价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黑茶加工过程中色泽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中重要的一类,其加工技术及品质特征与其他茶类有较大的差异。为了探讨黑茶品质形成的实质,前人曾进行过一些研究,对黑茶加工中的物质变化及渥堆在黑茶品质形成中的作用进行过探讨。本文就黑茶加工中色素物质的动态变化及在黑茶色泽形成上的作用进行研究,试图说明黑茶色泽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陈忠兴 《福建茶叶》1995,(2):23-23,24
茶叶色泽主要是由鲜叶中的有色物质(色素)及其在制茶过程中内含物生化变化综合反应所形成的。不同茶类其色泽不同,同一茶类品质优次色泽也有差异,所以茶叶色泽是区分菜类的主要依据,也是区别品质好坏的主要因子。现特福建传统乌龙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论述如下:春夏暑秋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在福建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下,在合理的肥培管理和科学采制基础上。春茶外形色泽墨黑泛黄、雾霜油润,呈沙绿色或鳝皮色,品质最好;夏菜色泽乌黑带暗,雾霜欠润,品质差;暑茶色泽乌暗灰燥,没有光泽,品质最差;秋茶色泽墨黑泛绿,雾霜有光泽,…  相似文献   

15.
钟莲  陈辉 《福建茶叶》2016,(4):236-237
随着茶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茶叶品质越来越看重。品质较差的茶叶会受到茶人的排斥,久而久之,企业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茶叶品质可以从茶叶外形、色泽、香味、口感以及化学物质等因素上加以判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茶叶品质鉴定方式逐渐不适应当下茶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从五个方面对茶叶品质参数加以说明,并根据这些参数就计算机技术在茶叶品质鉴定中的应用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茶叶中类胡萝卜素的氧化降解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多烯色素,在生源上,同植物激素、萜烯类化合物处于同一代谢途径,即是以异戊二烯残基为单元组成的共轭双键长链为基础的化合物。茶叶中已发现的类胡萝卜素有17种,它们不仅是构成茶叶色泽的因子之一,而且其氧化降解产物如β—紫罗酮、二氢海葵内酯等对增进茶叶香气特别是红茶香气有重要作用。1 类胡萝卜素在茶叶加工、贮藏  相似文献   

17.
茶叶辐照杀菌效果及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之江  沈伟桥 《茶叶》2002,28(3):145-147
本文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茶叶,研究了辐照剂量对杀菌效果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效果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在色泽变化方面,辐照剂量对高档茶较显著,对中、低档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浅谈龙井茶色泽偏黄与干度不足的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茶叶中茶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氨酸是茶树中含量较高而一般植物中罕见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它在茶树体内参与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在茶叶制造中变化显著,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茶氨酸是1950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首次从绿茶中分离并命名的,除茶树外,迄今为止只在一种蕈内(Xeecomous badins)及茶梅中发现有茶氨酸,它在茶树新梢中的含量平均达到1500mg/100g(干重),嫩茎中最高可达4000mg/100g(干重)。自然存在的茶氨酸均为L型,纯品为白  相似文献   

20.
茶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中类脂含量及其组成的变化反映茶树组织的代谢水平,而且在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类脂化合物的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茶叶中脂肪酸是多种香气成分的先质,在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