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金立 《花木盆景》2005,(11):36-37
地城辽阔的神州大地.由于各地条件的不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树木,为盆景艺术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盆景素材。由此.也使盆景艺术家们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盆景造型和盆景技艺.并为异地盆景艺术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了成功经验。驻在果树盆景造型中引用岭南盆景“截干蓄枝”技艺,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域辽阔的神州大地,由于立地条件的不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各类树木,正因这些树木的生繁,为适生地的盆景艺术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盆景素材,由此,也使这些盆景艺术家们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盆景造型和盆景技艺,并  相似文献   

3.
陈昌 《花木盆景》2014,(10):46-51
独树一帜的岭南盆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冲破传统蟠扎的桎梏,开创出截干蓄枝新技法以来,盆景造型千姿百态,或雄浑苍劲、古朴典雅,或潇洒飘逸、天然野趣,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源于自然,师法自然,再现自然,超越自然。这种用缩龙成寸的手法,把大自然中的美景、美树再现盆中,让人们得以亲身体验大自然,深得广大盆景爱好者的认同和向往,为国内外盆景家所推崇。  相似文献   

4.
山松盆景造型讲究“力度”,“力度”含义有二:一为道行、功力、表现力、深度。二为力量、能量、爆发力。概括说,就是一内一外。内在的表现为道行、功力,是盆景制作的共性,是艺术修养的基本要求。现所述的,是在山松盆景制作上,如何体现出它的力量、能量、爆发力等有关方面“力度”的问题。岭南盆景艺术造型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其重点大多集中在表现山松的“气质”和“力度”上,其手法也围绕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5.
钟文善 《花木盆景》2005,(11):33-33
石榴盆景如何打破等腰三角形构图上的平板和呆滞,在稳固和平衡中产生些动势来?几年来,笔在学习理论,在实践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作了些尝试,即在曲干式桩材的适当位置上配置大飘枝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岭南盆景以英近树造型、因树造型、截干蓄枝等技法和枝法,在盆景界闻名遐迩,为行内各流派所推崇和效仿。然而,行内又有一种声音:岭南盆景以杂木盆景见长,松柏类盆景则为北派所擅。勤劳务实的岭南盆景艺术家们对山松盆景的求索从未停歇脚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钻研,努力创作,刻苦耕耘,运用岭南盆景出  相似文献   

7.
林福茂 《花木盆景》2000,(1A):85-85
自然界处处、时时、事事都存在着矛盾。人类社会是这样.动植物也是这样。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植物在不同的时空里有不同的矛盾。植物自身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一种是对抗性的。另一种是非对抗性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相似文献   

8.
偷生根就是盆景上盆后从盆底透水孔中生出并长于地面土中的新生根。树桩盆景从上盆到成型一般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只有过渡枝和主干相协调、过渡自然的树型才算是成熟的盆景,也只有过渡枝和主干自然协调的树型才能体现盆景以小见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现在有较多的盆景爱好者和艺术家都能看懂“舍利干”、或叫“神枝”,不少盆景人、盆景网刊并为之追宠不及,大有定格世界盆景“舍利干”、“神枝”的新模式化。不管是初入道的还是艺术家之列,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活动天地里摆弄几盆“舍利干”作为镇园物,更有甚者,不认地域、文化、树种,认为只要有“神枝”穿脉其中,也就入列时尚了。  相似文献   

10.
“补根法”在银杏大树移栽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生产中常需移栽一些大树,由于移栽时伤根较多,栽后需经3~5年才能慢慢恢复生长,有时因移栽而死树.我们从1994年开始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经多年试验,补根对提高银杏大树移栽成活率有明显的效果,即在移栽的银杏大树周围栽植多株银杏实生苗,并将梢部嫁接在银杏大树根颈以上20~40cm处,采用这一方法,银杏大树的移栽成活率在98%以上,大大高于常规移栽75%的成活率,银杏树移栽后第2年就能恢复生长.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我市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又名白果,属银杏科。仅一属一种,是我国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其果、材、叶等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被群众称为“摇钱树”。但在生产中经常出现一些银杏树因某些因素,逐渐变得生长不良,如出现黄叶、小叶、早落叶、生长缓慢等现象,有的甚至死亡。笔者通过研究探索,采用补根法对这类银杏树加以救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实践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一角,夏半边"是北宋时期马远和夏圭独创的艺术表达行式,利用多边角和半景表现空间,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在环境艺术中有着独特的魅力。通过本研究会使人们对《马一角,夏半边》独特艺术得到认识和发展,让古老的中国文化艺术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创造多元的景观设计装饰艺术。将《马一角,夏半边》的艺术在景观设计中具体表现出来,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给现代装饰注入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解读西山森林公园景区中应用"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借景理法所体现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中国传统造园意境,指出中国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应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造园艺术表现手法,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造园技术实现自然与人造景观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