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木麻黄人工林林分密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幼林生长与生物量效应,不同密度对7、15年生中龄林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密度对幼林高、径和材积生长无显著影响,幼林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当密度增至每公顷8333株时总生物量开始下降。林分密度对7年生林分高、径和材积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15年生林分树高和单位面积蓄积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小流域选择小叶杨、白榆、油松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和标准木树干解析木法,对标准地内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同时对标准木树干解析,从而对流域内3种人工造林树种进行树高、胸径以及材积生长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不同人工林都存在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1)小叶杨在种植19年后,树高、胸径、材积量生长均出现下降或减缓;从材积生长来看,第5~19年时为小叶杨的速生期;(2)白榆在种植后9~10年间树高和胸径生长速度开始降低,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于10年。材积量的快速积累可达22年;(3)油松在种植后14~19年开始出现树高和胸径生长降低现象,种植后19年是油松生长的转折期,应在此时实施疏伐调整。从材积生长来看,第7~20年时为油松的速生期。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带状疏伐、选择性疏伐和未疏伐的35年生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Mirb)Franco]林分各小区的林木生长,所有疏伐处理伐后五年与伐前五年断面积增量之比都大于对照。但距伐带边缘10英尺以外的林木则无反应。按断面积计算的疏伐强度相同时,选择性疏伐区的单株生长和林分断面积净增量都高于带状疏伐区。甚至疏伐株数高出20%以上时,选择性疏伐区伐后五年的林分断面积净增量也较带状疏伐区为大。尽管如此,因为带状疏伐费用低,伐后又便于造林,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值得采取。  相似文献   

4.
培育优质、速生、丰产的林分是当代营林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当林木郁闭后,进入成林阶段,林木之间产生对土壤养分和光照的强烈竞争,林分内部树木之间出现了分化现象,出现了被压木,因此随着林龄的增长和树木生长的变化,必须适时进行抚育间伐,以调整林分密度,创造良好的林分结构,使保留木得到充分的光照和必须的营养面积,以促进林木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5.
对一平浪煤矿林场大叶桉人工林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大叶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量比低海拔热量充足地区小。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以4~12年、2~8年和4~14年最快,总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78cm、1.03m和0.0029m3,连年生长量分别在5年、3年和8年左右达到高峰,平均生长量分别在7年、5年和1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材积的数量成熟龄为10年。大叶桉人工中幼林林木的直径、树高、断面积和材积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各因子间存在着相互对应关系,当自然径阶为1时,相对树高、相对断面积和相对材积也接近或等于1。大叶桉人工林的材积与断面积成直线相关关系,其形高可视为1个常数,占蓄积量95%左右的林木相对形高接近于1。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长白落叶松林分质量,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认为,林木出现竞争,影响生长时,一般在11~13年生,胸径达8cm左右,进行间伐.能起到调整密度,改善生长环境,保持良好结构,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生产力的目的.间伐强度采用株数40%~45%,蓄积在19%~30.9%,每公顷保留2200~2600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宜川县的油松人工林大多是60年代初营造起来的,目前约有2400多公顷已经郁闭,1000ha 已进入抚育间伐期。为了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培育速生丰产油松林,特进行了不同采伐强度试验。试验设在铁龙湾林场富曲营林区。林龄27年,采伐试验分四种不同强度,不采伐为对照,不同采伐强度标准地,伐前与伐后密度皆不相同。1983年采伐,伐前测定标准地林木平均胸径、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1989年复测各标准地林木生长因子,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不同采伐强度及不同保留密度对林分高生长影响不大,对胸径和材积生长影响差异明显,见表。  相似文献   

8.
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和当代表现等因子对湿地松种子国进行疏伐,使种子园的结实量成倍增加,强度伐的结实株百分率为62%;中度伐的为39%,轻度代的为28%,不疏伐的为22%,单株产种量的比例为:不疏伐100%:轻度伐120%:中度伐200%:强度代400%;每公顷产种子量的比例为:不疏伐100%:轻度代119%:中度伐208%:强度伐411%。当种子园进入结实盛期时,每公顷保留120—150株是合理的,如果无性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能力特别强,每公顷保留90—120株即可。当具有结实能力的母树直径达30cm以上,冠幅达8—10米时,每株年产种子0.5—1.5公斤,每公顷年产种子60—150公斤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9.
要想使林分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就要充分、适时的满足林木生长所需营养,确保单株林木具有适当的营养面积和空间。因此,在考虑其综合条件的同时,可根据培育林木单株所需要营养面积来确定合理造林密度。培育木(保留木)的适宜营养面积可利用乌道特经验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10.
云南松是我省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建国以来,国营林场营造了大面积的云南松林.造林时,为使幼林早日郁闭,形成森林环境,密度较大.但是,幼林郁闭后,随着年令的增长,未及时进行疏伐,致使现有林分单位面积上株数甚多,从而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实践表明,合理的密度是培育速生、丰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适时地不断调整其密度,才有利于林木的健壮生长.近年来,我们与海寨、方旺、海口、前卫等八个林场配合,对现有云南松林分进行了调查,设置标准地103块,并作60多株解析木.通过分析,初步了解其生长规律,现在对  相似文献   

11.
对尾巨桉不同处理更新3.2a生林分的生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密度1 110株/hm2时,植苗更新林分平均胸径比萌芽更新林分高6.8%;平均单株材积比萌芽更新高11.4%;萌芽更新林分平均胸径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尾巨桉林分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萌芽更新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萌芽保留1 110株/hm2平均单株材积比2 100株/hm2减小26.5%。在相同密度1 110株/hm2时,植苗更新林分每公顷蓄积比萌芽更新高23.1%。萌芽更新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林分密度2 100株/hm2的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比密度1 110株/hm2高53.7%。  相似文献   

12.
对一平粮煤矿林场大叶桉人工林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大叶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量比低海拔热量充足地区小。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以4-12年、2- 8年和4-14年最快,总平均年生长量分别为0.78cm、1.03cm和0.0029m^3,连年生长量分别在5年、3年和8年左右达到高峰 ,平均生长量分别在7年、5年和1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材积的数量成熟龄为10年。大叶桉人工中幼林林木的直径、树高、断面积和材积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各因子间存在着相互对应关系,当自然径阶为1时,相对树高、相对断面积和相对材积也接近或等于1。大叶桉人工林的材积与断面积成直线相关关系,其形高可高为1个常数,占蓄积量95%左右的林木相对形高接近于1。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一类林业调查样地材料碳储量及碳密度的研究表明,天然林碳密度动态增长容许的材积空间为每公顷生长量区间(40.91dm3,427.59m3),时间动态区间为(8.35a,25.33a),30.87a平均年碳密度增长最快,15.43a当年碳密度增长最快。年降水量容许区间动态为(298.32mm,1115.13mm)。当赤松生长降雨量累积达2860.12mm时碳密度平均增长率最高,降雨量累积达1430.06mm时,碳密度当年增长速度最大。近自然林碳密度发生变化的材积每公顷每年容许区间动态为(82.69dm3,783.75m3),时间容许区间动态为(9.79a,32.43a),30.67a时年平均碳密度增长速度最快,15.33a时,当年碳密度增最快。年降雨量容许区间动态为(298.32mm,1115.13mm),累计降雨量达到2860.12mm时,年平均碳密度增长速度最快,累计达到1430.06mm时,当年碳密度增长最快,即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周宏 《辽宁林业科技》2020,(3):36-37,43
樟子松是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优选树种,生产上存在良种缺乏的问题。为了提高樟子松母树林结实量,以付家林场30~35年生樟子松母树林为研究对象,探讨疏伐强度对母树林结实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樟子松母树林处于中龄林时,对初植密度4 m×5 m的母树林采取重度疏伐,保留密度为8 m×8 m,即每公顷保留150株,樟子松母树林球果数量和质量达到最佳。该研究结果为辽西北地区樟子松母树林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子代测定结果和当代表现等因子对湿地松种子园进行强度疏伐(伐64%),可使种子园的结实量成倍增加。当种子园进入结实盛期时,每公顷保留120~150株较合理,如果无性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能力极强,则每公顷保留90~120株即可。当具有结实能力的母树直径达30cm以上,冠幅8~10m时,每株年产种子可达0.5~1.5Kg。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彰武县柳河林场小青杨面积1133.3a占有林地的48.6%。其蓄积量占林木总蓄积33.8%。绝大部分是60年代营造的,胸径与材积生长均进入速生期。及时进行抚育间伐,改善林分生长条件,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确定合理密度是当前营林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在1974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小青杨平均木的调查,利用胸径、冠幅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求出与胸径相对应的冠幅面积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幼龄林的生长规律,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设置了33块标准地,研究华北落叶松幼龄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特点以及密度对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在5年生树高生长开始加速,胸径生长在11年生前处于快速增加阶段,材积生长量在9年生开始进入高速生长阶段,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都在15年生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降低。不同地位级、不同密度其每公顷材积年均生长量不同;在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年均生长量随地位级的提高而增加;而针对某一地位级,随密度增加,材积增长速度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种子园合理疏伐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子代测定结果是当代表现等因子对湿地松种子园进行强度疏伐(伐64%),可使种子圆的结实量成倍增加。当种子园进入结实盛期时,每公顷保留120~150株较合理,如果无性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能力极强,则每公顷保留90~120株即可。当具有结实能力的母树直径达30cm以上,冠幅8~10m时,每株年产种子可达0.5~1.5Kg。  相似文献   

19.
一,林木生长予测的意义林木从种子萌发开始到自然成熟枯死时止,在这段时间内,林木不断生长,不同年龄阶段其生长量不同,如果按年龄与直径、树高、材积、断面积等制成图,可得一累积曲线,即是生长曲线。林木生长曲线开始为零,幼龄时期生长迅速,到累积生长曲线最大时,其连年生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Richards函数的修正式拟合林分胸高断面积生长方程,并考虑株数密度对断面积生长的影响;用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和每公顷株数作为状态变量,用森林纯收益作为指标函数,建立了离散确定性动态规划模型,确定了塞罕坝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最优轮伐期,并为各地位指数及不同年龄、不同初始状态的林分提供了确定最适经营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