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恩格尔系数看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尔系数由德国19世纪的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他在长期对无产家庭预算构成的研究中发现,食物支出占整个家庭全部收人的比重会随收人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就是名的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也由此得出,即为家庭食物支出是家庭全部收入的比例。据恩格 相似文献
2.
3.
戴思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
本文分析了邻水县人口增长和居民食物结构改善对农畜产品需求增长的影响,得出了食物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是造成目前食物需求猛增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该县城乡居民食物结构的指导性方案。指出了食物消费宏观控制的基本着眼点是粮食的需求平衡,从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增加食物的供给量,从对居民食物消费的调节中控制食物需求的总量增长,使二者达到协调。而控制居民食物消费膨胀的主要途径是校正消费行为的偏差,引导居民将一部分收入用于长期储蓄与生产性投资.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欧盟成员国居民食物消费发展趋势中国—欧洲联盟农业技术中心王原欧盟成员国1993年共有人口347亿人,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已达19749美元。作为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最大集团,它的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与日本基本持平。其中德、英、法、... 相似文献
5.
《世界农业》2016,(4)
本文通过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食物消费变迁的比较分析,总结得到大陆和台湾地区食物消费变迁特征,主要结论:一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食物消费随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以富裕水平为分水岭,人均食物消费总量随经济发展呈先增后降趋势;参考台湾地区发展趋势,在跨越小康生活阶段后,大陆人均食物消费总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二是达到温饱水平后,口粮消费量随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参考台湾地区趋势,未来大陆居民口粮消费量仍呈下降趋势。三是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随经济增长呈递增趋势。但台湾地区数据显示,达到富裕水平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随经济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四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植物性食物消费占比较大,但呈逐年递减趋势,动物性食物占比呈递增趋势。五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差距日益缩小。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猪肉消费占比较大,牛羊肉及禽肉占比较小,但猪肉消费占比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食物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行为,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文章从三方面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变迁和现状进行了论述。针对当前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中存在的食物生产结构不够合理,食物质量、安全与卫生存在隐患;食物消费结构和饮食行为缺乏有效的引导;食物工业落后,加工品种类不多、食物消费的差距在拉大等主要问题,专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提出了促进我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的食物消费模式对虚拟水消费的影响,对全国1990—2014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食物虚拟水消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都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城镇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增长速度快于农村,是农村居民的1.12倍左右;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引起城乡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未来随着食物消费量的不断增加,食物虚拟水消费量也将持续增长,势必对水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倡导城乡居民均衡膳食和健康的消费习惯,改善食物消费模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梳理了美国膳食指南的发展沿革与传播,勾勒出其发展过程中的理念变迁及不断修正的传播技术方法特点。研究发现,美国膳食指南的发展经历了对食物的简单分类模式、平衡模式、结构模式,现在形成统合考虑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个体文化、生物等社会背景的整合模式。不同时期的膳食指南均立足当时最新的营养科学研究结论,以解决当时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为目的,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印记。食物营养科学知识与膳食指南的传播方式,不断朝着贴近大众、简单易操作的个性化方式改进,并关注消费者互动与传播实效。本文通过总结美国膳食指南传播的做法与经验,结合中国食物营养知识宣传推广的现实,提出对中国食物消费引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以经济学中“家庭构成”理论为基础,利用调查的样本数据,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三个省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不同食物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揭示了收入变量在消费中的影响程度;通过年龄虚变量的引入进一步证实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中家庭特征的作用。对于各类食物消费弹性的估计,量化了价格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对地区间的差异给予了说明,对于差异原因作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德国为比较对象,探索食物消费的变化规律并获取对中国的有益启示。在未来的时间内,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应既注重数量安全又应考虑结构合理性,本文可为制定这方面的相关引导性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中国国内居民食物消费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总结并借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食物消费升级模式,对科学提升中国居民食物消费水平和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104-107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已发生改变,新时代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已由以植物性消费为主的单一模式向动植物性消费并重的多元模式转变;营养需求模式也由传统的以粮食和蔬菜为主的碳水化合物与高纤维摄入模式向新时代以谷物和肉类并重的高脂肪、高糖、高蛋白、低纤维摄入的新模式转变。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农业自然资源、市场供求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业补贴政策与居民营养问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食物安全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发展营养品质型与生态补偿型农业;建立全产业农业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居民合理膳食结构;构建“四链”协同的食物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为探究当前江苏省羊肉市场基本情况,对目前江苏省羊肉消费现状及个体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明晰当前江苏省肉羊消费情况,并且根据调研当前江苏省人均羊肉消费情况,测算省内需求收入弹性及需求价格弹性,从而对未来江苏羊肉消费量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21年江苏省羊肉消费量占总体肉类消费的比重为2.6%,其中羊肉膻味是阻碍消费者消费羊肉的主要原因;(2)消费者在购买羊肉时,将羊肉质量安全、新鲜程度、羊肉气味及羊肉的外观等作为首要选购标准的占比较多。此外,羊肉品种、羊肉类型、购买渠道等在消费者羊肉消费中的偏好也有所差异。文章以市场为导向,探讨当前羊肉市场的消费特点,厘清其消费偏好,对于挖掘其需求潜力,把握科研部门未来良种培育方向以及针对性改进企业生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模式变化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主要趋向于肉类食品消费量的迅速增多,食品消费方式也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虽然大大提升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实现土地、淡水等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改善居民的食品消费方式,实现食品消费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7,(2):280-288
【目的】研究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变化特征,有利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方法】首先对新疆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角度对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羊肉、猪肉和牛肉边际消费倾向较高,随着收入增加,猪肉和禽肉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各类畜产品需求变动主要受自身价格变化影响,但羊肉、牛肉和奶类作为居民最基础的畜产品,其价格变化不仅对自身需求量产生较大影响,也会对其他畜产品产生较大影响。【结论】采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开发其消费潜力,同时,增加羊肉和奶类的有效供给,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运用"有形手"和"无形手"对居民最基础、最重要的食物价格进行调控,避免其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7.
从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消费结构、城乡居民收入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特征,发现随着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辽宁省城乡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也增加;猪肉和蛋类是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的重要品种;辽宁省城乡居民在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方面都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将超过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发展速度。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食物的供应、消费方式和营养需求发生着新的变化,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也产生着新的要求,同时也需要运输、销售设备、水的供应、污水和垃圾处理,食物贮存加工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相应跟上去。 一、城市化发展的趋向 据联合国人口研究材料,198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5%、城市人口占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