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飞扬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飞扬草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和Sephadex LH-20对飞扬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化合物1,4,5,6进行了小鼠脾细胞免疫刺激活性测试。[结果]从飞扬草地上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化合物1)、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化合物2)、高车前素(化合物3)、过氧化乙酰(化合物4)、槲皮素(化合物5)和没食子酸(化合物6),所有测试化合物均未发现有明显的免疫刺激活性。[结论]成分1~3为首次从飞扬草中分离得到,4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得到。该研究为从飞扬草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飞扬草提取物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飞扬草中提取防腐抑菌液并测定了防腐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飞扬草提取液对常见食品腐败菌确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抑制腐败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最低体积分数为0.156,抑制根霉菌和青霉菌的体积分数为0.625,抑制枯草芽孢杆菌、曲霉菌、酵母菌的最低体积分数分别为0.078、0.313、1.25;在相同时间内,飞扬草提取液含量越高,抑菌率就越高,同一含量液提取的作用时间越长,抑菌率也就越高,热处理对其抑菌效果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生虎  朱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92-6993
[目的]研究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钩腺犬戟(Euphorbia sieboldiana MerrelDecm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色谱技术分离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钩腺大戟根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良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 I)、2,4-二羟基16-甲氧基-3-醛基-苯乙酮(2,4-dihydroxy-5-methoxy-3-alde-hydoacetophenone,Ⅱ、1-(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1-(2,4-dihydroxy-6-methoxy-3-methylphenyl)ethanone,Ⅲ]、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octadecanyl-3-methoxy-4-hydroxy-benzeneacrylate Ⅳ)、阻谷甾醇(β-sitosterol,V)、二十八烷醇(1-octacosanol,Ⅵ)。[结论]所分得的6个化合物均为首坎从该植物申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醇浸提法对飞扬草多酚进行提取,并开展了飞扬草多酚对羟基自由基抑制活性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多酚提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了优化。确定出最佳参数为:50%乙醇,浸提温度60℃,时间2.5 h,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浸提,多酚质量分数可达31.331 mg/g。抗氧化性研究表明,飞扬草提取液能清除·OH自由基,在多酚质量浓度为3.759 mg/mL时,清除率约为50%,说明清除能力较强,这为飞扬草药用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唐松草属(Thalictrum)为毛茛科Ranuneu 1 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唐松草属中许多植物都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生物碱类成分是唐松草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亦有少量三萜类和黄酮类等。其药理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消炎和降血压等方面。本文综述了唐松草属植物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及近十年在本属中新发现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6.
邵玉田  杨超  夏吾炯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7):1447-1449,1464
[目的]对卷柏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从传统中草药卷柏全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采用柱层析色谱法及制备型薄层色谱法对化合物进行纯化,再通过核磁及质谱分析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最后用MTT法测试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试验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巴西棕榈酸(1)、葡萄糖(2)、β-谷甾醇(3)、穗花杉双黄酮(4)、selaginellin(5)、selaginellin M(6)和selaginellin A(7);并且在所测试的3种化合物中,以化合物7抑制HeLa癌细胞生长的活性最好。[结论]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卷柏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红英  谢金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29-7230
[目的]研究柏科刺柏属植物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和纯化,应用质谱、核磁共振谱鉴定结构。[结果]从其乙酸乙酯部分得到9个已知化合物:19-羧基-8(17)-13(16)-14-赖伯当三烯;15,19-二羟基-8(17)-13(E)-赖伯当二烯;20-羧基-8(18)-14(17)-15-赖伯当三烯;15-羟基-8(17)-13(E)-赖伯当二烯;柳杉酚;10-羟基-二十烷;β-谷甾醇;10-壬基-二十一烷;懈皮素。[结论]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苦丁茶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常用中药,具有抗辐射、抗衰老、活血脉、调血脂、降血压等多种功效。鉴于此,该文参考以前的研究对苦丁茶的来源、三萜类化学成分及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综述,以期为苦丁茶的利用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杨梅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等色谱方法,从水杨梅植物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出5种化合物,其结构经波谱分析和化学分析,鉴定为山奈酚(1)、槲皮素(2)、山奈酚-3-O-葡萄糖苷(3)、槲皮素-3-O-葡萄糖苷(4)、胡萝卜苷(5)。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日本产红豆杉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毒活性测试。[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高压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红豆杉枝叶的氯仿层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7-epi-taxol、7-epi-cepharomannine、decinnam oyltaxinine J、2-deacetoxydecinnam oyltaxinine J,前2个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抗癌活性。[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日本产红豆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祖师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祖师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祖师麻的更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紫云产线纹香茶菜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对紫云产线纹香茶菜进行提取分离,然后结合光谱数据与文献资料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紫云产线纹香茶菜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线纹香茶菜酸(Lophanic acidⅠ)、Gerardianin A(Ⅱ)、Gerardianin B(Ⅲ)、齐墩果酸(Ⅳ)和熊果酸(Ⅴ)。[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紫云产线纹香茶菜化学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一株木霉真菌Trichoderma sp.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菌丝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调查,从中分离到4个化合物。经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为cyclonerodiol(1)、5,8-epidioxyergosta-6,22-diem-3-ol(2)、1-monoolein(3)和methyl elaidate(4)。化合物1在质量浓度800 mg/L时对全齿复活线虫表现出微弱的毒杀活性,72 h内线虫致死率为35.6%,在1 mg/disc的浓度下对淡紫拟青霉抑菌圈大小为1.2 cm。  相似文献   

14.
棘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棘豆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的综述,为从棘豆属植物中开发利用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香附的挥发油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以及其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香附资源、扩大香附药用范围以及开发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毛大丁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旭冰  刘晓宇  陈光勇  刘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28+14678-14628,14678
[目的]研究毛大丁草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对毛大丁草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薄层色谱和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从毛大丁草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琥珀酸、伞形花内酯、异山柑子萜醇、熊果苷和瑞香素-8-O-葡萄糖苷。[结论]为毛大丁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桢  肖怀  焦春香  刘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58-13259
[目的]研究华山松松塔的乙醇提取浸膏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以期寻找抗史滋病病毒(抗HIV)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和MCIGEL枉色谱法,分离得到5种化合物,并利用NMR、ESI—MS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5种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4.羟基苯甲酸-1’,3'-二羟基丙酯(I),4-羟基苯甲酸(II),丙二酸(III),(2R)-2,3-二羟基丙酸(IV),2,3-二羟基-1-(4-羟基苯基)丙酮(V)。[结论]化合物I—V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