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植保技术在天坛公园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育俭  单磊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15-118
回顾建国以来天坛公园植保工作的发展,结合近年来有害生物管理的实践,提出园林植保有害生物治理,从理念、策略到实施技术、害生物的调控要采用绿色植保技术,即有害生物的生态管理(EPM),重视对生态系统中环境、植物、有害生物、有益生物的协调作用,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和抵御不利环境因子的能力,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水平,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日新月异,农业生态系统的改变越来越快,植物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同持续农业一样,一般认为持续植保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策略的延伸和发展,正如Zadoks(1993)指出,IPM是走向持续植保(SCP)的第一步,而IPM是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种群动态和相关联的环境,采用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并充分发挥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并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浅谈农林害虫治理策略的层次观与相生植保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明确与肯定,"可持续"概念已被引入到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层次.目前,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讨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也包括农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和害虫可持续控制的要求,张真、周淑芷提出害虫的综合管理(IPM)必须向害虫的生态管理(EPM)发展.骆有庆等在详细分析了害虫的综合防治(IC)、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有害生物总体治理(TPM)、有害生物区域治理(APM)、有害生物合理治理(RPM)、有害生物生态控制(EPM)等概念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森林有害生物特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特点,提出了森林有害生物持续控制(SPMF)的概念.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程度的逐步提高,农林有害生物的科学控制策略也逐步完善和改进.本文浅谈一下适合农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害虫防治策略与未来植物保护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综合治理”(Integrated Management)这一概念,在五十年代的初期,就已提出过,当时称为“综合防治或协调防治”(Integrated Control),侧重于各项防治措施的协调使用。到六十年代,综合防治的含义才包含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概念,即利用自然因素和人为防治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种群(害虫和害螨为主)的密度,使之处于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同时要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至196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罗马召开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专家小组会议上,曾给予综合治理一个定义:“综合治理是有害生物(主要是害虫)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技术在IPM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转基因和微生物重组技术的一系列突破,开拓了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技术的新领域和新途径.文章对转基因技术在抗有害生物基因工程育种、新一代微生物农药开发、天敌的转基因增效策略和有害生物转基因遗传防治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植病经济与病害生态治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植物病害及病害的不恰当防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生态污染损失,导出了植病经济与植病经济学产生的必然;从植病经济学和病害发生的规律性出发,提出植病管理的核心——是防不是治。是重在保护植物健康,而不是重在消灭病原生物,进而提出务必从现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模式向以植物生态系统群体健康为主导的有害生物生态治理(EPM)的新模式跨越。  相似文献   

7.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概念是在总结人类以前害虫防治经验教训、特别是20世纪40-60年代单一依赖化学药剂防治导致"3R"问题(Resistance:长期大量施用光谱性杀虫剂,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试论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IPM发展的历史回顾 对于有害生物,人类已经提出了10多种防治策略,如综合防治(IC)、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有害生物总体治理(TPM)、有害生物区域治理(APM)、有害生物合理治理(RPM)、有害生物生态管理(EPM)、强化生物因子的综合冶理(Bio-IPM)、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有害生物学治理(EBPM)、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SPM)、植物医学(Phystomedicine)和森林健康(Forest Health)等.在这些防治策略中,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的影响最大,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 ,PRA)准则,对进境百慕大草(Cynodon dactylon )进行了PRA分析.风险评估结果共筛选出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2种,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8种,总体风险为中至高.  相似文献   

10.
危险性害虫褐纹甘蔗象的识别及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棕榈科植物和甘蔗(Sacchrum sinensis)的重要害虫--褐纹甘蔗象(Rhabdosceluslineaticollis(Heller))的形态及为害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运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的方法,从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的管理难度等方面综合评价了该虫的危险性.结果表明,褐纹甘蔗象对我国是具高度危险性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