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飞 《农家顾问》2012,(4):55-56
鄂西北山区过去野生天麻资源丰富,部分高山农户有种植天麻的传统习惯。不少农户在天麻生产过程中,对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天麻产量比较重视,但对天麻采挖后的分级、加工与整形技术却不太重视,常常将天麻做简单的蒸煮后晒干,然后统装销售,  相似文献   

2.
鄂西北山区过去野生天麻资源丰富,部分高山农户有种植天麻的传统习惯;不少农户在天麻生产过程中,对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天麻产量比较重视,但对天麻采挖后的分级、加工与整形技术却不太重视,常常将天麻做简单的蒸煮后晒干,然后统装销售,严重地影响到天麻的外观与内在质量,进而影响到天麻的销售价格。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加工质量,已成为提高山区天麻种植效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自行研制的天麻营养素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剂量的天麻营养素可将鲜天麻的天麻素含量由1.05g/kg提高到1.66~3.44g/kg,增加含量58.0%~227.6%,达到极显著水平;提高天麻产量18.6%~68.3%;提高天麻含硒量471%~14900%。天麻营养素是提高天麻有效成分、产量及生产富硒优质天麻的有效物质,在生产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不少农户在天麻生产过程中,对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天麻产量比较重视,但对天麻采挖后的分级、加工与整形技术却不太重视,进而影响到天麻的销售价格。因此,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加工质量,已成为提高山区天麻种植效益的关键措施。天麻的采后加工技术,严格讲,应分为分级、蒸制、整形、烘干、包装五个步骤。另外,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天麻,对加工还有一些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天麻退化的症状及原因分析,结合自身多年的栽培管理经验,就退化对天麻产量品质的影响,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为广大种植户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铜  姚梅  李蓉  吕飞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4):271-272
简述了天麻退化的症状及原因分析,结合自身多年的栽培管理经验,就退化对天麻产量品质的影响,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为广大种植户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绥江拥有最适宜天麻生长,特别是乌天麻生长的土壤环境、温凉潮湿的气候条件和菌材林资源,从绥江天麻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天麻产业发展的环境基础、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原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天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广有计划种植;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提高天麻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外对天麻需求量的增加和天麻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天麻生产再度"热"起来.但与整体形势不和谐的是,自去年秋天以来,大量咨询者反映自己已经或正在"遭遇"假劣菌材及麻种.为使天麻生产顺利发展,笔者在与麻友广泛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调研,结合近来社会上的炒种现象,特别提醒农民朋友: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着不少假劣产品,希望引种时主要留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正> 宣汉县樊哙区地处深山,盛产天麻、党参、杜仲、黄柏等多种名贵中药材。1984年,该区为提高中药材生产的科技含量,成立了天麻研究会。十多年来,研究会已发展会员326人,培训天麻栽培、加工技术人员2940人次,人工天麻种植发展到全区8个乡867户,累计产干天麻2.57万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室为解决天麻块茎及密环菌退化问题,开展了有性繁殖和密环菌纯化试验,筛选并纯化出天麻种子萌发必须的萌发菌,提高了种子的萌发率,使人为控制天麻有性繁殖成为可能.利用有性繁殖第一、二代种麻及纯化的密环菌栽培生产天麻,可年产鲜天麻15~30kg/m2.同时,利用集约化袋栽天麻技术,立体生产,产量是传统大田坑栽的15~30倍.  相似文献   

11.
天麻为药食兼用的名贵中药材,其生产中的种性退化会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制约天麻生产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应对天麻生产中的种性退化问题,促进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综述天麻种性退化表现、成因及防止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天麻生产所需蜜环菌、萌发菌的科学育种和良种繁育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有性繁殖栽培技术对推动天麻的生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从根本上解决了天麻无性繁殖的种源缺乏问题。第二,在无性繁殖过程中,天麻块茎的生产能力减弱,繁殖系数和产量都会越来越低,利用有性繁殖生产的白头麻和米麻作种,再进行无性栽培,可显著提高繁殖系数,并在无性繁殖时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第三,有性繁殖通过人工  相似文献   

13.
西藏波密县天麻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藏波密县农业生产具有地质史独特,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异常,土壤种类繁多,野生植被多样的特点,给天麻生产带来机遇的同时,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笔者主要从西藏波密县天麻生产的现状入手,科学地分析了西藏波密县天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天麻生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丽馥  周常霞 《农业与技术》2013,(12):114-114,117
天麻主治头痛、风湿、四肢瘫痪,在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发达城市天麻已成为日常煲汤食疗的一大主角。随着天麻产品市场的扩大,尤其是对长白山系东北地产天麻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扩大有机天麻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及标准化生产是今后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辉南县有机天麻基地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实验,总结出一套天麻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希望能为天麻行业的发展壮大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总结了天麻的药理作用及最新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天麻的生活史,重点分析了天麻的生长发育及营养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细胞工程技术快速生产天麻素的方法,即生物反应器技术生产天麻细胞团,提取天麻素。  相似文献   

16.
天麻栽培省工省力,不用施肥,不用锄草,同时,天麻生产可工厂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总结了柘荣县鄂天麻2号的无性栽培与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单营 《山东农业》2002,(12):41-41
陕西省略阳县依托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引进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全面实施药业强县战略。目前,全县发展天麻157万窝,年产商品天麻250万千克,占全国天麻总产量的25%,成为全国最大的天麻商品与良种繁育基地。 略阳县委、县政府将天麻等中药材产业确定为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采取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方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为提高天麻生产的科技含量,该县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徐锦堂教授研究的天麻有性繁育新技术,聘请5名知名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深化天麻的科研开发,共同完成的“天麻种子与真菌共生萌  相似文献   

18.
天麻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文介绍了天麻的特性、云南天麻的种植概况、种植特点及工艺流程,根据天麻的种植工艺特性,分析了目前天麻种植存在的问题,针对天麻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天麻机械化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霍川 《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59-161
天麻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与药用价值,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全球有30余个天麻品种资源,除西欧、美洲等地的少数国家外,其余国家均有种植。我国天麻主要有4个类型,即红天麻、乌天麻、绿天麻和黄天麻,以红天麻和乌天麻居多。天麻具有有性生殖的特点,生产上常利用天麻杂交种子进行商品麻生产,以提高产量和保证品质。天麻杂交种子生产主要有箭麻准备、精细管理、授粉和种子收获储藏等四个重要环节,授粉时以开花当天上午10:00以前和下午16:00以后授粉所结果实质量最好。不同品种之间杂交产生的杂交天麻不仅在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具有杂交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对杂交后代进行筛选培育出新的杂交天麻品种。  相似文献   

20.
母小宁 《吉林农业》2011,(4):191-191
贵州是国内外著名的天麻产区。贵州天麻具有大肥厚、饱满体重、色黄白、质坚实、半透明等特点,并有享有“贵天麻”美称;天麻在贵州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市场。本文从天麻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栽培技术等方面对天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