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去的2014年,稻米市场总体保持较为平稳的走势。虽然上半年和新稻谷上市初期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但在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因素支撑下,市场很快企稳回升,年底稻米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回升走势。稻谷收购进度渐缓进入2014年12月后,中晚稻收购进度逐渐放缓。据统计,2014年12月25日,湖北、安徽等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238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16万吨。粳稻方面,除了江苏及黑龙江两省收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资》2012,(47):3
<正>本报讯日前,从国家统计局传出消息,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8957万吨,比上年增产1836万吨,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9年丰收。从三大粮食品种看,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为20812万吨,增产1534万吨;稻谷产量20429万吨;小麦产量12058万吨。玉米产量超过稻谷产量383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2012年,我国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高产作物面积增加。201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1267千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0%.稻谷产量近2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0%,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全国近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种植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30%。稻谷产量近2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0%,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全国近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种植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农村新技术》2022,(3):50-51
<正>2021年我国稻谷产量创历史新高,国内稻米供应十分充足;超期存储稻谷投放进入饲料消费领域虽带动国内稻谷消费总量有所上升,但在国内稻谷库存庞大且以食用消费需求为主的定价参照背景下,2021年稻谷大部分品种的市场价格仍较年初下滑。2022年国家将继续实施多项举措稳定粮食生产,在消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国稻谷供需基本面仍将保持相对宽松。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2008年第一季度稻米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利多因素显现,国内稻米价格总体稳中上涨;供需形势偏紧,国际大米价格迭创新高;南方遭遇低温雨雪灾害,稻米市场购销受阻;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措施,限制稻米出口;2008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出台,价格水平连续调高;政府扶持力度增大,东北水稻“卖粮难”有所缓解;产区早稻播种逐渐展开,2008年种植面积仍将减少;最低收购价稻谷竞拍继续进行,底价大幅调低;中国稻米出口量仍呈增长态势;需求旺盛供应吃紧,国际大米价格连创新高;并对后期市场的影响因素和稻米行情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彭超  张欢 《农业展望》2013,9(4):4-9
2013年1—3月,中国稻米市场价格维持稳中有涨态势。国际米价6个月波动周期现象再现,涨跌的主要原因是主要贸易国的政策调整。中国稻米进出口双增长,2013年1—2月进口稻米42.7万t,同比增长3.1倍;出口10.1万t,同比增长29.9%。展望后市,预计国内稻谷和大米价格将维持稳中有涨的运行格局,短期内国际大米价格有可能进入新一轮震荡整理阶段。  相似文献   

8.
2014年国际稻米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呈现震荡格局。2014年上半年国内稻谷供应总体充裕,稻米价格总体稳中上扬,但基本低于2014年最低收购价水平。在新季稻谷上市之后,3种稻谷均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预案,价格被快速拉升。展望2014/15年度,若出口国政策不发生变化,全球大米价格仍将维持历史较低水平;中国稻谷供需仍相对宽松,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稻米价格仍将在高位窄幅波动。  相似文献   

9.
佟远明 《农业展望》2006,2(4):27-30
分析了2005年中国稻米市场特点。2005年国家政策主导籼稻收购市场。政策市气氛浓厚: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进一步增加,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5年国内稻谷播种面积为28943千hm^2.比2004年增加564千hm^2,稻谷总产量为18151.7万t,较2004年的17908万t增加243.7万t;稻米进出口量均较2004年明显减少.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大米供需紧张局面较2004年继续缓解;粳、籼稻米价格走势分化。展望了2006年中国稻米市场趋势。2006年惠农政策相继出台,稻谷播种面积有望增长;继续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籼稻价格很可能在低位运行:东北地区粮库库存结构逐步优化,市场影响力有望增强;能源价格上涨将增加稻谷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市场分析     
我国稻谷深加工产业前景广阔近年,我国年产稻谷1.8亿吨左右,每年可产生3000万吨稻米副产品,这其中集中了64%的稻米营养素,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而稻谷产后深加工前途广阔,不仅能把稻谷加工成优质米,而且可制成营养米、发芽糙米、米制方便休闲食品,还可加工成大米淀粉、大米  相似文献   

11.
《农村科学实验》2005,(7):25-26
目前,吉林稻米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坚挺向上态势,其中吉林地区中部地区水稻折安全水分(14.5%)最高收购价格为1820元/吨.水分含量17%稻谷进厂价格为1780-1820元/吨,吉林梅河口普通粳米批发价为2640元/吨,比前期上扬20元/吨;扶余普通粳米批发价为2550元/吨.比前期上扬20元/吨,吉林地区中等大米出厂价格为2600元/吨,比前期上涨60元/吨,分析近期影响吉林稻米市场走势的因素如下:其一,农民惜售,稻米市场供给略显偏紧,促使稻米价格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部门调查,预计1997年稻谷需求量增加460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大米进口量不断增长的势头也会持续下去,预计1997年我国将进口100万吨大米。由此分析,今年稻谷市场价格走势以平稳为主调,原因如下: 1.稻谷市场供求平衡,不存在粮价上涨内因,供大于求的局面继续维持,稻谷价格很难抬高。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2007,(3):32
近年,我国年产稻谷1.8亿吨左右。每年可产,上3000万吨稻米副产品,这其中集中了64%的稻米营养素.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而稻谷产后深加工前途广阔,不仅能把稻谷加工成优质米,而且,可制成营养米,发芽糙米,米制方便休闲食品,还可加工成大米淀粉、大米蛋白、米糠营养素,米糠多糖以及其他高附加值产品。所以,通过深加工可使稻谷,稻米成为“摇钱树”。  相似文献   

14.
<正>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2002年创办的民营企业,现有员工800多人,是一家集小麦、稻谷、甘薯种植,米、面、薯类加工,生物质秸秆谷壳发电、钢水覆盖剂、生物肥料、热能综合利用,仓储物流和食品研发生产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产品种植加工重点龙头企业。集团利用粮食资源优势,下辖10家成员企业,年加工小麦50万吨,挂面7万吨,小麦胚芽、紫薯食品1万吨,稻谷8万吨,谷壳发电1500万千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至12月,随着国际部分粮食价格的上涨,国内粮油价格也呈现出恢复上涨行情。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目前国内稻米行情总体上已经趋于平稳。那么,2007年(尤其是上半年)我国的稻米行情走势如何呢?供求关系:近年来全世界的粮食(含稻谷)产量与当年的消耗量之差逐步扩大,差额部分靠往年的库存粮食来弥补。  相似文献   

16.
<正>衡东县是典型的粮猪型农业大县和我省第一批认定的吨粮田县。2009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6.3万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8万公顷;优质稻种植3.6万公顷,其中高档优质稻1.3万公顷;粮食总产42.2万吨,稻谷总产达38.8万吨,产值达7.14亿元。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占80%以上的乡镇5个,种粮大户286户,其中66.7公顷以上的  相似文献   

17.
一、项目需求 米糠来自于水稻,水稻是世界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年产稻谷2.0亿吨左右,稻米加工副产品米糠的产量就达1000万T/年以上,是~项可再生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稻米市场分析及2011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文  张欢 《农业展望》2011,7(1):4-8
2010年,中国稻谷产量预计将实现"七连增",稻米市场供略大于求,稻米价格持续攀升,进出口规模依然很小;国际大米价格先跌后涨,全球大米供求基本平衡。展望后市,预计中国稻米价格将以平稳运行为主,国际大米价格将继续走高。  相似文献   

19.
《饲料博览》2004,(10):49-49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我国今年小麦产量将达到910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5%;玉米产量将达到1.2亿吨,同比增长3.5%;稻谷产量将达到1.81亿吨,同比增长12%。2004~2005年度全国粮食产需缺口将较上年大大缩小。2004年冬小麦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获得少见的丰收,全国夏粮产量达到了10105万吨,比上年增产粮食486万吨;全国早稻总产量预计较上年增产260万吨。目前,秋粮生产形势总体情况良好。有关部门提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15亿亩以上,为全年完成4550亿kg的粮食生产目标奠定了基础。国内粮食年度新增供给能力提高,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整体呈上涨走势。随着供需条件的不断改善,稻谷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国家政策取向。国家2009年粮食市场调控的基调是在既不打压粮价,又可以保证市场供应,为了确保农民增收,在粮食市场波动可控的范围内,推动粮价“温和上涨”。粮价下跌时有最低收购价作支撑,而从2009年的情况看,稻谷底价已被高位锁定;粮价上涨时,国家有充足的政策性粮食可随时抛售平抑市场。因此,预计2009年中国稻米市场价格总体将保持稳中略升走势,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整体价格水平将会高于200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