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土跳石塘地区具有土少、石块大、更新造林难等特点,文章通过对在少土跳石塘地区进行容器苗及裸根苗造林的技术和造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希望对将来此类土地造林中提高造林成活率、森林覆盖率、森林生长量,实现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最大效益起到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造林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一)造林设计的目的: 造林设计是在深入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编制造林设计方案,按照方案细致施工,适时管理,以达到提高造林质量、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扩大森林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综合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油松造林成活率的高低,关系到森林面积增加的速度和质量。从油松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选择、造林季节、造林方式、造林时间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林业的振兴是国家兴旺、民族繁荣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但目前我国的森林却处于后备资源匮乏的境地,要振兴林业,除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封山育林,天然更新之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是增加森林后备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苗木出圃则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山旱地区土壤瘠薄,蒸发量大,降水少,造林成活率低。为提高播种造林成活率,加快生态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文章结合多年来乌拉特前旗柠条播种造林实践经验,就乌拉特前旗山旱区如何应用蓄水保墒造林技术,提出了一些技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地处科尔沁沙地中段的哲里木盟,近年来积极发展樟子松造林,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效益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和观测,对如何提高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出一些探讨性意见,供同行们参考。一、苗木实践证明,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出在苗木上。只有选用质量好的健壮苗造林,才能谈得上保成活。这包括两个方面: 1.苗木要有发达的根系(特别是比较多的须  相似文献   

7.
去年巴彦淖尔市林研所围绕改善巴彦淖尔林种树种结构,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森林覆被率这一目标,重点开展了转基因抗盐碱杨树新品种引种试验,引进转基因抗盐碱杨树——中天杨,在杭锦后旗东风林场植苗造林10亩,在林研所试验地扦插育苗5亩,成活率达95%以上,成功掌握了用转基因现代生物  相似文献   

8.
1958年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迹地更新作业完成6万公顷(其中主要是火烧枝桠和部分人工更新),比1957年多29倍多,基本实现了更新和采伐同时并举的要求。但是在完成任务上我们还存在着不少缺点,特别是造林质量不高。从绰尔林业局1954年开始造林以来,直播造林平均成活率仅保持在40——70%,这说明了直播造林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如何提高更新质量,提高直播造林成活率,我从三个主要问题上谈一谈。一、关于造林地选择及整地问题。林地选择应尽先选择在土壤深厚、地势高、常年无积水或排水良好的地方。如在林地上方有树木庇荫,其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主要环境危害因子都同森林植被不足有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着力点在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山西省十年九旱 ,对造林成活十分不利 ,必须采取系列化抗旱措施。围绕“反季造林”这个核心 ,科学制定造林规划 ,转换育苗重心 ,强化整地意识 ,建设造林专业队伍 ,落实科技保障机制 ,加强新造林地管护 ,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植树造林一直是我国扩大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夏玛自然保护站,如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运用合理的造林技术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造林质量,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干旱地区造林新技术──坐水泥浆法吴祥云,高树军,许鸿儒,张跃东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黑山县林业局造林是营造森林的生物工程,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未来林分的生产水平,尤其在干旱的三北防护林地区,这一环节更为重要。造林实践证明,要想提高造林成活率,除保证苗...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全国林业质量年,我们应以此为开端,年年延续下去,切实重视造林质量,讲求造林实效。造林质量不高,造林不见林,成林不成材,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提高造林质量是最大的节约。在当前任务紧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保证造林质量对加快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部门推算,实现我省200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规划,如造林成活率为85%,每年只须造林230万南就可完成;如造林成活率只有50%,则每年须造林450万亩才能完成。造林质量好坏,与人力、物力、财力耗费的关系,于此可见一斑。事实是,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质量观念,已有较大提高,造林质量也有较大上升,情况正在向好的方面转化。据1989年林业部对我省嵩明、会泽、华宁、个旧等14个县、市的造林质量抽查,1988年全省造林实造率为96.7%,造林合格率为73.1%。拿这两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陕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营造林抗旱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一直被列为陕西省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点,研究总结和推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技术,围绕解决造林地的蓄水、保墒和多种综合抗旱技术的应用,对有效地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这一地区的森林植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4.
河套地区盐碱地面积达42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2.5%。要想绿化这部分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保证造林成活率,必须采取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一、改良土壤在盐碱地上造林首先要改良土壤,改良土壤的目的是降低土壤的盐  相似文献   

15.
油松在丘陵区造林,应选择在阴坡的中下部或厚层土立地;采用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比不整地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19.6%和34.3%;整地时间应在造林前一年的雨季前;坐水造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21.6%;合格苗造林成活率比不合格苗提高47.3%。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河北省沙河市如何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这一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基层乡村工程造林成功与失败案例,总结了工程造林成功的关键,提出了一些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沙区气候环境条件恶劣,特别是近年气候变化异常,致使沙区造林成活率较低。试验得出:整地比未整地地块造林成活率提高17.09个百分点;整地秋季埋根造林比翌年春季植干造林成活率提高6.3个百分点;未整地秋季埋根造林比翌年春季植干造林成活率提高9.3个百分点;实施林农复合经营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抚育方式;采伐迹地造林,整地是造林成败的关键环节,通过农事活动整地,可及时清除伐根,改善地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 10多年来造林工作实践 ,总结出针叶树造林有关如何利用苗木的问题。油松、樟子松造林一般采用 2年生移植苗造林 ,这将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量 ;采用不合格苗造林 ,将显著降低一次性造林成活率 ;苗木在出圃前要灌足“三水”即解冻水、化冻水和起苗水 ,只有提高苗木的含水量 ,才能保证造林的成活率 ,苗木的含水率与造林的成活率呈正相关 ;在造林实践中 ,不可忽视苗木的保湿 ,应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 ,随栽植 ,缩短苗木在外裸露时间  相似文献   

19.
植树造林是绿化祖国,改变自然面貌,增加森林资源,促进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平衡,加速实现“四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正是植树造林季节,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加速绿化步伐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就这个问题谈点意见,供参考。江西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水热充沛,生态条件优越,适宜林木生长,这是我省搞好植树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巩固造林成果的有利条件。建国三十一年来,全省共造林五千九百多万亩,四旁植树六亿四千多株,绿化了一部分荒山和四旁空地,森林面积发展到九千一百多万亩,复盖率由解放初期的百分之三十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七,植树造林取得了一定成  相似文献   

20.
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及种质资源培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可拯救森林濒危植物,培育良种壮苗,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森林质量和生长力,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对林业发展及国家资源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