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针对今年我国小麦病虫害可能偏重发生的形势,提出了切实搞好条锈病等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的要求:一是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通知要求各地要把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为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大事来抓,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周密安排,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尤其是小麦条锈病重发区和常发区农业部门要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立足“早发现、早报告、早部署、早控制,”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信息传递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供应到位,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2020年湖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时间早、区域广,流行期长、程度重,不防田损失重等流行特点,介绍了疫情期间各地采取的领导高度重视,防控资金落实到位,做好领导参谋,监测预警到位,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培训到位,创新服务方式,统防统治到位,各方协同配合,保障防控物资到位的五到位措施和推广抗病品种、适期晚播、药剂拌种,以及带药侦查、打点保面的药剂防治等关键防控技术,有效控制了条锈病的为害,挽回粮食损失达6.1亿kg,实际损失低于2%,确保了小麦稳产丰收。  相似文献   

3.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本文总结分析了襄阳市病虫防控工作的主要做法、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探索建立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政府职能部门的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一主两翼”病虫害防控体系的建议,以期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张明祥 《湖北植保》2019,(2):I0001-I0001
“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是新时期植保工作的基本方针。“绿色植保”就是在抓植保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注重食品安全,实现绿色发展。“公共植保”就是植保工作既是植保部门的事业,也是政府、社会的共同责任,具有社会公益性。当流行性、迁飞性、检疫性病虫害大发生时,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防控工作O“科学植保”是确保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举措,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泉,能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国家粮食安全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明祥 《湖北植保》2019,(4):I0007-I0007
“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是新时期植保工作的基本方针。“绿色植保”就是在抓植保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注重食品安全,实现绿色发展。“公共植保”就是植保工作既是植保部门的事业,也是政府、社会的共同责任,具有社会公益性。当流行性、迁飞性、检疫性病虫害大发生时,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防控工作。“科学植保”是确保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举措,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泉,能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国家粮食安全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朱茂德 《植物保护》1966,4(2):71-71
甜菜象是我场甜菜幼苗期毁灭性害虫。从1960年起,五年来我们在和甜菜象斗争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出“精”耕细作,“适”期早播,挖防虫“沟”,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近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站(局、中心)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草地贪夜蛾侵入危害的严重性,着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将防范工作列入植保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监测,确保履职守责到位,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指导,建立应急报告制度,做好草地贪夜蛾侵入危害防范工作,保护我国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为稳定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搞好移民安置、刺激经济增长,在不少地区相继启动了以低丘岗改造为主的土地治理工程。从目前已完成的土地治理情况看,新治理耕地虽坡度变缓,地块变大,但原有的耕作层却被打乱,“熟地”变为“生地”,树根、杂草较多,土壤结构较差,肥力低下、有机质含量低,宜耕性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到农民种植积极性。加大对新治理耕地的后续培肥力度,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植物保护工作者始终奋战在"虫口夺粮"保丰收的一线,通过建队伍、明思路、强保障,建立了贯通五级、覆盖全国的植保体系,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健全了上下衔接、多管齐下的制度保障。一代代植保人立足实践、探索创新,扎实推进改治并举、源头治理、联合监测、抗性治理、阻截防控等工作,破除千年蝗灾、力克小麦条锈病、阻截草地贪夜蛾、严控马铃薯甲虫疫情蔓延,实现了对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的持续有效控制,为稳定粮食生产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植保工作者始终胸怀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构建植物保护体系新格局,推进接续科研、融合产业、传导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集成创新,打造管理中枢化、应用一体化的植保大数据平台,铸强保障粮食安全之盾。  相似文献   

10.
为践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粮食安全,搞好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的病虫防治工作,达到“产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夷陵区农技中心2011年在水稻上进行了太阳能杀虫灯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1.
1"十一五"农药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是我国农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农药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两个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简称“双交会”)将于2004年11月在湖北武汉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本次会议为积极宣传植物保护工作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确保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开展植保技术的研  相似文献   

13.
农药的优质服务到位是经营部门与农民之间重要结合点之一,通过优质到位的服务工作,提高农民的科学用药意识,使经营部门的农药商品得到最大的应用,农民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从而提高农药市场竞争力,促进农药商品的销售。然而,要真正搞好农药的优质到位服务工作,必须做到“三忌”和“善做文章”。  相似文献   

14.
外来生物入侵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气候变化与农业结构调整、交通设施网络贯通、人员流动和农产品贸易加速,不可避免地加剧农业外来有害生物的跨境、跨区域扩散成灾。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威胁和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潜在入侵物种频频犯关,新发、突发入侵物种快速扩散蔓延和暴发成灾,已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产品贸易安全和人畜健康。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预警与实时控制,将有利于提升外来入侵物种的国家管控能力。 党中央高度重视外来物种管理。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亦强调“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外来物种管控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依法处置的重要内容。为加强重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推进“一种一策”精准治理,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入侵物种的早期预警与风险评估、监测与检测、阻截与灭除、联防联控等全程管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前瞻性风险预警和实时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21YFC2600400)项目组和“重大农业入侵生物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研究”(编号:2021YFD1400200)项目组联合植物保护杂志策划推出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专栏,旨在通过报道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相关进展,促进入侵物种防控研究,加强全社会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意识。专栏得到了刘凤权研究员、石娟教授、许益镌教授、吴品珊研究员、何玉仙研究员、杨秀玲研究员等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专栏涵盖了农林入侵生物的发生危害特性、早期预警与风险评估、快速检测与智能监测技术、绿色防治技术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专栏的推出,引起国内学者对入侵物种前瞻性防控研究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加大科研工作者对入侵物种风险预判预警和实时性高效控制研究的进一步聚焦,携手推动入侵生物学的发展,为提升入侵生物防控的主动应对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物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干热风危害小麦的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学俭 《植物医生》1999,12(5):35-35
干热风常于小麦灌浆期发生。一般发生年粒重减轻5%~10%,重发年减轻20%以上。产量损失一至二成。其防御对策列下:1.抓好“早”、“抗”、“管”、“防”四个环节。“早”就是从调整作物布局着手,争取小麦早播,尽量减少晚茬面积;“抗”就是选用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管”就是加强麦田管理,做到早管、细管、培育壮苗,促进壮秆大穗和适时成熟的一整套栽培技术措施;“防”就是改善(变)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态平衡,改善农田小气候等。2.治水改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条件,是防御各种自然灾…  相似文献   

16.
李扬汉 《植物保护》1982,8(2):31-31
据1980年台湾省杂草学会会刊第一卷第一期(Weed Science Bulletin 1(1),Februa-ry,1980)洪亮吉、吕理燊:“杀草剂防除早田五种多年生杂草”一文中报导:白茅(Con-gongrass)(Imperata Cylindrica(L.)Beauv)、盐水芦竹(gaintreed)(Arundo donax  相似文献   

17.
位于人间仙境黄山风景区宋代建筑的屯溪老街,黄山芳生茶业有限公司日前接到由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名茶评比”的喜报。由主办方聘请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有关权威性评茶专家组成本届“国际名茶评审委员会及监委会”通过密码严格评审、化验、评比、用高标准、优中选优等多项筛选,“汪芳生”牌“满天香”名茶以她极佳的质量登上了第五届国际金奖的宝座。这是黄山芳生茶业公司继“汪芳生”牌的康艺名茶“孔雀开屏”、“锦上添花”、“海贝吐珠”、“红牡丹”、“芳生绿牡丹”等名茶之后第七次荣获国际级名茶精品的桂冠。  相似文献   

18.
文中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分别从“耕地资源条件、粮食种植情况、生态环境压力、社会经济发展压力”等方面选取指标对区域生产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区域粮食生产布局分区.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条件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嫩江右岸区域、西辽河区域和河套-土默川平原区;粮食种植情况受耕地资源条件和市场及粮食种植意愿的共同作用的影响;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区域不应盲目扩大粮食生产,需更多的考虑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和人口集聚将对区域粮食产生较大影响.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战略需在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对粮食生产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相似文献   

19.
草地贪夜蛾属外来入侵生物,2019年对全国大部分玉米产区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嘉鱼县发现时间早、发生面积大、持续时间长、为害程度重。基于对草地贪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嘉鱼县发生规律的初步调查与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技术方案,为指导今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区域粮食安全状况测算方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确粮食安全的基本涵义,准确衡量与评估粮食安全状况,是粮食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对制定及时、有效的粮食安全政策,防范粮食不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介绍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国内外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河北省粮食安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简便、科学、合理,易于操作,更加符合粮食安全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