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生物农药2%阿维菌素乳油和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稻纵卷叶螟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药后13 d调查结果表明,每667 m2使用2%阿维菌素乳油20 mL、30 mL,和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 g防效均在90%以上.2%阿维菌素乳油667 m2用30 mL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480 g/L毒死蜱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试验用的两种农药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选用阿维菌素2%乳油和苏云金杆菌8000IU/mg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药后13d调查结果表明,使用阿维菌素2%乳油20、30mL/667m^2和苏云金杆菌8000IU/mg可湿性粉剂200g/667m^2防效均在90%以上。阿维菌素2%乳油30mL/667m^2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480g/L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阿维菌素2%乳油和苏云金杆菌8 000IU,mg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试验, 药后13d调查结果表明,使用阿维菌素2%乳油20、30mL/667m2和苏云金杆菌8 000IU/mg可湿性粉剂200g/667m2防效均在90%以上.阿维菌素2%乳油30mL/667m2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的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480g/L乳油常用剂量的防效无显著差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替换农药,可和其他农药轮换使用.以延缓稻纵卷叶螟对单一农药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选用16%井·酮·三环唑WP、20%三唑酮EC和20%井冈霉素DP对中稻稻曲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抽穗前5~7 d和齐穗期施用16%井·酮·三环唑wp,对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制剂用量150 g/667m2、200 g/667 m2的防效均在85%以上,与20%三唑酮EC制剂用量200 g/667m2的防效相当;16%井·酮·三环唑WP制剂用量200 g/667m2的防效显著优于20%井冈霉素DP制剂用量50 g/667m2的防效,当其制剂用量150 g/667m2和100 g/667m2时,与20%井冈霉素DP之间的防效无显著差异,可作为生产上用于防治中稻稻曲病的选用药剂。研究结果为山区中稻稻曲病的药剂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有效药剂和使用剂量,2012年7月中旬进行了10%SYP9080悬浮剂、20%康宽悬浮剂两种药剂不同剂量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 SYP9080悬浮剂4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防效较好,药后7d、14d平均防效分别达88.2%、95.3%.  相似文献   

6.
选用25%毒死蜱微乳剂与对照40%毒死蜱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毒死蜱微乳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时,每公顷用25%毒死蜱微乳剂468.75~562.50 g(有效成分)于稻纵卷叶螟幼虫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对水600 kg于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7.
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铜高尚)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农药对水稻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等6种药剂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这6种药剂对水稻安全性好,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明显,不同药剂间防效相差较大。其中以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稻纵卷叶螟见效最快、效果最佳,药后3d、7d和15d防治效果分别达81.77%、92.82%和95.00%;其次是20%氟虫双酰胺SC,药后3d、7d和15d防效分别为80.17%、89.72%和91.12%。这2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其它供试药剂,是当前值得推广应用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9.
用50%结果表明.丙溴但对稻飞虱的防虱的兼治药剂。丙溴磷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稻飞虱3磷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效差.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吡虫啉药效相比,差异种水稻害虫的田闽试验。在生产上具有应用价值:极显著.建议不作为稻飞  相似文献   

10.
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 7种农药 ,在田间分别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和高龄期幼虫。试验结果表明 :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期幼虫 ,以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效果最佳 ,药后3d防效达100% ,药后10d防效仍维持在85.29% ,校正防效为86.11%。 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50g/667m2 、40%毒死蜱乳油60ml/667m2 、78%精虫杀手可湿性粉剂均表现出较高速效性 ,药后 3d校正防效分别达96.56%、96.15%和92.73%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龄期幼虫 ,以75%乙酰甲胺磷可湿性粉剂药效最好 ,药后 3d防效和校正防效分别为88.9%和89.81%,其次为35%纵卷清可湿性粉剂80g/667m2和5%锐劲特悬浮剂50ml/667m2。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一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其防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出防效好的杀虫剂,在再生稻田开展了7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小区防控试验。结果表明,48%毒死蜱乳油、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药后14 d防效仍能保持在>75%;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防效略低,第14 d防效达分别达到71.59%和69.25%;而1.8%阿维菌素乳油和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最低,第14 d防效达仅达到64.63%和61.56%。综上,48%毒死蜱乳油、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推荐防控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12.
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暴雨日多、药后6h遇中雨的情况下,药后7d 80%锐劲特WG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达85.16%,是多雨季节抢晴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好药剂。80%锐劲特WG不含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小,是无公害水稻生产中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是黄冈市水稻生产上重要害虫,两种害虫往往在田间同时大发生。甲胺磷等5种剧毒农药全面禁用后,为了进一步筛选出既能防治稻飞虱,又能兼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替代农药,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新开发出了40%稻丰散水乳剂,为了验证其防效及安全性,我站在黄冈市黄州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认为锐劲特、乙酰甲胺磷、毒死蜱、精虫杀手、纵卷清等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显著,防效在89%以上,适合取代即将禁止使用的常规高毒农药甲胺磷。  相似文献   

15.
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新干县、万安县、峡江县、永新县、吉水县在早稻和晚稻上开展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不及频振式杀虫灯,单独使用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成虫,防效为30%~50%,每季水稻减少施药1~2次。当稻纵卷叶螟出现迁入、为害高峰时,每667㎡挂一个诱芯难以控制为害,需配合药剂防治,当田间新虫苞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性诱剂+药防的效果好于常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防治稻纵卷叶螟几种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持续大发生,成为黄冈市水稻生产上重要害虫。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全面禁用后,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替代农药和制剂,我站在黄州区进行了多种农药大田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75%肟菌·戊唑醇WG防治水稻穗瘟、纹枯病、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全生育期用药3次,每次每亩用药12g和15g 2种处理,对稻穗瘟防效分别达82.11%和84.47%,对纹枯病防效分别达93.86%和96.39%,对稻曲病防效分别达84.05%和91.61%,对水稻穗瘟、纹枯病、稻曲病综合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是黄冈市水稻生产上重要害虫,两种害虫往往在田间同时大发生.甲胺磷等5种剧毒农药全面禁用后,为了进一步筛选出既能防治稻飞虱,又能兼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替代农药,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新开发出了40%稻丰散水乳剂,为了验证其防效及安全性,我站在黄冈市黄州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杀虫单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试验李玲君,谢淑玲,陈永峙(浙江省苍南县植保站325800)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是水稻的三大害虫。现用农药由于害虫抗性等原因,防效逐年降低。生产上急需以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农药来取代现用农药品种。为此,我们用8...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