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县级生态农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余江县生态农业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大付  何园球 《土壤学报》2004,41(5):819-822
余江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武夷山区向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段,东经116°41'~117°09',北纬28°04'~28°37',是我国中亚热带低丘岗地红壤的典型地区.据1989年土地资源普查结果,全县国土总面积927 km2.境内水、光、热资源丰富,多年均温17.6℃,年均日照1 852.4 h,年降雨量1 766.0 mm,无霜期262 d,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生产经济条件较好,1998年全县耕地面积20 400 hm2,人均耕地0.062hm2;人均纯收入达2116元;耕地农机总动力2.94kW hm-2,耕地化肥施用量675.83kg hm-2.为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特对该县农业50年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系统工程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统计法相结合方法,研究建立了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将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分为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子效益,每子效益又分为若干具体指标,获得其指数值。并用指标权重系数反映其指标贡献的大小,得出各指标加权指数值后再求和得出子效益和综合效益数值。  相似文献   

4.
德惠市生态农业建设与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吉林省德惠市5年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工程措施,优化生产模式,在分析其经济、生态和 社会效益的同时,进行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并提出了县级生态农业建设的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评价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生态农业评价的原则与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标准的选择等,重点介绍了模糊数学、全息论与人工神经网络等理论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并针对当前生态农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典型模式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析了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中果农牧渔综合发展模式、开放复合型生态、经济结构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温室种养模式、枣粮间作模式、“上农下渔”模式和产业化主导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概况、效益及评价。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基于AHP法的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生态农业能否成为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与基本模式,关键在于与其他农业发展模式相比生态农业有无竞争力优势?为此,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遵循"要素-结构-绩效"的研究范式,对生态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共确定5个1级指标、22个2级指标和66个3级指标。结果表明:对生态农业竞争力1级指标而言,影响最大的是主体层,之后依次是效益层、产品层、要素层和组织层。并就如何提升和打造生态农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脆弱性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外界环境、经济、社会和资源等发生变化自我恢复的能力。当自我恢复能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该地区处于健康的社会发展状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3个层面构建中国西北地区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脆弱性模型计算2004—2013年西北地区脆弱性指数。研究发现:近10年来西北地区脆弱性总体上逐渐减小,各省最大下降率分别为:陕西46.83%、甘肃47.40%、青海29.84%、宁夏45.95%和新疆24.62%。演化过程段可分为2004—2008年的高脆弱性指数和2009—2013年的低脆弱性指数,且省区域脆弱性指数差距逐渐缩小。子系统演变特征分析上,各省子系统脆弱性整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经济系统脆弱性可分为快速下降时期(2004—2008年)和缓慢下降时期(2009—2013年),并表现出经济主导型脆弱性向资源主导型脆弱性转变。探究西北地区社会发展与变化规律,以综合视角和科学测度方法来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巢湖流域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7年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巢湖流域9个县市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巢湖流域生态弹性指数为0.53,处于中等稳定状态;资源承载力为0.431,处于中等承载状态;资源承载压力度为2.54,为高压状态。在巢湖周边各县市中,合肥市区生态弹性指数最低,为0.229,处于低稳定状态;和县资源承载力最低,为0.396,接近中等承载;合肥市区资源承载压力度最高,达到15.71,处于高压状态。在各项指标中,水资源、森林资源成为影响流域生态承载力最关键的因素。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巢湖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确立了山东省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值,并结合四个不同类型生态农业试点的综合评价,探讨了标准值在四种评价方法中的应用途径,肯定了标准值对生态农业评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标准值的确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确立了山东省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值,并结合四个不同类型生态农业试点的结合评价,探讨了标准四种评价方法中的应用途径,肯定了标准值对生态农业评价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涟水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分析评价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涟水近年来生态农业建设成效,针对该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存在问题,分析了该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涟水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途径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贫困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广大的贫困山区,近年来,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广种薄收、低而不稳、成本增加、效益较低,群众的温饱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历史及贫困山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分析,阐明了贫困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针对档山区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适于贫困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综合性措施。同时也指出了贫困山区发展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长武县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长武县1980—2008年间农业生态经济演变过程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对长武县29a来的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农业效益由1980年的"差"上升到2008年"良";经济效益发展变化最明显;生态效益总体上处于平稳发展期;近几年来,综合效益增长势头明显。为此,需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使系统整体功能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吉林省德惠市5年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工程措施,优化生产模式,在分析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进行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并提出了县级生态农业建设的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农业现代化发展理论出发,基于陕西省2000—2019年尺度时空面板数据,从五个维度构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农业产出水平得分最高,其次是农业投入水平,最后是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基于此提出完善农业现代化财政投入机制、提高农民科技素养、绿色生态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协调同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数字化发展等建议,以助力陕西省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徐勇  韩国义 《水土保持研究》2002,9(4):139-143,146
总结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阐述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依据生态农业建设的系统特征和指标间的前后、左右关系理清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初步建立起了适用于黄土丘陵区的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一些新指标或重要指标进行了解析,最后以燕沟流域为例,检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